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割领域,特别是多次利用的锯条。目前,锯条用旧后一般不能再用。如要重新利用,则需经过退火、开齿、淬火等几道工序,且二次淬火后影响锯条韧性及耐用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多次利用的性能与新锯条相同的多次利用的锯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废锯条的齿尖磨损部分磨去,然后刃磨前角和后角,但此锯条锯路狭小,仍无法使用。为此,本锯条的特征是在锯齿侧面开侧后角,侧后角为2°-15°,且将非锯齿部分磨去0.1mm。经过上述加工处理的锯条,可以重新使用,如果磨损后,仍按这种方法处理仍可重新利用,而性能与新锯条相同,而成本仅为新锯条的1/3。以下结合附图作具体实施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多次利用的锯条的结构图。图2、图1的P向视图。图3、图2的A-A剖视图。图4、图2的B-B剖视图。图5、图4的N-N剖视图。图1-图5中、前角γ′=3°,主后角α=25°,这样加大了刀尖角,强度提高并减少了刀具的磨损。副后角α1=45°,主要增大容屑空间,减少切屑堵塞。侧角αt=3°,可减少工件和锯条的磨擦。侧后角αt1=5°,降低切削力,克服工件弹性恢复对锯条侧角的磨损。齿距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次利用的锯条,其特征在于锯齿侧面开侧后角。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