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95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解决了现有热交换器铝管为单通道结构,未充分利用铝管换热效果的缺陷,铝管内部设置有通道隔,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至少一个内通道和至少一个外通道,外通道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通过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多个通道,在不改变铝管外径下能缩小流体通过的通道的尺寸,从而保证每个通道处于满流体状态,提高换热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热交换铝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部件,尤其是一种内部有多条通道的多通道热交换铝管。
技术介绍
热交换管,主要是用在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中,流体在热交换管内部流过进行热交换。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中重要的一个部件就是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换热效果也是换热器性能的重要保证。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换热器为提高性能,会使用一种具有较多散热面积的翅式热交换管,普通的热交换管都是在铝管的外表直接螺旋式缠绕散热板,散热板与铝管外表相接触,通过散热板的面积延伸扩大热交换管的散热效果。现有的铝管一般都是单通道结构,流体在通道内流动,但是具体工作中通道内的流体不能完全充满整个通道,铝管只有部分处于换热工作状态中,降低了铝管的换热效果, 如果为使铝管内部全部充满流体,将铝管的尺寸缩小,则会造成铝管外部缠绕旋翅片难度加大,如果不改变铝管外径,又缩小铝管内径,则会增加铝管的壁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热交换器铝管为单通道结构,未充分利用铝管换热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将铝管的内部通过通道隔分隔成多个通道,不改变铝管外径下又缩小铝管内的通道尺寸,同时铝管保持合适的厚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铝管内部设置有通道隔,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至少一个内通道和至少一个外通道,外通道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通过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多个通道,处于中央的为内通道, 处于外围的为外通道,在不改变铝管外径下能缩小流体通过的通道的尺寸,从而保证每个通道处于满流体状态,提高换热的效果;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后,内通道与外通道之间相互隔开,通过通道隔,内通道与外通道内的流体也可以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同一根铝管内部能进行换热工作;如果在铝管的端部增加一个连通内通道和外通道的部件,则可以延长通道内流体的流动时间,延长换热的时间,同时也使得换热更加彻底。一种方案内通道为一个,该内通道处于铝管的轴线处。内通道的孔径小于铝管的孔径,一个内通道可以满足满流体要求,内通道处于铝管轴线处,外通道处于内通道的外周,布局比较合理。延伸方案外通道为多个,多个外通道之间由径向布置的筋组成的通道隔分隔,筋与筋之间的间隔角度相等。外通道的周向长度较大,外通道设置多个加强换热效果,外通道之间的通道隔为筋,用筋分隔外通道,提高外通道内的流体与铝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延伸方案外通道为一个,内通道壁与铝管内壁之间通过筋组成的通道隔相连,筋上设置有通孔。筋用于连接内通道壁与铝管内壁,便于内通道内的流体与铝管外部进行热交换,提闻换热效果。第二种方案内通道为两个,两个内通道通过通道隔分隔,通道隔经过铝管的轴线,两内通道组成一个圆形。这种方案主要是考虑到内通道的孔径还是较大,不能满足满流体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继续增加内通道的数量。延伸方案外通道为多个,多个外通道之间由径向布置的筋组成的通道隔分隔,筋与筋之间的间隔角度相等。延伸方案外通道为一个,内通道壁与铝管内壁之间通过筋组成的通道隔相连,筋上设置有通孔。作为优选,通道隔的厚度与铝管的壁厚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多个通道,在不改变铝管外径下能缩小流体通过的通道的尺寸,从而保证每个通道处于满流体状态,提高换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侧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铝管,2、外通道,3、筋,4、内通道壁,5、内通道,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参见附图I附图2),铝管I内部设置有通道隔, 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内通道5和外通道2。通道隔包括内通道壁4和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的筋3。内通道为一个,截面为圆形,内通道处于铝管的轴线处。外通道处于内通道的外周介于内通道壁与铝管壁之间。外通道为多个,外通道与外通道之间为筋间隔,外通道之间相互隔开。外通道之间的间隔等距。筋的厚度、内通道壁的厚度与铝管的壁厚相等。实施例2 :—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参见附图3附图4),铝管I内部设置有通道隔, 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内通道5和外通道2。通道隔包括内通道壁4和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的筋3。内通道为一个,截面为圆形,内通道处于铝管的轴线处,外通道处于内通道的外周介于内通道壁与铝管壁之间。筋为四条,间隔90°,连接内通道壁与铝管内壁。筋上设置有通孔6,通孔将外通道连成一个。实施例3 : —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参见附图5),铝管I内部设置有通道隔,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内通道5和外通道2。通道隔包括内通道壁4和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的筋3。内通道为对称的两个,两个内通道组成一个圆形,两内通道之间由通道隔分隔,该通道隔经过铝管的轴线。外通道处于内通道的外周介于内通道壁与铝管壁之间。外通道的结构和筋的结构参照实施例I或实施例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几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其特征在于铝管内部设置有通道隔,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至少一个内通道和至少一个外通道,外通道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其特征在于铝管内部设置有通道隔,通道隔将铝管内部分隔成至少一个内通道和至少一个外通道,外通道处于内通道与铝管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其特征在于内通道为一个,该内通道处于铝管的轴线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其特征在于外通道为多个,多个外通道之间由径向布置的筋组成的通道隔分隔,筋与筋之间的间隔角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通道热交换铝管,其特征在于外通道为一个,内通道壁与铝管内壁之间通过筋组成的通道隔相连,筋上设置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文蒙永云夏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