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添隆专利>正文

一种传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18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传输线,其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主铝箔麦拉带,其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内壁的主麦拉层及主铝箔麦拉层,该主麦拉层与主铝箔麦拉层之间设有第一地线;该主铝箔麦拉带内设有导线及芯线组件;所述的芯线组件包括芯线导体、位于芯线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和副铝箔麦拉带及位于绝缘层与副铝箔麦拉带之间的第二地线,该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令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不仅有效地降低芯线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传输线。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使用寿命高、屏蔽效果好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线
,特指一种结构紧凑,不仅有效地降低芯线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传输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电子产品不断地改进创新,朝微型化、超薄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以吸引众多消费者青眯,例如录像机、摄录机、组合音响、电唱机、激光唱机(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极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具有庞大的市场。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需要数据传输线进行数据传输,对于现有的数据传输线而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传输线的柔韧性较差,传输线受到多次弯折或强力牵拉时,传输线中的金属芯容易断裂,从而降低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的效果。另外,现有的数据传输线一般都存在较大的电容值和衰减值,经长期使用后,会极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不仅有效地降低芯线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的传输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传输线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主铝箔麦拉带,其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内壁的主麦拉层及主铝箔麦拉层,该主麦拉层与主铝箔麦拉层之间设有第一地线;该主铝箔麦拉带内设有导线及芯线组件;所述的芯线组件包括芯线导体、位于芯线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和副铝箔麦拉带及位于绝缘层与副铝箔麦拉带之间的第二地线,该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令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特多龙线层包括以缠绕的方式包覆于芯线导体外表面的特多龙线。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铝箔麦拉带中形成供导线及芯线组件装配的第一容腔,所述导线及芯线组件固定于该第一容腔中,其中,导线、芯线组件及所述的第一地线相互绝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线包括一导体及包覆于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线组件的绝缘层及所述导线的绝缘层均为发泡PE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包括一副铝箔麦拉层及包覆于副招箔麦拉层外表面的副麦拉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内形成有一供所述第二地线及外表面包覆有特多龙线层和绝缘层的芯线导体装配的第二容腔,该芯线导体及第二地线固定于该第二容腔中,并相互绝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与绝缘层之间通过设置一特多龙线层而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以便有效地降低芯线导体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2、本技术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包覆有一特多龙线层,由于特多龙线层具有耐热、耐晒、耐损性强、拉断强度大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芯线导体的使用寿命,即提高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中芯线组件内的芯线导体外设置有副铝箔麦拉带及主铝箔麦拉带, 增强了传输线的屏蔽效果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芯线组件经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绝缘体2主铝箔麦拉带20第一容腔21主麦拉层22主铝箔麦拉层23第一地线3芯线组件30第二容腔31芯线导体32绝缘层33副铝箔麦拉带331副铝箔麦拉层332副麦拉层34第二地线35特多龙线层4导线41导体42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2所示,一种传输线,该传输线包括一绝缘体I、安装于绝缘体I内的主铝箔麦拉带2、第一地线23、导线4及芯线组件3。具体而言,绝缘体I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同时作为传输线的保护层,其中, 该绝缘体I采用PU —体成型。所述的主铝箔麦拉带2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I内壁的主麦拉层21及主铝箔麦拉层22,该主麦拉层21与主铝箔麦拉层22之间设有第一地线23 ;该主铝箔麦拉带2 内设有导线4及芯线组件3。所述的第一地线23为裸铜线。所述的主铝箔麦拉带2中形成供导线4及芯线组件3装配的第一容腔20,所述导线4及芯线组件3固定于该第一容腔20中,其中,导线4、芯线组件3及所述的第一地线23 相互绝缘。所述的芯线组件3包括芯线导体31、位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的绝缘层32和副铝箔麦拉带33及位于绝缘层32与副铝箔麦拉带33之间的第二地线34,该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35,其中该特多龙线层35包覆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令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所述的特多龙线层35包括以缠绕的方式包覆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的特多龙线。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芯线导体31的电容值和衰减值,而且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所述芯线组件3中的绝缘层32为发泡PE层。所述的特多龙层是一种高强力聚腊化纤长丝制成的缝纫线层,也称高强线;该特多龙层的特点线质柔软光滑、色牢固强耐热、耐晒、耐损性强、拉断强度大。因此,特多龙层可大大提高了芯线导体的使用寿命,即提高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33包括一副铝箔麦拉层331及包覆于副铝箔麦拉层331外表面的副麦拉层332。所述的副铝箔麦拉带33内形成有一供所述第二地线34及外表面包覆有特多龙线层35和绝缘层32的芯线导体31装配的第二容腔30,该芯线导体31及第二地线34固定于该第二容腔30中,并相互绝缘。所述的导线4包括一导体41及包覆于导体41外表面的绝缘层42,该导线4的绝缘层42为发泡PE层。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包括 绝缘体(I),该绝缘体(I)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 主铝箔麦拉带(2 ),其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I)内壁的主麦拉层(21)及主铝箔麦拉层(22),该主麦拉层(21)与主铝箔麦拉层(22)之间设有第一地线(23);该主铝箔麦拉带(2)内设有导线(4)及芯线组件(3); 所述的芯线组件(3)包括芯线导体(31)、位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的绝缘层(32)和副铝箔麦拉带(33)及位于绝缘层(32)与副铝箔麦拉带(33)之间的第二地线(34),该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35),令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多龙线层(35)包括以缠绕的方式包覆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的特多龙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铝箔麦拉带(2)中形成供导线(4)及芯线组件(3)装配的第一容腔(20),所述导线(4)及芯线组件(3)固定于该第一容腔(20)中,其中,导线(4)、芯线组件(3)及所述的第一地线(23)相互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4)包括一导体(41)及包覆于导体(41)外表面的绝缘层(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组件(3)的绝缘层(32)及所述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包括:绝缘体(1),该绝缘体(1)位于所述传输线的最外层;主铝箔麦拉带(2),其包括:顺序贴合固定于绝缘体(1)内壁的主麦拉层(21)及主铝箔麦拉层(22),该主麦拉层(21)与主铝箔麦拉层(22)之间设有第一地线(23);该主铝箔麦拉带(2)内设有导线(4)及芯线组件(3);所述的芯线组件(3)包括:芯线导体(31)、位于芯线导体(31)外表面的绝缘层(32)和副铝箔麦拉带(33)及位于绝缘层(32)与副铝箔麦拉带(33)之间的第二地线(34),该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设有特多龙线层(35),令芯线导体(31)与绝缘层(32)之间形成一便于空气流通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添隆
申请(专利权)人:萧添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