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2,川楝子5-8,苍术6-8,薄荷1-2,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鱼腥草5-8,金银花2-4,菱角壳10-12,防风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本发明专利技术配伍合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
技术介绍
发热是由于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不足引起的体温高于正常的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所致,非感染性的一些疾病如肿瘤、甲亢、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有发热。中医传统上把发热按照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分类,外感病有邪,内伤多虚,而常兼气滞、血瘀、痰饮、水湿为患,随其偏重,各安其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存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治疗发热的中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2,川楝子5-8,苍术6-8,薄荷1-2,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_4,柚子花8_10,鱼腥草5_8,金银花2_4,菱角壳10-12,防风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_4,甘草5_8,蒲公英1_2。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2,川楝子8,苍术8,薄荷2,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鱼腥草5,金银花4,菱角壳10,防风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对发热疗效显著,收治门诊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5例,年龄为14-20岁的18例,25-45岁的43例,50-60岁的20例,无效2例; 2、本专利技术治疗发热,用药每3天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痊愈; 3、发热多由脏腑不调,器官炎症等原因引起,引起免疫混乱,原因复杂,本专利技术以西洋参增强免疫力,重用清解药物,配伍合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效果好。具体实施例方式—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制成西洋参2,川楝子8,苍术8,薄荷2,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鱼腥草5,金银花4,菱角壳10,防风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用法与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三日为一个疗程。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男,48岁。发热,发热时高时低,伴恶寒,体温波动在37. 9°C 38°C,夜间断续汗出,舌暗,苔黄腻,脉弦滑。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体温正常。病例2 徐某,女,29岁。每年夏天气温30°C以上时即有低热,体温在37. 4°C 37. 9°C之间,伴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心慌乏力,纳差眠差。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体温正常。病例3: 潘某,女,22岁。发热,体温波动在37. 8°C 38°C,伴恶寒,汗出不畅,下肢酸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伴头痛,头痛如裹,疲倦乏力,腰痛,大便每日I 2次,量少。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体温正常。病例4: 赵某某,男,59岁。发热,伴恶寒,体温波动在38. (TC 38. 9°C,胸闷,舌暗,苔黄腻,脉 弦滑。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痊愈,体温正常。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2,川楝子5-8,苍术6-8,薄荷1-2,岗梅根 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_4,柚子花8_10,鱼腥草5_8,金银花2_4,菱角壳10-12,防风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2,川楝子8,苍术8,薄荷2,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鱼腥草5,金银花4,菱角壳10,防风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2,川楝子5-8,苍术6-8,薄荷1-2,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鱼腥草5-8,金银花2-4,菱角壳10-12,防风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本专利技术配伍合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文档编号A61K36/8964GK102988708SQ20121054745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乐尚 申请人:凤台县中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2,川楝子5?8,苍术6?8,薄荷1?2,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鱼腥草5?8,金银花2?4,菱角壳10?12,防风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乐尚,
申请(专利权)人:凤台县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