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645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的输出电源VDD、轻触开关K和背景灯的发光源LED,其特征在于:输出电源VDD通过电阻R连接串联的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轻触开关K连接在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的正极之间形成轻触开关电路,各轻触开关电路相互隔离,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电阻连接发光源LED,各发光源LED之间串联,通过LED颜色和数量控制LED开通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节省蓄电池电量,背景灯的电源是从手控器按键电路上并联出来的,并通过二极管进行隔离,因此不需要单独从控制器引电源给背景灯,从而减少了连接线的数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采用LED并联,并持续供电,背景灯常亮,该装置缺点耗电高,易将蓄电池电量耗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的输出电源VDD、轻触开关K和背景灯的发光源LED,其特征在于输出电源VDD通过电阻R连接串联的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轻触开关K连接在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的正极之间形成轻触开关电路,各轻触开关电路相互隔离,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调节电阻连接发光源LED,各发光源LED之间串联,通过LED 颜色和数量控制LED开通电压。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节省蓄电池电量,在选用交流电时,手控器的背景灯亮;当交流电断开,控制器使用蓄电池供电时,背景灯灭,避免消耗蓄电池电量。 同时背景灯的电源是从手控器按键电路上并联出来的,并通过二极管进行隔离,因此不需要单独从控制器引电源给背景灯,从而减少了连接线的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VDD为控制器的输出电源,R1-R5为常规电阻,RELAY1-RELAY8为继电器,K1-K8为手控器上的轻触开关,D1-D8为手控器上的二极管,LED1-LED10为手控器上的背景灯发光源。单个LED导通电压为3. 0V,因此10个LED串联后导通电压为30V。当配套的控制器使用交流电供电时,经整流后,输出电压VDD大于30V,此时LED导通,背景灯亮;当配套的控制器使用蓄电池供电时,输出电压VDD小于30V,此时LED不导通,背景灯不亮,节省了蓄电池的电量。通过调节电阻R5的大小来调节小灯上通过的电流,从而控制小灯的亮度;并且电流的大小需介于点亮小灯与导通继电器之间。LED选用多路供电,且通过二极管D1-D8实现电流的单相导通,从而避免因K1-K8中任意按键按下,导致背景灯熄灭的现象。权利要求1.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的输出电源VDD、轻触开关K和背景灯的发光源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源VDD通过电阻R连接串联的继电器RELAY和ニ极管D,所述轻触开关K连接在继电器RELAY和ニ极管D的正极之间形成轻触开关电路,各轻触开关电路之间相互隔离,所述ニ极管D的负极通过电阻连接所述发光源LED,所述各发光源LED之间串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的输出电源VDD、轻触开关K和背景灯的发光源LED,其特征在于输出电源VDD通过电阻R连接串联的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轻触开关K连接在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的正极之间形成轻触开关电路,各轻触开关电路相互隔离,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电阻连接发光源LED,各发光源LED之间串联,通过LED颜色和数量控制LED开通电压。本技术能节省蓄电池电量,背景灯的电源是从手控器按键电路上并联出来的,并通过二极管进行隔离,因此不需要单独从控制器引电源给背景灯,从而减少了连接线的数量。文档编号H05B37/02GK202818689SQ20122032683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陆小健, 杨海宇, 丁苗江 申请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持操作器背景灯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的输出电源VDD、轻触开关K和背景灯的发光源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源VDD通过电阻R连接串联的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所述轻触开关K连接在继电器RELAY和二极管D的正极之间形成轻触开关电路,各轻触开关电路之间相互隔离,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电阻连接所述发光源LED,所述各发光源LED之间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杨海宇丁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