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柜接线配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29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它包括电阻柜、在电阻柜内安置的电阻箱、电阻箱连接排以及电阻箱接线引出端,所述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分别设置在从电阻柜底部起始向上的第二电阻箱和第三电阻箱上,其中第二电阻箱接线引出端与电阻柜底部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一电阻箱。在同功率情况下,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阻柜接线配置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比原有按老式接线方式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有所降低,同时减小了电阻柜的体积,降低了电阻柜的制造成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势,使电阻柜的使用稳定性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阻柜接线配置
本技术涉及电阻柜,特别涉及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能耗制动电阻柜引出的连接线大多是采用下进下出的连接线方式, 而且能耗制动电阻柜一般都由多箱电阻组合而成。如图I所示,用户连接电缆一般都带有电缆接头,电阻箱的接线方式考虑到安全因素,安装电阻箱时必须向上抬高安装,最下面一箱电阻与箱柜底部之间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目前电阻柜的总高度较高,电阻柜的体积较大,由此增加了电阻柜的制造成本。有鉴于此,寻求一种电阻柜的新的接线配置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阻柜接线配置,它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使得电阻柜的总高度比原有按老式接线方式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有所降低,同时减小了电阻柜的体积,降低了电阻柜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它包括电阻柜、在电阻柜内安置的电阻箱、电阻箱连接排以及电阻箱接线引出端,所述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分别设置在从电阻柜底部起始向上的第二电阻箱和第三电阻箱上,其中第二电阻箱接线引出端与电阻柜底部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一电阻箱。所述第一电阻箱通过连接排与以上电阻箱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同功率情况下,应用本技术的电阻柜接线配置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比原有按老式接线方式的电阻柜的总高度降低了,同时减小了电阻柜的体积,降低了电阻柜的制造成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势,使电阻柜的使用稳定性更好,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电阻柜及电阻箱接线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I为电阻柜,2为电阻箱,3为连接排,4为接线引出端,11为第一电阻箱,12为第二电阻箱,13为第三电阻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看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主要由电阻柜I、电阻箱2、电阻箱连接排3以及电阻箱接线引出端4组成。数个电阻箱2安置在电阻柜I内,多个电阻箱连接排3将各电阻箱2连接起来。电阻箱接线引出端4分别设置在从电阻柜I底部起始向上的第二电阻箱12和第三电阻箱13上,其中第二电阻箱12接线引出端4与电阻柜I底部之间还设置了一个第一电阻箱11。第一电阻箱11通过连接排3与以上电阻箱连接。按本技术的电阻柜接线配置,电阻柜接线时从电阻柜底部向上的第二电阻箱开始连接,因此电阻箱接线处与电阻柜底部则不必预留较大的空间,只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即可。综上所述,在同功率情况下,应用本技术的电阻柜接线配置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比原有按老式接线方式的电阻柜的总高度有所降低,同时减小了电阻柜的体积,降低了电阻柜的制造成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势,使电阻柜的使用稳定性更好。当然,本
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它包括电阻柜、在电阻柜内安置的电阻箱、电阻箱连接排以及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分别设置在从电阻柜底部起始向上的第二电阻箱和第三电阻箱上,其中第二电阻箱接线引出端与电阻柜底部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一电阻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柜接线配置,它包括电阻柜、在电阻柜内安置的电阻箱、电阻箱连接排以及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箱接线引出端分别设置在从电阻柜底部起始向上的第二电阻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公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强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