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003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能够高效地将UV树脂剥取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清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是,相对于固定在固定夹具上的清洗对象物,使用干燥空气来喷射干冰颗粒,而对所述对象物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方法。干燥空气的露点为-60℃至-80℃。具有将干燥空气和干冰颗粒向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喷射的喷嘴,喷嘴与清洗对象物的表面之间的间隔为5mm至70mm。喷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为椭圆形,或者为长方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相对于产品分解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各部件,使用干燥空气来喷射干冰颗粒(pellet)而对各部件的表面进行清洗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量地生产有,使前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或者使前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通常,在混合式产品的粘合中,作为主流而使用有紫外线硬化树脂(以下,称为UV树脂)。在这样的混合式产品中,在通过照亮/外观检查等而被视为不良品的情况下,由于UV树脂为硬化膜而非常难以去除,所以,不对UV树脂贴附部件进行修复,而将UV树脂贴附部件废弃。例如,在使前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中,在通过照亮/外观检查而被视为不良品的情况下,仅将液晶显示面板再利用,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偏振片、前面板非常难以进行UV树脂的去除,所以目前不进行修复而废弃。另外,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上壳体等由于因分解而发生变形,所以不进行修复而废弃。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008995号公报如上述那样地,在混合式产品中,在部件的粘贴中使用UV树脂,但是,由于UV树脂难以除去,所以UV树脂贴附部件几乎全部都被废弃。另外,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并使用浸入了溶剂的、难以产生纤维屑的布或者棉签,小心地清扫贴附在修复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产品周边的UV树脂,而不使产品破坏。由此,部件的废弃量较多,另外,具有在UV树脂贴附品的清扫中花费时间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将UV树脂剥取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和新颖的特征,通过本说明的记述以及附图而明了。若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代表性内容的概要,则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固定在固定夹具上的清洗对象物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使用干燥空气,将干冰颗粒向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喷射,而对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进行清洗。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空气的露点为-60°C至_80°C。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将所述干燥空气和所述干冰颗粒向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喷射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之间的间隔为5mm至70mm。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为椭圆形,所述喷嘴相对于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的角度为30°至8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将所述清洗对象物固定到所述固定夹具上的固定机构;和将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加热至20°C至80°C的温度的加热机构。更优选地具有以40°C到80 V的温度加热的加热机构。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冰颗粒的直径为Imm至3mm,长度为Imm至5mm,更优选为,长度为Imm至3mm。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清洗对象物为产品分解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偏振片、触摸面板或者前玻璃的任意一种。若简单说明基于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代表性内容而得到效果的话,则如下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能够高效地将UV树脂剥取。附图说明图。图图图的图。图的图。图图1是用于说明使前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的概念图。2是用于说明使前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的概念3是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的示意机构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的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的更具体的结构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的更具体的结构7是表示图3所示的喷嘴的剖面形状的图。8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解释。〔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是用于说明使前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的概念图,图2是用于说明使前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粘合的混合式产品的概念图。在图1、图2中,FW为前面板(或者,也称为前玻璃),IXD为液晶显示面板,TP为触摸面板,BL为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LCD具有第一基板(例如,玻璃基板;SUB1)、第二基板(例如,玻璃基板;SUB2)和夹持在第一基板SUBl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另外,在第一基板SUBl之上(背光源BL侧)形成有下偏振片POLl,在第二基板SUB2之上(观察者侧)形成有上偏振片P0L2。在图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IXD的上偏光片P0L2上,通过紫外线硬化树脂(以下,称为UV树脂;UVP)粘结有前面板FW。另外,在图2中,在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上偏光片P0L2上,通过UV树脂UVP粘结有触摸面板TP,并且,在触摸面板TP上,通过UV树脂UVP粘结有前面板FW。在此,在第一基板SUBl的液晶层侧,从第一基板SUBl向着液晶层依次形成有扫描线(也称为栅极线)、对置电极(也称为公用电极)、层间绝缘膜、视频线(也称为源极线或者漏极线)、薄膜晶体管、画素电极和配向膜。在第二基板SUB2的液晶层侧,从第二基板向着液晶层依次形成有遮光膜、红/绿/蓝的滤光片、平坦化膜和配向膜。液晶显示面板IXD构成为,使形成有画素电极、薄膜晶体管等的第一基板SUBl和形成有滤光片等的第二基板SUB2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重迭,并通过呈框状设置在该两基板间的周缘部附近的密封材料而使两基板粘合,并且,从设置在密封材料的一部分上的液晶封入口,将液晶封入且密封到两基板间的密封材料的内侧,而且,在两基板的外侧粘贴有偏振片。此外,对置电极也能够适用在TN(Twisted Nematic)方式、VA(VerticallyAligned)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若在TN方式或VA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则设置在第二基板侧。在IPS方式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一基板侧。另外,本专利技术与液晶面板的内部构造没有关系,因此,省略液晶面板的内部构造的详细说明。而且,本专利技术在任意构造的液晶面板中均能够适用。〔现有技术的问题点〕例如,图1所示的在使前面板FW和液晶显示面板IXD粘合的混合式产品中,在通过照亮/外观检查而被视为不良品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仅将液晶显示面板IXD再利用,由于上偏振片P0L2、前面板FW非常难以除去UV树脂,所以目前不进行修复而废弃。另外,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BL因分解而发生变形,由此,不进行修复而废弃。而且,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并使用浸入了溶剂的、难以产生纤维屑的布或者棉签,小心地清扫贴附在修复用的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产品周边的UV树脂UVP,而不使产品破坏。由此,部件的废弃量较多,另外,具有在清扫贴附在修复用的液晶显示面板LCD的产品周边的UV树脂贴附品中花费时间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例如,图1所示的在使前面板FW和液晶显示面板LCD粘合的混合式广品中,在照売/外观检查中作为不良品的情况下,在接合面将使如面板FW和液晶显不面板LCD粘合的UV树脂UVP截断,并使用干冰颗粒来将残留在液晶显不面板IXD的上偏振片P0L2、和前面板FW的接合面上的UV树脂UVP除去。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了干冰颗粒的示意机构图。在图3中,100是干冰喷射装置,经由干冰配管101向该干冰喷射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洗方法,对固定在固定夹具上的清洗对象物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使用干燥空气,将干冰颗粒向所述清洗对象物的表面喷射,而对所述对象物的表面进行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惠美子小林节郎田边伸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