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往复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35 阅读:4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往复锯,包含一机壳,一电机,一连接于机壳、具有一底面的底板,机壳包含一个具有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机壳部分和一个具有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机壳部分,第一与第二纵向中心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一电池连接于第一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其中一个,电机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另一个内,第一机壳部分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沿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一握持部,第二机壳部分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沿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二握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往复锯提供了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握持方式,提高了往复锯的应用范围,大大方便了操作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往复锯,尤其是一种可在不同场合进行切割的手持式往复锯。
技术介绍
手持式往复锯是一种通过锯片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工件切割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目前市场上有 很多,例如曲线锯、马刀锯等。手持式往复锯通常包含 一个和机身相连接的底板, 一个和驱动系统相连且伸出底板的底面的 锯条, 一个位于或安装在机身上的主握持部,以及一驱动系统的电源开关。现有的手持式往复锯 一般提供一个方向上的主握持部供操作者握持。美国申请公开号2005/0262707A1的专利申请中 揭示了一种曲线锯,其主握持部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一个为电机外壳上的握持部分,另一个为可 拆卸把手上的握持部分,这两个握持部分的握持方向相同,都基本平行于底板的底面。美国专利 号5,007, 172的专利申请中揭示了这样一种马刀锯,其把手(即主握持部)位于机身后方,把手 的握持方向也基本平行于底板的底面。将上述两种锯用于其他工作场合,尤其是用于垂直面切割 时,操作者的主握持方向基本平行于锯的重力方向,而切割产生的振动也使操作者要花费更大的 握持力以防止主握持部相对于手部滑动,以保证切割准确性;有时甚至需要操作者利用另一只手 托住机身的其他部分进行辅助握持,无法在切割同时扶持工件。这显然降低了往复锯的操作舒适 度和方便性。现有往复锯多是通过交流电线连接到交流电源从而给电机提供动力,要求操作场地中有交流 电源接口等,这非常不方便操作者经常更换操作位置和操作场地,且对操作场合有一定的限制, 例如无法在没有交流电源接口的操作场地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 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在不同场合进行切割操作的 手持式往复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手持式往复锯包含一机壳, 一位于机壳内的电机, 一连接 于机壳、具有一底面的底板, 一通过传动机构和电机连接、并穿过底板的锯条,机壳包含一个具 有一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第- 机壳部分和一个具有一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机壳部分,第--纵 向中心轴线与第二纵向中心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 一和电机电连接的电池连接于第一机壳部分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其中一个,电机安装在第一机壳部分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另一个内,第一机壳部分 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实质上沿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一握持部,第二机壳部分形成有一个 握持方向实质上沿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二握持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往复锯提供了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握持部,使操作者可根据操作位置和操 作场合选择不同的握持方式,从而提高了同一个手持式往复锯的应用范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 往复锯还提供了直流电池供电,且将电池和电机分别和机壳处于两个不同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机 壳部分连接,因此一方面使该手持式往复锯对操作场地没有电源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该手持 式往复锯的结构更加紧凑小巧,便于携带和存储。这样,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两只手同时握 持往复锯,使操作者可以用另一只手做其他的辅助性操作,例如稳住被切割工件等,且对于狭小 空间而言单手握持往复锯尤其有意义。通过上述结构和方法,操作者可以方便、快捷、稳定的在 不同场合进行切割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首选实施方式的手持式往复锯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手持式往复锯进行垂直面切割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手持式往复锯进行一般的水平面切割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首选实施方式的手持式往复锯lO包含一个机壳ll。机壳U包含 沿一个第一纵向中心轴线X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机壳部分12和一个沿第二纵向中心轴线Y的方向 延伸的第二机壳部分13。在本首选实施方式中,第 -纵向中心轴线X首选地实质上垂直于第二 纵向中心轴线Y,即二者之间夹角为90度。 一个底板14固定连接于机壳11,具有和第二纵向中 心轴线Y基本平行的底面141,第-纵向中心轴线X的方向穿过底面141。 一个电机16安装在 上述第二机壳部分13内。 一个电池15通过电池外壳151和第一机壳部分12顶端之间的凹槽-卡 扣结构连接于第一机壳部分12,电池的至少一部分最好插在第一机壳部分12中,以使得电池和 第一机壳部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在电池外壳151和第一机壳部分12相邻接之处,二者的外 表面平滑邻接,使得电池外壳151和第一机壳部分12的连接不影响往复锯的整体轮廓。 一个安 装在第一机壳部分12上的开关钮19用于控制一个和电池15以及电机16电连接的开关(图中未 示出)。在第一机壳部分11上还装有一个锁定钮20用于将开关钮19锁定在按下状态。当按下开 关钮19时,开关闭合使电源接通,电池15给电机16供电,再按下锁定钮20将开关钮19锁定,从而使开关保持在闭合状态。 一传动装置17安装在机壳11内,其输入部分和电机16连接。在 本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的机构大部分位于第一机壳部分12和第二机壳部分13交接位置处。一 细长锯条18与传动装置17的输出轴通过一夹持装置30连接,并穿过底板14。传动装置17将电 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锯片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锯切操作。传动装置并非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所在,且 在现有往复锯中这种传动装置己经有多种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中所示,第一机壳部分 12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沿着第一纵向中心轴线X的方向、且适合单手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21。这 里的握持方向沿着第一纵向中心轴线X的方向是指在握持时操作者的手指绕着第一纵向中心轴 线X所指的方向弯曲。类似地,第二机壳部分13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沿着第二纵向中心轴线Y 的方向、且适合单手握持的第二握持部131。通过这种设计的机壳,本首选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锯 可给操作者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握持部,以适应不同操作场合和操作位置的切割操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想到,第一纵向中心轴线X和第二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 夹角为卯度是最佳方案,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夹角在80-100度之间也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 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底板设置成可相对于机壳转动,在底板的未转动位置上,第二 纵向中心轴线Y基本平行于底板的底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用往复锯使用时最常遇到的垂直面切割和一般水平面切割来帮 助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往复锯的特点。如图2所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方式中的手持式的往复锯IO对垂直面进 行切割的示意图。当操作者进行锯切时, 一只手沿着第一中心轴线X的方向握持着第一机壳部分 12的第一握持部121,操作开关钮19接通电源,并按下锁定钮20将开关钮19锁定在使开关保 持闭合状态的位置,从而可对垂直面进行锯切。此时往复锯10的重力线方向Gl垂直于握持方向 (即第一中心轴线X的方向),操作者即使单手操作,往复锯也不易从手中滑脱,使得操作者可 以用单手实现稳定切割,这对于狭小空间中的切割或者需要在切割同时按住工件的情况尤其有意 义。而在其他例如倾斜角度较大的位置进行切割时,由于该曲线锯的重力线和第一握持部的握持 方向具有一定角度而并非平行,也使得往复锯不易从手中滑脱。如图3所示,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方式中的手持式往复锯IO用作一般的水 平面切割的示意图。当操作者进行铌切时,操作者一只手沿着第二中心轴线Y的方向握持着第二 机壳部分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往复锯,包含一机壳,一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一连接于所述机壳、具有一底面的底板,一通过传动机构和所述电机连接、并穿过所述底板的锯条,所述机壳包含一个具有一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一机壳部分和一个具有一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第二机壳部分,所述第一纵向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纵向中心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其特征在于,一和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电池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壳部分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其中一个,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机壳部分和第二机壳部分的另一个内,所述第一机壳部分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实质上沿所述第一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机壳部分形成有一个握持方向实质上沿所述第二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第二握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吹拔正敏倪桂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