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95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3:15
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包括上工作平台和底部带有行走轮的下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上设置有药箱,药箱在喷水总箱中被分为多路并连接至多个喷头,风机箱中有若干个导流板,每个导流板安装于相应的导流板旋转轴上,导流板旋转轴的一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一侧的镂空槽一,置于风机箱该侧的外侧壁上的外滑块中,另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的内滑块,置于该侧的镂空槽二中,以实现导流板旋转轴在垂直位置的移动,导流板旋转轴接步进电机实现导流板的角度调节,导流板旋转轴垂直于喷头的喷射方向,平行于风机叶轮的送风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步进电机和滑块实现导流板的角度和位置可调,利用旋钮实现喷头的角度可调,提高了试验台的综合测试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植保机械
,涉及施药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草害是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客观上需要防治病虫草害。而化学农药喷施是病虫草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是稳定和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病虫草害发生面积广、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使用农药成为人们密切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但是我国落后的施药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药不合理使用及使用率低下等现象出现。例如施药机具不合格导致“跑冒滴漏”、农药喷施不均、漂移、蒸发、污染和施药者中毒等不良现象发生。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发一种风送喷雾施药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风送喷雾施药机的研发过程中,风送喷雾试验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风送喷雾试验台进行前期的测试工作,优化喷雾机的设计,为后续的研发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保证。当前的风送喷雾测试台结构简单,风机导流板位置角度不可调或是纯手动调节以及喷头角度不可调,整体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风机导流板位置和喷头角度调整方便,大幅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药过程智能化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包括底部带有行走轮21的下工作平台23以及位于下工作平台23上方的上工作平台14,在上工作平台14上设置有药箱13,药箱13的喷药管路7接位于下工作平台23上的喷水总箱4,在喷水总箱4中被分为多路并连接至多个喷头28,风机箱2中有若干个导流板34,每个导流板34安装于相应的导流板旋转轴33上,导流板旋转轴33的一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2 —侧的镂空槽一 47,置于风机箱2该侧的外侧壁上的外滑块32中,另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2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的内滑块36,置于该侧的镂空槽二48中,以实现导流板旋转轴33在垂直位置的移动,导流板旋转轴33通过小联轴器41接步进电机40实现导流板34的角度调节,其中,导流板旋转轴33垂直于喷头28的喷射方向,平行于风机叶轮I的送风方向。所述喷头28固定于喷头旋转支架35上,风机箱2侧壁上安装螺旋套44,喷头旋转支架35通过螺旋副二 46与螺旋套44连接,以实现喷头28的角度调节。在风机箱2外侧壁上安装有刻度盘45,以实现喷头28的角度调节控制。所述风机箱2侧壁上通过滑动槽固定螺钉31固定有滑动槽29,外滑块32置于所述滑动槽29中能够在滑动槽29槽中进行竖直位置的滑动,并通过滑块止动螺钉30固定位置。所述内滑块36通过螺旋副一 42与螺母38连接,步进电机40通过步进电机法兰固定螺钉39固定于螺母38上,螺母38与风机箱2外侧壁之间安装有刻度尺37,以控制导流板34的竖直位置。所述每个喷头28的上下两侧均有一个导流板34,即每个喷头28均夹在两个导流板34之间。所述外滑块32的面积大于镂空槽一 47的面积,所述内滑块36的面积大于镂空槽二 48的面积,从而使得风机叶轮I在工作过程中保证没有风从风机箱2漏出。所述药箱13通过带有过滤器17的进药管路19接水泵20入口,水泵20出口处设 置溢流阀18使出口的管路分为两路,一路为直接返回药箱13的溢流管路22,另一路为接入喷水总箱4的主管路16。