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MIMO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94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MIMO天线,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反射板、双极化振子板与隔离板。该双极化振子板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之背向反射板的一侧上覆设有一双极化振子片,其朝向反射板的一侧上设有一第一带线。该隔离板与双极化振子板叠合设置,且其具有一绝缘板,该绝缘板上设有一与第一带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带线,该第一带线和第二带线将不同极化信号馈入双极化振子板的双极化振子片。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室内MIMO天线通过双极化振子板上的第一带线和隔离板上的第二带线对双极化振子板上的双极化振子片馈电,并将双极化振子板和隔离板叠合设置,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内MIMO天线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隔离度、增大了增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室内MIMO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MIMO (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高楼密度不断增大,地下设置不断增多。这导致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信号的盲区和死区。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提高通信质量,通常在这些区域安装室内天线来解决。近年来,为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室内天线的稳定性,对于室内分布系统也越来越多的采用MMO技术。为适应室内应用的环境,电信运营商对MMO天线的尺寸小、隔离度和增益的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高隔离度、高增益高的室内MMO天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MMO天线,包括壳体、一反射板和一双极化振子板,该反射板和双极化振子板固定在壳体内,且该反射板和双极化振子板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双极化振子板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之背向反射板的一侧上覆设有一双极化振子片,该基板之朝向反射板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带线,还包括与双极化振子板叠合设置的隔离板,该隔离板具有绝缘板,该绝缘板上设有与第一带线垂直设置的第二带线,第一带线和第二带线将不同极化信号馈入双极化振子板的双极化振子片。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带线设置在绝缘板之背向双极化振子板的一侧。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与隔离板并列平行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的耦合板。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板具有载板,该载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且该载板上覆设有耦合片,该耦合片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孔相应的第二开孔。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片为一金属层,该金属层上开设有一呈十字形的开槽,从而使金属层形成四个呈三角形的凸片,凸片在临近开槽的中心部形成角部。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带线跨越开槽的中心部并延伸至相应的凸片的角部处。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带线的一端用于馈入信号,其另一端与相应凸片的角部耦合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带线跨越开槽的中心部并延伸至相应的凸片的角部处,且第二带线的一端用于馈入信号,其另一端与相应凸片的角部耦合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带线、第二带线中间部分的宽度较两端部分的宽度窄。由于本技术室内MMO天线通过双极化振子板上的第一带线和隔离板上的第二带线对双极化振子板上的双极化振子片馈电,并将双极化振子板和隔离板叠合设置,从而本技术的室内MMO天线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隔离度、增大了增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室内MMO天线在除去壳体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I所示室内MMO天线在除去耦合板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所示室内MMO天线在除去隔离板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室内MIMO天线双极化振子板从另一侧看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效果,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室内MMO天线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反射板10、 双极化振子板20、隔尚板30以及I禹合板40,反射板10、双极化振子板20、隔尚板30和f禹合板40固定在壳体内,室内MMO天线通过两馈线将两路信号馈入双极化振子板20,从而使双极化振子板20辐射不同极化方向的信号。壳体(图中未示出)的形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用的外形,如开关盒状。反射板10为一方形的金属板,固定在壳体内,用于将双极化振子板20发射的福射信号反射到单侧方向,反射板10上开设有供馈线穿过的过线孔(图中未示出)。双极化振子板20具有基板210,基板210上开设有两导线孔211和过孔212。基板210之背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覆设有双极化振子片22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双极化振子片220为一金属层。该金属层上开设有一呈十字形的开槽221,从而使金属层形成四个大致呈三角形的凸片222。凸片222在临近开槽221的中心部形成角部223。基板210之朝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带线230,第一带线230跨越开槽221 的中心部并延伸至相应的两凸片222的角部223处,且第一带线230的一端与馈线的芯线连接,第一带线230的另一端与相应凸片222的角部223耦合连接,且第一带线230中间部分的宽度较两端处的宽度窄,从而增加了阻抗匹配和减小了能量损耗。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带线230与馈线连接的一端通过基板210的过孔 212后在基板210之设有金属层的一侧形成一连接点。与第一带线230连接的馈线穿过基板210的一导线孔211后,其芯线焊接在所述连接点上。隔离板30具有绝缘板310,绝缘板310在背向双极化振子板20的一侧设有一与第一带线230垂直设置的第二带线320。第二带线320亦跨越双极化振子板20之开槽221 的中心部并延伸至相应的两凸片222的角部223处,且第二带线320的一端与另一馈线的芯线连接,第二带线320的另一端与相应凸片222的角部223耦合连接,且第二带线320之中间部分的宽度较两端处的宽度窄,从而增加了阻抗匹配和减小了能量损耗。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绝缘板310在第二带线320之与馈线连接的一端处开设有一通孔311,与第二带线320连接的馈线过基板210的另一导线孔211后,其芯线穿过通孔311后焊接在第二带线320上。稱合板40具有载板410,载板41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411,且载板410上覆设有呈圆形的耦合片420。耦合片420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孔411相应的第二开孔(图中未示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室内MIMO天线的能量传输。在组装本技术室内MMO天线时,将一馈线穿过双极化振子片220的一导线孔 211并将该馈线的芯线焊接在第一带线230的连接点上;将另一馈线的芯线穿过隔离板30 的通孔311后焊接在第二带线320上,并将该馈线穿过双极化振子片220的另一导线孔211 而将隔离板30和双极化振子片220叠合在一起;将两馈线穿过反射板10的过线孔,而将隔尚板30、双极化振子片220和反射板10固定在壳体并使双极化振子片220与反射板10间隔一定距离的并列平行设置;将耦合板40与隔离板30间隔一定距离的并列平行设置,并将耦合板40固定在固定壳体内;最后将壳体封装。由于本技术室内MMO天线通过双极化振子板20上的第一带线230和隔离板 30上的第二带线320对双极化振子片220馈电而将不同极化的信号辐射除去,并将双极化振子板20和隔离板30叠合设置,从而本技术的室内MMO天线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了隔离度、增大了增益。经试验表明,本技术的室内MMO天线在2. 4GHz 2. 5GHz 频段范围内,隔离度彡25dB、增益可达6 7dBi。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MIMO天线,包括壳体、一反射板(10)和一双极化振子板(20),该反射板(10)和双极化振子板(20)固定在壳体内,且该反射板(10)和双极化振子板(20)并列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板(20)具有一基板(210),该基板(210)之背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覆设有一双极化振子片(220),该基板(210)之朝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带线(230),还包括与双极化振子板(20)叠合设置的隔离板(30),该隔离板(30)具有绝缘板(310),该绝缘板(310)上设有与第一带线(230)垂直设置的第二带线(320),第一带线(230)和第二带线(320)将不同极化信号馈入双极化振子板(20)的双极化振子片(2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MIMO天线,包括壳体、一反射板(10)和一双极化振子板(20),该反射板(10)和双极化振子板(20)固定在壳体内,且该反射板(10)和双极化振子板(20)并列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板(20)具有一基板(210),该基板(210)之背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覆设有一双极化振子片(220),该基板(210)之朝向反射板(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带线(230),还包括与双极化振子板(20)叠合设置的隔离板(30),该隔离板(30)具有绝缘板(310),该绝缘板(310)上设有与第一带线(230)垂直设置的第二带线(320),第一带线(230)和第二带线(320)将不同极化信号馈入双极化振子板(20)的双极化振子片(22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室内MMO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带线(320)设置在绝缘板(310)之背向双极化振子板(20)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MMO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隔离板(30)并列平行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的耦合板(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M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板(40)具有载板(410),该载板(410)上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明谢益耒李祖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晖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