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286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包括电隔离单元主体,绝缘隔离体内衬,绝缘隔离体,压紧螺帽,密封圈,绝缘隔离帽和管线接口。电隔离单元主体具有中通空腔;绝缘隔离帽顶部具有通孔;绝缘隔离体内衬为前端具有凸缘的金属导管;绝缘隔离帽顶部及外周与电隔离单元主体空腔密封连接;绝缘隔离体内衬凸缘抵顶于绝缘隔离帽内侧;绝缘隔离体套设于绝缘隔离体内衬外周,其凸缘抵顶于绝缘隔离体内衬凸缘后端面;密封圈环设于绝缘隔离体内衬凸缘外周,连接绝缘隔离帽与绝缘隔离体;压紧螺帽套设于绝缘隔离体外周,其一端抵顶于绝缘隔离体凸缘后端面,并与电隔离单元主体螺接;管线接口连接外部金属管线与电隔离单元主体空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领域的岩石电阻率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电阻率测量仪器,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进行岩石电阻率的测量分析是寻找测井新方法、合理解释测井资料的重要手段。通常在实验室测量岩石电阻率时都采用电极法测量,包括两电极法和四电极法。具体做法是将饱和盐水的岩心放入专用岩心夹持器,然后用实验油通过驱替泵驱替岩心中的水,使其含水饱和度降低,在驱替过程中测量岩石的电阻率。由于在测量过程连接岩心两端的管线通常为钢质导电管线,这些管线与驱替泵、压力传感器、烘箱等系统连接,产生附加电阻,甚至可能造成岩心上下端短路,影响岩石电阻率的测量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其既可以使岩心夹持器与其它测试系统绝缘,又可以通过实验油驱替液,从而使岩石电阻率测量不受其它系统的影响。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该电隔离单元包括电隔离单元主体4,绝缘隔离体内衬1,绝缘隔离体2,压紧螺帽3,密封圈5,绝缘隔离帽6和管线接口 15;该电隔离单元主体4为轴向具有中通空腔的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单元包括:电隔离单元主体(4),绝缘隔离体内衬(1),绝缘隔离体(2),压紧螺帽(3),密封圈(5),绝缘隔离帽(6)和管线接口(15);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4)为轴向具有中通空腔的柱状结构,其空腔两端内壁上分别设有内螺口(401)、(402);所述绝缘隔离帽(6)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顶部具有通孔(601);所述绝缘隔离体内衬(1)为前端具有凸缘(101)的金属导管,所述凸缘(101)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绝缘隔离帽(6)的内侧形状吻合;所述绝缘隔离体(2)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为前端具有凸缘(201)的导管;所述管线接口(15)为一螺帽,其通过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石电阻率测量的电隔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隔离单元包括电隔离单元主体(4),绝缘隔离体内衬(1),绝缘隔离体(2),压紧螺帽(3),密封圈(5),绝缘隔离帽(6)和管线接口(15); 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4)为轴向具有中通空腔的柱状结构,其空腔两端内壁上分别设有内螺口(401)、(402); 所述绝缘隔离帽(6)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顶部具有通孔(601); 所述绝缘隔离体内衬(I)为前端具有凸缘(101)的金属导管,所述凸缘(101)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绝缘隔离帽(6)的内侧形状吻合; 所述绝缘隔离体(2)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为前端具有凸缘(201)的导管; 所述管线接口(15)为一螺帽,其通过螺扣与所述内螺口(402)接合; 所述绝缘隔离帽(6)置于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4)空腔内部,其顶部及外周与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4)空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绝缘隔离帽(6)顶部通孔(601)与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4)的空腔连通;所述绝缘隔离体内衬(I)置于所述电隔离单元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波吕伟峰罗蔓莉陈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