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除草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恶草酮为1%~40%;氟磺胺草醚为1%~50%;表面活性剂为5%~20%;填料为10%~80%,各组分重量含量之和为100%;该组合物主要防治大豆田、花生田、大蒜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等。该组合物具有增效、扩大杀草谱、延缓抗药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除草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
技术介绍
恶草酮属杂环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幼芽或茎叶吸收。对萌发期的杂草效果最好,随着杂草长大而效果下降,对成株杂草基本无效。以180 270g/ha(有效成分计)芽前或芽后施于水稻、大豆田,葡萄园、核果类果园等,防除旱田与水田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尤其是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猪殃殃、马齿苋、球花碱草、藜科和大 戟科杂草。本药剂具有以下特点杀草谱广;可防除恶性杂草;土壤中药效期较长;药效稳定;可与其他除草剂混配。药剂施用后,在土表形成一层抗淋溶的药土层,并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通过药土层时,接触并吸收药剂,杂草根系若接触到药土层,也可吸收。药剂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杀草作用,但不影响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在土表或离土表很近的杂草种子发芽后,通过幼芽和根系两个途径吸收药剂。在杂草萌芽至2-3叶均对该药敏感,因此以萌芽期施药药效最好。该药持效期较长,水稻田可达45天左右,旱作物田可达60天以上,土壤半衰期为3-6个月。能防除绝大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对禾本科莎草也有效。氟磺胺草醚属二苯醚类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大豆、花生田可苗前封闭,苗后茎叶的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大豆、花生田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苗前封闭使用时,杂草可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茎,根部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破坏其光合作用,使其叶片黄化干枯,从而造成杂草死亡。氟磺胺草醚在苗后茎叶处理时,因使用剂量的加大,杂草抗性在大幅度提升,药效下降明显,同时对土壤残留较长影响下茬种植,而氟磺胺草醚在苗前使用可明显在正常推荐剂量下保证药效稳定,因提前20多天可有效减弱残留对后茬种植的影响,但不足之处就是对禾本科的封闭药效较低。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农业田间杂草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施用后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草谱窄,施用次数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延长。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杂草,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跟不上杂草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杂草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效,扩大杀草谱、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缩短农药残留,是综合防治田间杂草的重要手段。经检索,目前未发现恶草酮与氟磺胺草醚复配及应用的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好的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 恶草丽1% 40%氟磺胺草醚 1% 50%表面活性剂 5% 20%填料10% 80%各组分重量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有效成分恶草酮与氟磺胺草醚均是本领域公知的除草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复合使用。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500 # (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 #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 # (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 #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 # (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 #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一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 #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 (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上述所述物质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市场购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除草剂用于防治大豆田、花生田、大蒜田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杂草,并可以减少各有效成分的施用剂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效作用明显,药效大幅提高;2、药效提高,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复合除草剂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田间杂草的重要手段。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田间药效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用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恶草丽25%氟磺胺草醚 30%表面活性剂 10% 填料35%本实施例的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润湿剂的混合。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含量8% ;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2% ;填料为凹凸棒土。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恶草丽25%氟磺胺草醚 4%表面活性剂 11%填料60%本实施例的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润湿剂的混合。分散剂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含量8% ;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3% ;填料为高岭土和硅藻土,其中高岭土的含量为30%。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恶草丽15%氟磺胺草醚 25%表面活性剂 15%填料45%本实施例的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乳化剂的混合。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含量8% ;乳化剂为农乳BY-125,含量7% ;填料为硅藻土和膨润土,其中硅藻土含量为20%。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组分及重量含量为恶草酮10%氟磺胺草醚 25%表面活性剂 9%填料56%本实施例的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农乳500 #和农乳0P-10#的混合,用量分别为4%和5% ;填料为淀粉和轻质碳酸钙,其中淀粉含量为26%。下面使用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复合除草剂与对比例针对大豆田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试验结果如下表I所示。表I中,实施例3 40%恶草酮·氟磺胺草醚油悬浮剂;实施例4 :35%恶草酮·氟磺胺草醚乳油;对比例1:25%恶草酮乳油;对比例2 :25%氟磺胺草醚水剂。本田间试验中设实施例药剂、对比例药剂和不使用任何药剂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36个处理小区,于大豆播种后进行土壤喷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恶草酮?????????1%~40%?氟磺胺草醚?????1%~50%表面活性剂?????5%~20%填料???????????10%~80%各组分重量含量之和为100%;????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张黎辉,李波,刘君良,潘淑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