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结构构件,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中期,胶合木因其具有高强度、刚度和物理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匀质性,广泛用作梁、大门横梁、工字型预制格栅的翼缘以及施工脚手架的跳板等产品。胶合木的主要制作工序是将原木按一定的规格锯解,将锯材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经过缺陷剔除后进行应力定级分等;根据构件的尺寸要求对分级后的规格材通过横向拼宽、纵向接长和厚度叠压而成型。木材纹理组坯配置特征赋予了胶合木梁具有定向的高的力学性能,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可选择性地加入防腐、防虫或阻燃改性处理工序。随着人们对现代木结构空间要求的提高,胶合木构件的造型越来越多样化、跨度也越来越大,设计师对构件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和构件的耐久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胶合木构件中胶粘剂粘结的耐久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国情,广泛推广木结构建筑、桥梁等,完全依赖进口针叶材原料将使成本大大提高,将国内大量的人工培育的速生木材应用到现代木结构领域,用于胶合木构件的制备,是解决木结构建筑领域内战略性资源有效供应的主要途径,而对于速生木材 ...
【技术保护点】
尺寸稳定性可控制的胶合木构件,由层板和胶粘剂层加压叠合构成,所述层板为实木规格材经横向拼宽和纵向接长加工而成的压痕层板,压痕层板顺纹理方向上具有设置的连续或间断压痕,相邻压痕层板之间为粘结压痕层板表面的胶粘剂层,所述压痕内充满胶粘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孔,霍瑞丽,刘伟庆,陆伟东,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