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66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包括:电极膜片层、卡基层、RFID天线层、绝缘层和过桥层;电极膜片层,包括天线和电极膜片;卡基层,在电极膜片层之下,包括8个第一通孔点,位于电极膜片上的8个金属触点正下方;RFID天线层,在卡基层之下,包括RFID天线、连接触点、第一芯片贴附点和第二芯片贴附点,连接触点、第一芯片贴附点连接RFID天线两端;绝缘层,在RFID天线层之下,包括8个第二通孔点,位于8个第一通孔点正下方,第三通孔点位于连接触点正下方,第四通孔点位于第一芯片贴附点正下方,第五通孔点位于第二芯片贴附点正下方;过桥层,在绝缘层之下,过桥连接第二芯片贴附点和连接触点。该天线模块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和信息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 卡天线模块。
技术介绍
双界面卡,也称为双接口卡(Dual Interface Card),是指在一张IC卡上,基于单芯片,同时提供“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与外界接口方式的智能卡。其外形与接触式 IC卡一致,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金属触点,可以通过接触触点访问芯片;其内部结构则与非接触式IC卡相似,有天线、芯片等射频模块,可以在一定距离(IOcm内)以射频方式访问芯片。因此,它有两个操作界面,分别遵循两个不同的标准,接触界面符合IS0/IEC7816标准;非接触界面符合IS0/IEC115693标准或ISOl 1784/IS011785标准,两者共享同一个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和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因此,它集合了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的优点,是一种多功能卡,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尤其对于原来已经使用非接触式IC卡或接触式IC卡系统的用户,不需要更换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电极膜片层、卡基层、射频识别RFID天线层、绝缘层和过桥层;所述电极膜片层,包括天线和电极膜片;所述卡基层,在所述电极膜片层之下,包括8个第一通孔点,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位于所述电极膜片上的8个金属触点的正下方;所述RFID天线层,在所述卡基层之下,包括RFID天线、连接触点、第一芯片贴附点和第二芯片贴附点,所述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芯片贴附点分别连接于所述RFID天线的两端;所述绝缘层,在所述RFID天线层之下,包括8个第二通孔点、第三通孔点、第四通孔点和第五通孔点,所述8个第二通孔点位于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通孔点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布线式双界面IC卡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电极膜片层、卡基层、射频识别RFID天线层、绝缘层和过桥层; 所述电极膜片层,包括天线和电极膜片; 所述卡基层,在所述电极膜片层之下,包括8个第一通孔点,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位于所述电极膜片上的8个金属触点的正下方; 所述RFID天线层,在所述卡基层之下,包括RFID天线、连接触点、第一芯片贴附点和第二芯片贴附点,所述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芯片贴附点分别连接于所述RFID天线的两端; 所述绝缘层,在所述RFID天线层之下,包括8个第二通孔点、第三通孔点、第四通孔点和第五通孔点,所述8个第二通孔点位于所述8个第一通孔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通孔点位于所述连接触点的正下方,所述第四通孔点位于所述第一芯片贴附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五通孔点位于所述第二芯片贴附点的正下方; 所述过桥层,在所述绝缘层之下,包括过桥,所述过桥连接所述连接触点和所述第二芯片贴附点。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凤王忠于闾邱祁刚王丹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豹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刘彩凤王忠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