所述主管路16末端分为两路,一路是含有电动球阀12的回流管路11,另一路是含有压力传感器8的喷药管路7,喷药管路最终进入喷水总箱4。在下工作平台23的中部安置电机24,通过大联轴器25把动力传给带轮输入轴27,再经带轮输出轴3使动力最终传递给风机叶轮I,在所述上工作平台14上设置有电机控制装置9和喷雾检测控制装置10,电机控制装置9接步进电机40控制导流板34的角度,并在LCD显示屏中显示喷头的预设角度值,喷雾检测控制装置10控制压力传感器8和电动球阀12,调节管路回流量大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步进电机和滑块实现导流板的角度和位置可调,通过螺旋副实现喷头的角度可调,从而提高试验台的综合测试性能,便于风送喷雾机的研发,从而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化学农药对人和牲畜的危害,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风机箱示意图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滑块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滑块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步进电机控制装置的IXD显示屏的界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步进电机控制装置的IXD显示屏的界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风送喷雾试验台的一种具体结构,包括上工作平台14、下工作平台23、行走轮21以及扶手15,上工作平台14与下工作平台23之间由竖向支架连接固定,行走轮21位于下工作平台23上,扶手15位于上工作平台14上。在上工作平台14上放置有药箱13、喷雾检测控制装置10和电机控制装置9。在水泵20的作用下,药箱13中的药液在过滤器17的过滤下流经进药管路19进入水泵20中,在水泵20的出口处设置溢流阀18,从而使管路分为两路,一路为直接返回药箱13的溢流管路22,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从而使多余的药液经溢流阀18返回药箱13中,另一路是主管路16,在主管路16的末端分为两路,一路是含有电动球阀12的回流管路11,另一路是含有压力传感器8的喷药管路7,喷药管路最终进入喷水总箱4,经分路进入到各个喷头28。在试验台的下工作平台14的中部安置电机24,电机24通过大联轴器25接带轮传动箱6的带轮输入轴27,带轮输入轴27与带轮输出轴3之间通过带轮26连接,风机箱2通过法兰盘5固定在带轮传动箱6上,并由带轮输出轴3将动力传递给风机叶轮I。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风机箱2中导流板34和喷头28的工作原理图。导流板34的导流板旋转轴33,导流板旋转轴33的一端穿过图3所示镂空槽一 47,铆接于外滑块32中且能在外滑块32中转动,另一端置于内滑块36中,穿过图4所示镂空槽二 48通过小联轴器41与步进电机40的输出轴相连,步进电机40通过步进电机法兰固定螺钉39固定于螺母38上,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导流板旋转轴33转动,从而调节导流板34的角度。外滑块32置于滑动槽29中,可以在滑动槽29中进行竖直位置的滑动,并且通过滑块止动螺钉 30固定位置,滑动槽29通过滑动槽固定螺钉31固定于风机箱2的侧壁上,内滑块36通过螺旋副一 42与螺母38连接,当拧紧螺母38时可以使内滑块36的位置得到固定。通过外滑块32和内滑块36带动导流板旋转轴33在镂空槽47和镂空槽48中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来改变导流板34的竖直位置,并通过上述的固定方法使外滑块32和内滑块36的位置得到固定,从而使导流板34的位置固定,在风机箱2侧壁安装刻度尺37,从而使导流板34固定到所要求的位置,外滑块32的面积大于镂空槽一 47的面积,所述内滑块36的面积大于镂空槽二 48的面积,从而使得风机叶轮I在工作过程中保证没有风从风机箱2漏出。喷头28固定于喷头旋转支架35上,风机箱2侧壁上安装螺旋套44,喷头旋转支架35通过螺旋副二 46与螺旋套44连接,喷头旋转支架35端部设置旋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送喷雾试验台,包括底部带有行走轮(21)的下工作平台(23)以及位于下工作平台(23)上方的上工作平台(14),在上工作平台(14)上设置有药箱(13),其特征在于,药箱(13)的喷药管路(7)接位于下工作平台(23)上的喷水总箱(4),在喷水总箱(4)中被分为多路并连接至多个喷头(28),风机箱(2)中有若干个导流板(34),每个导流板(34)安装于相应的导流板旋转轴(33)上,导流板旋转轴(33)的一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2)一侧的镂空槽一(47),置于风机箱(2)该侧的外侧壁上的外滑块(32)中,另端穿过设置于风机箱(2)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的内滑块(36),置于该侧的镂空槽二(48)中,以实现导流板旋转轴(33)在垂直位置的移动,导流板旋转轴(33)通过小联轴器(41)接步进电机(40)实现导流板(34)的角度调节,其中,导流板旋转轴(33)垂直于喷头(28)的喷射方向,平行于风机叶轮(1)的送风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长远朱瑞祥韩润哲李卫张海辉李为徐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