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奎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789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外用擦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糟鼻的外用油剂,所述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85%,苏子油5~15%,白芥子油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薄荷油止痛止痒的功效能使患者治疗期间皮肤感觉舒适,并且其具有显著的除螨功效;白芥子油具有杀灭其他各种真菌、促进药效吸收的作用;而苏子油的加入可有效的提高其抗过敏效果。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抑菌除瞒、疏通调理皮肤组织的代谢及抗过敏性等方面对病灶进行了多维有效的治疗,治愈效果彻底,治疗过程愉快无疼痛骚痒的感觉,容易被患者接受,治愈的同时皮肤可完好修复,此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本药对牙龈出血、高烧不退、鼻炎等其他细菌类微生物感染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外用擦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酒糟鼻的外用油剂。
技术介绍
酒糟鼻(酒渣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轻度者只有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油脂多。进而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疤。严重者鼻端肥大、毛囊大开而形成鼻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消化、内分泌障碍等也可促发本病。一般的医学书籍认为酒糟鼻的治病原因主要是螨虫感染,在感染的创口多见其他多种细菌感染,所以,又称酒糟鼻为螨虫性皮炎,过去治疗酒糟鼻以单纯地杀灭螨虫为主,多外用硫磺软膏、甲硝唑软膏、口服甲硝唑、替硝唑等杀瞒药,有些症状严重的病例通过服 用抗菌素,如四环素、强力霉素,或者二甲胺四环素,数年临床观察证实,此类疗法对酒糟鼻的疗效并不理想。由于酒糟鼻患者鼻部的真皮内血管扩张,血管和皮脂周围有少量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见真皮内炎症细胞浸润加重,呈弥漫性,脓疱内可见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增生和扩张,弥漫性炎症浸润,皮脂腺数目增多,腺体肥大,皮脂腺导管扩张,管内充塞着蛋白物质,使鼻部肿大,皮肤毛孔被撑破成为创口,使用单一的灭螨类化学药物虽然可以除螨,但是酒糟鼻的症状很难被彻底治好,创口,疤痕的遗留一样让患者困扰,另外酒糟鼻的治疗一般是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治好,长期使用这类药对皮肤也不好,毒负作用累积或者容易在面部留下药物引起的色素,口服抗生素的弊端更是一目了然,而且依然不能解决疤痕创口遗留的问题。对于酒糟鼻的防治,首先应该注意不要吃刺激性太大的辛辣食品,尤其应当忌酒,注意避免冷和热刺激,不要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减少刺激。虽然灭杀瞒虫的西药名目繁多,药效突出,但仅灭杀螨虫而不调理皮肤的抗病能力很难彻底治好该病,且由于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中药成分的外用药更安全,刺激性小,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一种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来治疗酒糟鼻,并且此药剂不仅可清除皮肤上的螨虫,而且还可以一并杀灭皮肤上的其他真菌,可以从本质上调节患者的体质,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 85%,苏子油5 15%,白芥子油10 15%。其优先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0%,苏子油10%,白芥子油 10%。其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苏子油15%,白芥子油 15%。其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5%,苏子油5%,白芥子油 10%。技术方案中,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80-130°C ;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80-120°C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15 30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薄荷油,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蕃荷菜,唇形科植物薄荷全草。薄荷油性味“辛,凉,无毒”,功用,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功用可用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 减轻不适宜,主疼痛。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杀菌的作用。对于酒糟鼻的治疗采用薄荷疏风散热、解毒、刺激皮肤细胞发汗、散风热和止痒,止痛的作用,促进汗腺正常代谢,排出毒素拥塞物,使鼻部皮下组织代谢正常。白芥子油性味辛、温,归肺、胃经脉,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具有利气散结,止痛消肿,辟恶之功。白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它在本方剂内的主要功用是,利用其挥发性极强的辛温利散之气,令药力速到达皮下组织,通经行络,消肿止痛;白芥子油还具有湿润剂效用,迅速引药发热,并携药快速透皮吸收;并且白芥子具有抗真菌作用,实验证实其对接皮肤上不同种类的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苏子油被认为是富含α-亚麻酸的最好的食用油,α-亚麻酸(a_LNA)含量高达50% 70%。α-亚麻酸属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之一,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α-亚麻酸可降低多核白细胞(RMNS)及肥大细胞膜磷脂中花生四烯酸(AA)的含量,使过敏反应发生时AA释放量减少,从而降低LT4(白三烯)的生成;代谢产物EPA还有与AA竞争Λ 5去饱和酶的作用;α -亚麻酸对过敏反应的中间体PAF (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有抑制作用。所以认为,苏子油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O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薄荷油止痛止痒的功效能使患者治疗期间皮肤感觉舒适,防止抓挠等行为,并且其具有显著的除螨功效;白芥子油具有杀灭其他各种真菌、促进药效吸收的作用;而苏子油的加入可有效的提高其抗过敏效果。所以本专利技术从抑菌除瞒、疏通调理皮肤组织的代谢及抗过敏性等方面对病灶进行了多维有效的治疗,治愈效果彻底,治疗过程愉快无疼痛骚痒的感觉,容易被患者接受,治愈的同时皮肤可完好修复;并且其药用成分中的薄荷味清香,可掩盖其它药用成分的味道,使用起来清凉芳香。轻度症状的酒糟鼻一般连续涂抹1-3个月即可痊愈,重症酒糟鼻连续涂抹3-5个月即可痊愈,而无任何毒副作用,本药对牙龈出血、高烧不退、鼻炎等其他细菌类微生物感染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0%,苏子油10%,白芥子油10%。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130°C;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80°C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保鲜膜覆盖,覆盖30分钟后,去除薄膜,早中晚各一次。实施例2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85%,苏子油5%,白芥子油10%。 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80°C ;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120°C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并用防挥发的薄膜覆盖,覆盖15分钟后,去除薄膜,一日三次。实施例3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苏子油15%,白芥子油15%。所述苏子油的制造方法为,把紫苏籽清选、水洗、蒸炒、压榨,经水洗的紫苏籽进行水浸;经水浸后的紫苏籽进行蒸炒,温度为100°c;蒸炒过的紫苏籽,在榨油机的机膛预热至100°C时进行压榨,即得苏子油。所述外用油剂的用法为,在患处及周围涂抹上述油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组成,薄荷油70~85%,苏子油5~15%,白芥子油10~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杰杨广润
申请(专利权)人:杨奎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