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义根专利>正文

压电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80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电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片以及设置在压电陶瓷片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上分别设置一个焊点,其中一个焊点焊接第一导线的其中一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通过平衡振动负载,使压电换能器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从而可以提高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且具有结构简单、实现简易且实现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压电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电换能器。
技术介绍
压电器件用于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以及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对电压器件施以机械应力将弓I起该器件中的电荷失衡、建立一个可测电场。相反,跨接压电器件施加电场,则能感应出可用于操控与该压电器件联结的一个物体的机械应力。如图I所示,是一种现有的压电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圆形薄片状的压电陶瓷片I的第一侧面11中部位置镀银形成第一电极2,该第一电极2本体外延设置具有一凸耳状的第一电极焊接区21,该第一电极焊接区21上通过焊点22焊接第一导线4 ;在压电陶瓷片I相对第一侧面11的第二侧面上镀银镀银形成第二电极,且第二电极部分延伸至压电陶瓷片I的第一侧面11,并在第一侧面11上形成一个第二电极焊接区3,在第二电极焊接区 3上通过锡焊31焊接第二导线5。现有的压电换能器虽然应用非常广泛,但存在如下缺陷凸耳状的第一电极焊接区21上锡焊22会形成振动负载,使压电换能器在以压电陶瓷片I的中心振动时,由于负载并不是以压电陶瓷片I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导致压电陶瓷片I受到不对称的扭力(如图2所示,箭头表示扭力方向)使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对称振动负载的压电换能器, 使压电换能器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提高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电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片以及设置在压电陶瓷片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上分别设置一个焊点,其中一个焊点焊接第一导线的其中一末端。其中,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具有相同的形状与相同的表面积。其中,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均为凸耳状、圆弧形或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通过在第一电极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上分别一个大小相同的焊点,以此平衡振动负载,使压电换能器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以提高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简易且实现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一种现有的压电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压电换能器受到不对称的振动扭力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压电换能器通过平衡振动负载,使压电换能器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以提高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相比图I而言,本实施例在第一电极2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I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上分别设置一个大小相同的焊点22和24,其中焊点22焊接第一导线4的其中一末端。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与第一电极2的本体电性连接,共同形成第一电极 2。结合图4和图5所示,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为凸耳状、圆弧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0021 ] 并且,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21和23具有相同的形状与相同的表面积,通过在各自表面设置的焊点22和24,使压电换能器的振动负载以压电陶瓷片I的圆心呈中心对称,压电换能器在振动时受到对称的振动扭力,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箭头表示振动扭力的方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片以及设置在压电陶瓷片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上分别设置一个焊点,其中一个焊点焊接第一导线的其中一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片以及设置在压电陶瓷片表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的本体外延设置以压电陶瓷片的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一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且在该对第一电极焊接区上分别设置一个焊点,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根
申请(专利权)人:杨义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