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展华专利>正文

齿轮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13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齿轮加工装置,是用来加工戟齿轮与伞齿轮。此齿轮加工装置具有封闭型框架结构,以增加齿轮加工装置的刚性与齿轮加工精度。此齿轮加工装置包含有一底座、一立柱结构、一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一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一旋转工作台以及一第三线性移动装置。其中,立柱结构与第一线性移动装置均具有封闭型框架结构,以降低整体的重量,提高共振频率。此齿轮加工装置更利用对称的线型马达以驱动线性移动装置,并利用直驱马达以驱动主轴头与旋转工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伞齿轮与戟齿轮的齿轮加工装置以及戟齿轮创成机。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进步,各种不同的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也日益进步。然而,现阶段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械元件中,齿轮仍是最常见的元件之一。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动力的传输上,例如是,船舶、汽车、飞机等大动力的传动,或者是重型机具、机械加工机具等大型机具的动力传输,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家电用品、手表小型机械或电子设备等都可见到齿轮应用的实例。其中,齿轮的分类较常见是区分为平行轴齿轮组、交叉轴齿轮组、以及歪斜轴齿轮组。其中,具有歪斜轴齿轮特性的戟齿轮(hypoid gear),其两装配轴在空间中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因此,加工戟齿轮一般十分的复杂且困难。然而,戟齿轮具有较大的减速比、可平稳地运转且改善振动噪音的不良影响、更使得动力传递方向更具弹性、同时允许传递较大的动力、且同时有效的节省齿轮箱的空间等优点。因此,虽然加工困难且复杂,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在交错轴(crossed axes)的动力传递,尤其在汽车、航空、轮船及工业机械上。然而,戟齿轮的加工复杂且精细,如何能够有效的增加戟齿轮加工的稳定性与精确性,不仅可提高戟齿轮的加工精度,更可以使动力传输的损耗降至最小,提高动力传输的准确性与利用率。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齿轮加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齿轮加工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齿轮加工装置,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齿轮加工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齿轮加工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齿轮加工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专利技术背景中,戟齿轮的加工是为齿轮加工中,较为复杂且精密之一种加工方式。如何能提高戟齿轮加工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将可有效提高戟齿轮的加工精度,更可以提高动力传输的准确性与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齿轮加工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齿轮加工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封闭型框架结构,以提高齿轮加工时的共振频率,且增加齿轮加工装置的刚性与齿轮加工精度,此齿轮加工装置,可来加工一伞齿轮及/或一戟齿轮,其包含有一工具机底座、一立柱结构、一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一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一旋转工作台以及一第三线性移动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齿轮加工装置,具有封闭式的立柱结构,以有效的增加齿轮加工装置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加工装置,具有直驱马达,以有效的增加旋转速度、且增加扭力输出,提高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加工装置,利用线型马达,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与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戟齿轮创成机,不仅具有较佳的刚性,更提高加工精度与速度,使戟齿轮的加工精度更为提高,且可以使戟齿轮的生产更为方便与快速。工具机底座之上设置有第一线性滑轨与第二线性滑轨,而立柱结构具有一封闭型框架结构,并安装于工具机底座之上。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亦具有一封闭型框架结构,且安装于工具机底座与立柱结构之间,可在第一线性滑轨上线性移动,且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上更可包含有第三线性滑轨。第二线性移动装置安装于工具机底座的上方,以在第二线性滑轨上线性移动,而旋转工作台则安装于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之上,以在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上旋转。第三线性移动装置则安装于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上,以在第三线性滑轨上移动。旋转工作台上更安装有一第一主轴头且第三线性移动装置上安装有一第二主轴头。其中上述的线性滑轨较佳的是互相垂直,且每一线性滑轨均包含有一主要线性滑轨以及一辅助线性滑轨。而第一线性滑轨更包含有一另一辅助线性滑轨安装于立柱结构之上,并与第一线性滑轨的主要线性滑轨以及辅助线性滑轨相互平行,以使第一线性移动装置安装于其中,并可稳定在其上移动。其中第一主轴头与第二主轴头的至少其中之一是由一直驱马达驱动。而旋转工作台较佳的亦是由一直驱马达驱动旋转。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与第三线性移动装置较佳的是分别由各自之一组对称的线型马达所驱动。第三线性滑轨则安装于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之一开口的二侧,以使第三线性移动装置在其上移动。第二线性移动装置较佳的亦是由一线型马达所驱动,且线性马达的两侧分别平行安装有第二线性滑轨的主要线性滑轨以及辅助线性滑轨。其中上述的第三线性移动装置更包含一配重系统,而立柱结构上则包含有一减振角,以提高齿轮加工装置的共振频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是为一种戟齿轮创成机,此戟齿轮创成机包含有一底座、一立柱结构、一移动装置、一刀具主轴以及一工件主轴。立柱结构具有一封闭型框架结构,并安装于底座之上,移动装置亦具有一封闭型框架结构,安装于底座之上,且位于立柱结构与底座之间,并在其上移动。刀具主轴与工件主轴,分别安装于移动装置或底座之上,并在其上移动,并可互换安装位置。其中刀具主轴与工件主轴具有沿着至少三个不同方向平移的能力,且刀具主轴与工件主轴绕着至少一旋转轴,并可调整一相对角度。其中上述的三个不同方向均互相垂直,且刀具主轴与工件主轴其中之一具有调整与立柱结构之间的夹角的能力。而刀具主轴或工件主轴是由一直驱马达驱动,且上述的相对角度,可由一直驱马达进行调整。刀具主轴或工件主轴其中之一的平移运动是由一组对称的线型马达来驱动并可利用一配重系统,以降低线型马达的负载。立柱结构则更可包含一减振角位于立柱结构的上方,以进一步降低立柱结构的重量。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齿轮加工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加工装置或戟齿轮创成机,利用封闭式的立柱结构与线性移动装置,有效的增加齿轮加工装置的强度,且提高加工时的共振频率,同时利用直驱马达有效的增加旋转速度、并增加扭力输出,更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在结合线型马达后,更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与速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加工装置与戟齿轮创成机可精确的进行齿轮的加工,特别是具有复杂齿型的戟齿轮与伞齿轮均可方便与快速进行加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齿轮加工装置,具有封闭型框架结构,以提高齿轮加工时的共振频率,且增加齿轮加工装置的刚性与齿轮加工精度与速度。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齿轮加工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加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加工装置的底座与立柱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加工装置,是用来加工一伞齿轮与一戟齿轮,其特征在于该齿轮加工装置至少包含:    一工具机底座,其上设置有第一线性滑轨与第二线性滑轨;    一立柱结构,具有一第一封闭型框架结构,设置于该工具机底座之上;    一第一线性移动装置,具有一第二封闭型框架结构,安装于该工具机底座与该立柱结构之间,以在该第一线性滑轨上线性移动,且该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上更包含有第三线性滑轨;    一第二线性移动装置,安装于该工具机底座的上方,以在该第二线性滑轨上线性移动;    一旋转工作台,安装于该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之上,以在该第二线性移动装置上旋转,该旋转工作台上更安装有一第一主轴头;以及    一第三线性移动装置,安装于该第一线性移动装置上,以在该第三线性滑轨上移动,且该第三线性移动装置上更安装有一第二主轴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展华曾锦焕宋震国刘嘉宏
申请(专利权)人:冯展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