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边角料开条机,包括框架、安装有公刀的上滚筒A与安装有母刀的下滚筒B、进、出料夹具,齿轮变速箱、驱动器;所述上滚筒A与下滚筒B同框架连接,且轴心线平行;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箱内部的同步反转齿轮的双输出轴分别与上滚筒A与下滚筒B连接;所述公刀与母刀分别由沿滚筒周面连续环围分布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条滚刀与至少一条滚槽组成,配合时滚刀顶部与滚槽底部留有间隙;进料夹具与出料夹具设置在上滚筒A与下滚筒B的前后,其上的进料夹口与出料夹口通过间隙水平对齐。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提高了不锈钢边角料冷轧处理方式的质量与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冷轧加工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能将整平后的不锈钢边角 料开成不锈钢条的开条机。
技术介绍
由于不锈钢合金含量高,因此使用寿命远远高于其他钢种,且维护费用少,是使用 成本最低的钢种。近年来,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由 此,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边角料,如能善加利用,这些边角料有着极大的价值。 而以往对边角料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把它当作废料回炉处理,这样势必需要重新历经复杂 的工序、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时间来完成, 一定程度上滞后了不锈钢边角料"变废为宝" 的过程,使得边角料的使用价值没有被真正的充分利用。且从节能与效益的角度上讲, 企业在投入与回报上往往也得不到平衡。当然不锈钢边角料也能通过冷轧的方式来加工利用,即将精选后的条状不锈钢边角料通过整平机轧平、轧直,然后焊接,再经过开条机开成不锈钢条,最后经轧圆机轧圆, 成为正常后续拉丝工艺的备料。显然相比回炉处理方式,这样的方法更加简捷、节能。 然而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不锈钢边角料加工处理的整平机、开条机和轧圆机这一系列设 备。毕竟不锈钢边角料冷轧处理方法是为尺寸规格要求较高的后续不锈钢丝拉制工艺作前期备料,每一处理环节往往都要求相当的精度,引入上述设备必将极大提高处理的质 量与效率。以开条机为例,将整平后的不锈钢板条开成截面宽度不大于5mm的不锈钢条, 不仅需要机器部件具有相当的结构精度;同时还要确保机器上设有一定的保护机构来保 证不锈钢条在进、出模时的平直,不弯折。最后兼顾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因素,开条机的 机构设置还应具有足够的灵活与纵深度来满足开制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不锈钢条的要 求。显然不锈钢边角料开条机是目前效率与效益兼顾的不锈钢边角料冷轧处理方法中的急需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将整平后的不锈钢边角料开成不锈钢条的幵条机,极大的提高不锈钢边角料冷轧处理方式的质量与效率,为不锈钢 边角料后续的冷轧加工处理过程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原料保证。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边角料开条机,包 括框架、安装有公刀的上滚筒A与安装有母刀的下滚筒B、进、出料夹具,齿轮变速箱、 驱动器;所述上滚筒A与下滚筒B同框架连接,且轴心线平行;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齿 轮变速箱,齿轮变速箱内部的同步反转齿轮的双输出轴分别与上滚筒A与下滚筒B连接; 所述公刀与母刀分别由沿滚筒周面连续环围分布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条滚刀与至少一 条滚槽组成,配合时滚刀顶部与滚槽底部留有间隙;进料夹具与出料夹具设置在上滚筒A与下滚筒B的前后,其上的进料夹口与出料夹口透过间隙水平对齐。本技术中变速齿轮箱内部的同步反转齿轮实现了上滚筒A与下滚筒B转速的 同步且反向,这样的机构设置利于提高公刀与母刀的切割能力。当然齿轮变速箱及其内 部的同步反转齿轮均采用现有技术,不再多述。本技术中所述的滚刀与滚槽数量均优选为4条,即可同时开出四条不锈钢条。本技术中上滚筒A与下滚筒B之间的轴心线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改变滚刀与 滚槽间的配合位间隙,以适应开制不同尺寸规格的不锈钢条。