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单级天线及其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94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频单级天线及其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双频单级天线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微带线和一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微带线连接至所述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微带线和馈电点均设置于一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通过利用单级天线的没有天线高度的特性来减少天线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还通过对单级天线优化来减少净空高度,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天线所占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频单级天线及其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和使用天线的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频带的单级天线及其使用所述天线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个人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性能提出了小型化、多频段和宽频带的要求。如何设计出同时具有小型化、多频段以及宽频带的通信终端天线成为当前天线设计的难点。传统的外置天线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不便于小型化,所以现有移动终端中通常采用内置天线,例如PIFA天线(Planar Inverted F-shaped Antenna,平面倒F型天线)、倒F 型天线和微带天线等,从而实现天线的内置化和小型化。但是所述内置天线为了达到多频段等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天线高度,例如具有双频段的PIFA天线具有至少7_的天线高度,所以显著增加了天线所占空间,而且由于天线对其他芯片或电池等敏感,所以移动终端中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天线,所以增加了移动终端结构设计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内置天线占用过多空间以及净空高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频单级天线及其移动终端,利用单级天线没有天线高度的特性来减少天线所占用的空间,并还通过对单级天线优化来减少净空高度,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天线所占空间。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频单级天线,其特点是所述双频单级天线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微带线和一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微带线连接至所述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微带线和馈电点均设置于一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均为天线中能够将电流和电磁波进行互转的辐射体,所以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天线中常用的辐射体的结构,而且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谐振频率,从而可以发射或接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本技术中通过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实现了天线的多频段。所述微带线和馈电点为现有天线中用于传输电流至辐射体或用于接收辐射体转换后的电流信号。较佳地,所述微带线为渐变线,所述渐变线的线宽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渐变线的线宽小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馈电点。所述渐变线为微带线中的一种,由于一般微带线中为了精确实现天线的阻抗匹配,普遍采用矩形结构的微带线,从而便于阻抗匹配的计算和模拟。但是所述矩形结构的微带线无法应对馈电点处的突变,从而导致阻抗的不匹配,因而增加了回波损耗。但是通过采用类似梯形的结构的渐变线,即具有斜边的微带线,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馈电点处的突变对损耗的影响。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均为具有多个弯折部的导电条。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的辐射体的电长度满足谐振频率的同时,通过改变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的走线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移动终端中基板上的空间。较佳地,所述第二辐射部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在所述基板上所包围的区域内。本技术中通过第二辐射部包围第一辐射部,从而将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在基板上所占空间进行重叠,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天线所占基板空间面积。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部的谐振点为900MHz,所述第二辐射部的谐振点为 1800MHz ο本技术的天线应用于GSM900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900MHz)和DCS (数字蜂窝系统)频段。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部的频率带宽范围为820MHz-1050MHz,所述第二辐射部的频率带宽范围为1700MHz-1960MHz。本技术中利用谐振频率为900MHz和1800MHz时,天线的_3db带宽范围来覆盖GSM850/GSM900/DCS/PCS (个人通讯服务)频段。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的净空高度为lmm-2mm。所以当本技术的天线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中时,所述移动终端中仅需要预留小于2_的净空空间就可以实现天线的功能,从而减少移动终端的厚度,并提高移动终端中的空间利用率。较佳地,所述馈电点通过一同轴线与外部设备电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和微带线均由FPC (柔性印刷版)制成。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和微带线不仅可以通过铜线方式印制于基板上,还可以采用FPC方式提片于基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是所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双频单级天线。所述移动终端能够进一步地实现更薄的厚度。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通过利用单级天线的没有天线高度的特性来减少天线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还通过对单级天线优化来减少净空高度,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天线所占空间。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通过第一辐射部包围第二辐射部,从而减少第二辐射部上电流改变对第一辐射部的电流的影响,所以可以任意地调整第二辐射部的电流,因而可以任意的调节所述第二辐射部的谐振点。此外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进一步地利用渐变线来对第一福射部和第二福射部进行阻抗匹配,有效改善了传输线形式的突变所导致的回波损耗变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的较佳实施例的回波损耗仿真的软件截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频单级天线的较佳实施例的谐振频率仿真的软件截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双频单级天线适用于小型化通信终端的单极天线,其通频带其中包括四个,即工作模式可以分别工作在GSM850/GSM900/DCS/PCS系统的单极天线。而且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渐变线的微带线馈线,从而实现天线最大限度的传输,减少反射对终端设备的影响,简单的实现了终端和天线的匹配。本实施例的天线根据ANSOFT HFSS软件(Ansoft公司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加工制作,实测结果天线在相应的工作频带内回波损耗Sll < 7. 5db,两个谐振模式的通频带均为约250MHz,在水平方向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且天线尺寸较小,符合移动通信小型化的多频宽带的特点。所以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频单级天线中包括一第一辐射部I、一第二辐射部 2、一微带线3和一馈电点4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所述第二辐射部2通过所述微带线 3连接至所述馈电点4。所述第一辐射部I、第二辐射部2、微带线3和馈电点4均设置于一基板5上。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和微带线3均由金属铜构成的导电条。而且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和微带线3是一体成型的,所以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和微带线3是由一个整体的导电条构成,所以图I中通过虚线来区分所述导电条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 和微带线3。而且图I中所述导电条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和微带线3的划分仅是示意性的划分,并非所述导电条中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和微带线3的具体结构的划分。而且如图I所示,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均弯折,而且所述第一辐射部 I和第二辐射部2的弯折处均弯折了 90°,所述第一辐射部I和第二辐射部2的弯折的方向相反,从而弯折为近似矩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频单级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单级天线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微带线和一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微带线连接至所述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微带线和馈电点均设置于一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单级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单级天线包括 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二辐射部、一微带线和一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通过所述微带线连接至所述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微带线和馈电点均设置于一基板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频单级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为渐变线,所述渐变线的线宽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渐变线的线宽小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馈电点。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频单级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均为具有多个弯折部的导电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频单级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部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在所述基板上所包围的区域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频单级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
申请(专利权)人:基信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