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管钳构造,特别是一种省力式剪管钳构造。目前使用的剪管钳,其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两握把(1)、(2)在带动剪刀(3)剪切管体(4)时,是靠两握把(1)、(2)间所设置之连杆(5)与棘齿条(6)、棘齿片体(7)所构成,故在操作时较为费力,且必须双手握持出力,经常在剪切数根管体(4)后,使用者之双手已感觉麻痹,而酸痛不已。本技术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剪管钳之缺点,提供一种在操作时藉由油压动力来剪切管体的省力式剪管钳构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剪管钳构造是由两握把搭配一剪刀座、一升降台面、一油压装置与一压缩弹簧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油压装置系设置在剪刀座与两握把间,而油压装置的一端轴心活塞系衔接在一握把上,可受该握把所牵动,而油压装置之另一端轴心活塞,则穿过剪刀座衔接在剪刀之正下方位置上,使握把在握持压动时,能推动油压装置之轴心活塞,形成一油压泵之动作,进而利用油压带动衔接在剪刀下方之另一油压装置轴心活塞,使剪刀上升,以达到剪切管体之效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一详述。图1为常用之剪管钳立体构造图;图2为常用之剪管钳平面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之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式剪管钳构造,是由两握把(8)、(80)搭配一剪刀座(9)、一升降台面(10)、一油压装置(11)与一压缩弹簧(1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油压装置(11)是设置在剪刀座(10)与两握把(8)、(80)间,而油压装置(10)的一端轴心活塞(111)是衔接在一握把(8)上,而油压装置之另一端轴心活塞(112),则穿越过剪刀座(9)衔接在剪刀(91)之正下方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