同时本技术中的公刀 与母刀在用过一段时间后经常需要打磨(当然也可以直接更换滚筒),而打磨后的公刀 与母刀势必导致相应滚筒的外缘直径变小。为了使滚刀与滚槽依旧保持在原先的配合 位,也需要调节两个滚筒的轴心线间距离。本技术在调节两滚筒的轴心线间距离后,原来的滚动中心会发生偏移,然而变 速器的输出轴中心是不变的,因此为了使变速器输出轴中心与滚筒轴心依旧吻合,保证 传动的平稳,可以在齿轮变速器的双输出轴上安装变中心调节轴杆C、 D来解决这一问 题。当然变中心调节轴杆本身为现有技术,它的实现机制不再多述。本技术中对上滚筒A及下滚筒B间轴心线距离的调整是通过在每个滚筒两端 的轴承上固连滑块,并将滑块置于框架上开设的滑槽内的方法来实现。滑块在滑槽内滑 动,从而带动相应滚筒移动进而改变它们之间的轴心线距离,当调整完毕后,用框架上 设有的夹紧螺栓固定滑块。本技术中的进、出料夹具均经一种位移调节机构而与框架连接,使得进、出料 夹具能够实现上下、左右位置的调整,以保证进料时其上的进、出料夹口与滚刀与滚槽 间的配合位间隙能够更好的对准与吻合,防止因它们错位而影响开条精度,甚至导致不 锈钢边角料在走模时阻塞、弯折。本技术中还包括至少一台由收条架、滚轴、收条盘组成的收条机构,所述收条架上架有轴心线与驱动机构输出轴的轴心线平行的滚轴,该滚轴通过齿轮链条传动件与 驱动机构输出轴传动连接.,滚轴一端套有收条盘。该机构作用是将整平、整直后的条状 不锈钢边角料自动巻在收条盘上,简化了人工收集的繁琐也便于堆放。本技术考虑 到开条量较大故优选六台收条机构,相邻两台收条机构的滚轴也通过齿轮链条传动件传 动连接。本技术中所指的驱动机构包括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马达,调速电动机及减速器的 组合等等,本技术优选调速电动机和减速器的组合。本技术不锈钢边角料收条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直接且专门用于整平后的不 锈钢边角料的开条,本技术上的滚刀与滚槽可调节配合位间隙,方便根据实际需要 来开制不同尺寸规格的不锈钢条,精度与效率较高;而设有的进、出料夹口保证了开条 时不锈钢边角料的平直,防止其阻塞与弯折,这又进一步保证了开条精度,极大提高了 不锈钢边角料冷轧处理方式的质量与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1、滚筒A; 2、滚筒B; 3、前支柱;4、后支柱;5、横梁;6、夹紧螺栓;7、调 节螺杆;8、滑块;9、调速电动机;10、减速器;11、输出轴;12、收条架;13、滚轴; 14、收条盘;15、滚轴齿轮盘;16、输出轴齿轮盘;17、链条;18、调速电机控制器; 19、平台;20、夹座;21、进料夹具;22、出料夹具;23、进料夹口; 24、出料夹口; 25、连接片;26、垂直通槽;27、水平通槽;28、收条盘中心;29、齿轮变速箱;30、 滚刀;31、滚槽;32、变中心调节轴杆C: 33、变中心调节轴杆D;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三视图,该不锈钢边角料开条机机包括框架、安装有公刀的上滚筒A (1)与安装有母刀的下滚筒B (2)、进、出料夹具 (21)、 (22)、调速电动机(9)、减速器(10)、齿轮变速箱(29)和收条机构。本实施例中公刀为沿上滚筒A (1)周面连续环围分布的四条滚刀(30),母刀为沿下滚筒B (2)周面连续环围分布的四条滚槽(31);滚刀(30)与滚槽(31)相互配合,配合时滚刀(30)顶部与滚槽(31)底部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调速电动机(9)输出轴经皮带带动减速器(10)运作,减速器输出轴 (11)接入齿轮变速箱(29),该齿轮变速箱(29)内部同步反转齿轮的双输出轴分别 经变中心调节轴杆C (32)与变中心调节轴杆D (33)同上滚筒A (1)与下滚筒B (2) 连接。如附图所示调速电动机(9)由一側的调速电机控制器(18)控制,当然作为现 有技术,不再多述。上滚筒A (1)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边角料开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安装有公刀的上滚筒A(1)与安装有母刀的下滚筒B(2)、进、出料夹具(21)、(22),齿轮变速箱(29)、驱动器;所述上滚筒A(1)与下滚筒B(2)同框架连接,且轴心线平行;驱动器的输出轴(11)连接齿轮变速箱(29),齿轮变速箱(29)内部同步反转齿轮的双输出轴分别与上滚筒A(1)与下滚筒B(2)连接;所述公刀与母刀分别由沿滚筒周面连续环围分布且相互配合的至少一条滚刀(30)与至少一条滚槽(31)组成,滚刀(30)顶部与滚槽(31)底部留有配合间隙;进料夹具(21)与出料夹具(22)设置在上滚筒A(1)与下滚筒B(2)的前后,其上的进料夹口(23)与出料夹口(24)透过配合间隙水平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