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包括检棒主体、止通部及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棒主体径向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高度大于控制部件的最大高度,且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均与控制部件的对应部位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控制部件可活动套置在通孔内;所述检棒主体一端设有一深槽;所述深槽底部深入通孔远离止通部的一侧,使得止通部穿过深槽可伸入通孔内,并与通孔内的控制部件相抵靠;所述控制部件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任意相邻两段的高度差均不同,控制部件各段的横截面满足: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均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部件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任意相邻两段的高度差均不同,有效的克服了工人操作时,将通棒与止棒混掉,大大提高了测定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采用通止规法检测产品内径的检具,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内径误差测定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厂家一般用游标卡尺来精确检测物件内部尺寸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但对于加工单位,往往会遇到需批量品检相同规格工件内部尺寸误差的情形;以游标卡尽作为检测工具的工作效率显然极基低下;尤其在游标卡尺无法垂直伸入的部位,就会出现检测操作不便,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为此,部份厂家也开始考虑使用止棒和通棒的办法,所述通棒长度刚好为待测部件允许的最小值,止棒的长度刚好为待测部件允许的最大值;检测时,首先使用通棒伸入待测部位,判断的有两根内径摆棒,一根是内径通棒,一根是内径止棒,并不适合生产现场进行大批量即使检测使用,目前两根内径摆棒存在以下缺点I、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有的工件内径公差不大的时候,内径通棒和止棒长度相近,工人可能会由于疏忽拿错,把止棒看成通棒,通棒看成止棒,从而导致废品;2、若工件加工时内径过小,通棒和止棒都无法放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的测量工具,同时该测量工具可适用于内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件的误差判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它包括主体和止通部,所述止通部活动套接于主体上;所述主体设有对止通部的限制结构,使得主体与止通部配合可满足止通部可在主体的轴向上发生位移,且可发生位移的最大值为加工工件允许的误差值。它在主体上还有一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止通部分设于主体的两端。主体与伸缩部间,或主体与止通部间还有一节或一节以上的延长部,各节延长部同心活动套置,并使任一延长部均可在轴向上远离其他延长部和主体。所述止通部包括设于主体上的一径向通孔、可活动套置于该径向通孔的测量棒、设于主体一端的轴向盲孔及可活动套置于轴向盲孔内的一顶针;所述测量棒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各段的横截面满足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均相同,且与径向通孔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相匹配,所述径向通孔的高度大于测量棒的最大高度,使得测量棒上的任意点在径向通孔内的运动轨迹均呈一直线;所述轴向盲孔与径向通孔连通,使得顶针可通过轴向盲孔可伸入径向通孔内,并与通孔内的测量棒相抵靠。 所述测量棒一端设有一楔形面。所述测量棒任意相邻两段的高度差均不同。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I、本技术控制部件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任意相邻两段的高度差均不同,有效的克服了工人操作时,将通棒与止棒混掉,大大提高了测定效率;2、本技术检棒主体一端设有一深槽;止通部穿过深槽可伸入通孔内,并与通孔内的控制部件相抵靠,使得磨损的止通部可随时更换,提供了检定精度;3、本技术检棒主体另一端设置的伸缩部,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内径进行更换,实现各种内径误差的通用测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控制部件右示图及主示图;图3为实施例2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各状态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它包括检棒主体I、止通部2和控制部件3,所述检棒主体I径向设有一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高度大于控制部件3的最大高度,且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均与控制部件的对应部位的尺寸相匹配,使得控制部件可活动套置在通孔内;所述检棒主体I 一端设有一深槽13 ;所述深槽13底部深入通孔远离止通部2的一侦牝使得止通部2穿过深槽13可伸入通孔12内,并与通孔12内的控制部件3相抵靠;所述控制部件3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任意相邻两段的高度差均不同,控制部件各段的横截面满足除高度以外的各尺寸均相同;所述控制部件一端设有一楔形面。