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西安专利>正文

一种微电荷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2798 阅读:7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电荷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污水经进水口进入配水器内进行曝气处理;污水经位于配水器底部输送至反应池的底层,污水在该反应池内由下往上的形成生化反应的好氧层、缺氧层、厌氧层和自然呼吸层;位于反应池上层的自然呼吸层的污水经推流器输送至微电荷水槽,污水在微电荷槽内形成溏流并发生反应;往污水中放置金属介质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将金属介质电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中性导电连接端子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形成电回路;污水在微电荷水槽的溏流反应后回流至步骤一的配水器内;污水按上述步骤一至五作循环处理,当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排出,从而解决宠大的有机污泥产生问题,减少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将污水中的颗粒机物、碳水化合物、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等水解;对大分子有机物则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水解后进一步在反应器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加快反应速度、使反应彻底、提高反应效率,往往反应器内加入金属作为反应 催化剂参与其反应,如铁等,阳极铁原子释放电子(Fe: Fe- 2e — Fe2+),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水体,进而氧化成Fe3+,如污染物的磷,Fe3+参与除磷的过程是Fe2+和Fe3+ + H3 PO4反应后,生成FePO41、Fe3H2 (PO)2 8H201、Fe3H2 (PO)4 4H20 I等等,稳定的磷酸盐及其络合物沉淀到反应池底部,达到除磷的目的;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离子等,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等,如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放到大气中,实现除去碳水化合物、氮、磷等等污染物的目的,还有效的消除污染废水的色度等,使污染物完全消化分解。其过程增加吸附絮凝性及提高反应的活性,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反应效率,同时在电化学、氧化一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金属表面很容易被屏蔽而钝化,导致无法连续进行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金属介质块表面钝化问题,电荷使金属介质连续有效的氧化产生阳离子,达到提高反应活性、催化氧化-还原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如下 步骤一污水经进水口进入配水器内,由曝气器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 步骤二 污水经位于配水器底部输送至反应池的底层,污水在该反应池内由下往上的形成生化反应的好氧层、缺氧层、厌氧层和自然呼吸层; 步骤三位于反应池上层的自然呼吸层的污水经推流器输送至微电荷水槽,污水在微电荷槽内形成溏流并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 步骤四在上述步骤一、二、三的任一步骤或其任意组合中,往污水中放置金属介质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将金属介质电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中性导电连接端子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金属介质、中性导电连接端子及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形成电回路; 步骤五污水在微电荷水槽的溏流反应后回流至步骤一的配水器内; 污水按上述步骤一至五作循环处理,当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排出。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污水往反应池的底部方向输出。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污水经配水器的底部由位于反应池底部的配水管送往反应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污水经配水器均布输出至反应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金属介质为成型金属块或金属丝。优选地,所述金属介质为金属屑,该金属屑通过捆扎或堆叠的自然连接或定向磁场连接形成通电导体。优选地,所述定向磁场为磁铁磁场。 优选地,所述金属介质为铁、铝或镁。优选地,所述中性导电连接端子为碳棒。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为带直流电输出的直流电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水经配水器的曝气器使其带氧气,通过配水管输送至反应池的底部,并由下往上的形成好氧层、缺氧层、厌氧层和自然呼吸层,自然呼吸层的有机污水通过推流器而溏流入微电荷水槽内,该水槽内分布有若干组电连接直流电控制器的金属介质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其中金属介质为正极,中性导电连接端子为负极,由此形成带电荷的阳离子,有效地使稳定的磷酸盐及其他无机盐沉淀,同时提高污泥的活性、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如此循环处理污水,同时该方法可以设置两个或以上的装置结构,更加方便快速的处理污水,无需排放有机的活性污泥,解决宠大的有机污泥产生问题,减少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设置两组或以上的电荷水槽示意图。