所述检棒主体另一端设有一顶针11。本技术的工件内径误差测定工具的工作流程为把止通部2放置在检棒主体I 一端深槽13内,止通部2穿过深槽13伸入通孔12内,并与通孔12内的控制部件3相抵靠,控制部件3放置于检棒主体I径向通孔内,通过控制部件3进行定位,继而通过控制部件与止通部的相互作用,进行工件内径摆动测定。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它包括主体I和止通部2,所述止通部2活动套接于主体I上;所述主体I设有对止通部2的限制结构3,使得主体I与止通部2配合可满足止通部2可在主体I的轴向上发生位移,且可发生位移的最大值为加工工件允许的误差值。所述主体I包括实心桶11、安装板12、位板13。所述止通部2端部设有一顶针,在顶针下设有一台阶21。所述限制结构3包括移动限位机构31和误差控制机构32 ;所述移动限位机构31为一圆桶,并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上。所述误差控制机构32包括设于实心桶11上的限位孔321和测量棒322 ;所述测量棒322的端部设有U形开口,使止通部2可穿过该U形的开口处;所述止通部2还设有A、B、C台阶,每层台阶面与止通部最高点的径向距离为2倍允许误差,如A台阶对应的允许误差为+-0. 3mm,则A台阶面与止通部最高点的径向距离为O. 3*2=0. 6mm。所述主体I上还有一伸缩部4,所述伸缩部4与止通部2分设于主体I的两端;所述伸缩部4包括延长部41、42、43,所述延长部41、42、43均移动机构31同心套置,其中延长部43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2上,延长部41设有顶针部411,所述顶针部411与止通部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延长部41、42、43相邻之间螺旋配合,可通旋转顶针控制伸缩部4的长短;所述伸缩部4还设有于一限转控键(图上未画出),可通过限转控键控制伸缩部4的可伸缩或不可伸缩。工作方法I)如图4的D图所示,将测量棒322插入主体I上的侧孔321内,并到最深处,使止通棒的台阶面21顶靠在测量棒的最高面上;打开限转控键,并旋转伸缩部4至主体I与伸缩部4的总长为允许直径的最大值(标准值+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关闭限转控键,使得伸缩部4的长度不可调。2)将本品检工具放入待测工件的孔内,并本品检工具沿待测工件圆孔的径向摆动,如果可以360度摆动说明该待测工件的圆孔不合格;如果不能360度摆动,执行以下步骤。3)如图4的A、B、C图所示,选择与允许误差匹配的台阶,并使止通棒的台阶面21顶靠在测量棒的该台阶面上。4)将步骤3)的本品检工具放入待测工件的孔内,并本品检工具沿待测工件圆孔的径向摆动,如果可以360度摆动说明该待测工件的圆孔合格;如果不能360度摆动,说明该待测工件的圆孔不合格。由上述两个实施例可知,本新型的专利技术重在于所述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它包括主体和止通部,所述止通部活动套接于主体上;所述主体设有对止通部的限制结构,使得主体与止通部配合可满足止通部可在主体的轴向上发生位移,且可发生位移的最大值为加工工件允许的误差值。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检棒主体另一端设有一伸缩止通部,所述伸缩止通部上设有两段或两段以上,任意相邻两端之间的高度大小尺寸均不同,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内径进行更换,实现各种内径误差的通用测定。以上是针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进行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可作些适当更改,其均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和止通部,所述止通部活动套接于主体上;所述主体设有对止通部的限制结构,使得主体与止通部配合可满足:止通部可在主体的轴向上发生位移,且可发生位移的最大值为加工工件允许的误差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和止通部,所述止通部活动套接于主体上;所述主体设有对止通部的限制结构,使得主体与止通部配合可满足止通部可在主体的轴向上发生位移,且可发生位移的最大值为加工工件允许的误差值。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其特征在于它在主体上还有一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止通部分设于主体的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其特征在于主体与伸缩部间,或主体与止通部间还有一节或一节以上的延长部,各节延长部同心活动套置,并使任一延长部均可在轴向上远离其他延长部和主体。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内径通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通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长泰县海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