图3为设置两组或以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方法设有污水进水口,让有机污水从该进水口进入配水器I内,通过曝气器11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然后,污水从位于配水器I底部位置的配水管12传送至反应池2的底层,即污水经配水器I均布输出至反应池2的底部,污水在该反应池2内由下往上的形成生化反应的好氧层A、缺氧层B、厌氧层C和自然呼吸层D,利用各层的微生物作用,使有机物的分解、降解的系列生化反应过程,随着污水由下往上的升高,自然呼吸层D的有机污水通过推流器3,泵向微电荷水槽4的溏流,位于反应池2上层的自然呼吸层D的污水经推流器3输送至微电荷水槽4,微电荷水槽4内设有金属介质41及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该金属介质41及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均与污水接触,污水在微电荷槽4内形成溏流并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为中性导电连接棒,具体地,该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为碳棒。该金属介质41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分别电连接直流电源5,所述直流电源5为带直流电输出的直流电控制器,该金属介质41连接直流电源5的正极,该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连接直流电源5的负极,形成电荷循环回路,所述金属介质41为成型金属块或金属丝,也可以为金属屑,在本实施例中,该金属屑通过一 T型接头与直流电源5的正极连接,如附图1所示,该金属屑通过捆扎或堆叠的自然连接或定向磁场连接形成通电导体,所述自然连接方式,可采取捆扎或堆叠形式实现,所述定向磁场为磁铁磁场,进一步,所述金属介质41为铁、铝或镁等金属。金属介质41通过自然连接或者磁吸引,使金属介质41固定分布在微电荷水槽4内,因此,由直流电源5向微电荷水槽4内的有机污水的金属介质41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通电,获得稳定的电压和需要的电流,致使金属介质41不断释放电子生成阳离子混入微电荷水槽4的溏流反应污水中,与循环污水中的阴离子、阴离子团结合,经微电荷水槽4的出水口 44输出,回流入配水器I内而形成循环水处理路径,最后,污水按上述步骤作循环处理,当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排出,是由排水器6排出。因此,总括本专利技术之污水处理步骤步骤一污水经进水口进入配水器I内,由曝气器11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步骤二 污水经位于配水器I底部输送至反应池2的底层,污 水在该反应池2内由下往上的形成生化反应的好氧层A、缺氧层B、厌氧层C和自然呼吸层D ;步骤三位于反应池2上层的自然呼吸层D的污水经推流器3输送至微电荷水槽4,微电荷水槽4内设有金属介质41及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该金属介质41及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均与污水接触,污水在微电荷槽4内形成溏流并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步骤四在上述步骤一、二、三的任一步骤或其任意组合中,往污水中放置金属介质41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将金属介质41电连接至直流电源5的正极,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连接至直流电源5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金属介质41、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及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步骤五污水在微电荷水槽4的溏流反应后回流至步骤一的配水器I内;污水按上述步骤一至五作循环处理,当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排出。其中,步骤四中的“在上述步骤一、二、三的任一步骤或其任意组合中”,意思是一、二、三中各逐一的步骤或者一二、一三、二三、一二三的步骤组合,本实施例设置于步骤三中,其余实施例的设置方式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荷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污水经进水口进入配水器(1)内,由曝气器(11)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步骤二:污水经位于配水器(1)底部输送至反应池(2)的底层,污水在该反应池(2)内由下往上的形成生化反应的好氧层(A)、缺氧层(B)、厌氧层(C)和自然呼吸层(D);步骤三:位于反应池(2)上层的自然呼吸层(D)的污水经推流器(3)输送至微电荷水槽(4),污水在微电荷槽(4)内形成溏流并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步骤四:在上述步骤一、二、三的任一步骤或其任意组合中,往污水中放置金属介质(41)和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将金属介质(41)电连接至直流电源(5)的正极,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连接至直流电源(5)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金属介质(41)、中性导电连接端子(42)及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形成电回路;步骤五:污水在微电荷水槽(4)的溏流反应后回流至步骤一的配水器(1)内;污水按上述步骤一至五作循环处理,当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符合要求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西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西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