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00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阀,包括阀体、蝶板轴和端盖,所述阀体内的设有蝶板轴,所述蝶板轴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内六角螺钉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与蝶板轴间设有包括两个轴承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阀体内;所述轴承与轴承间设有隔垫;所述轴承的下端面与阀体间设有弹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蝶阀,由于蝶板轴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设置在阀体内,使蝶板轴的支撑结构由原来的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在启闭过程中减少了两轴端支撑的摩擦,可以保证蝶阀启闭过程中轴不窜动,启闭性能稳定,提高蝶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蝶阀,特别涉及一种启闭性能稳定的蝶阀,属于阀门

技术介绍
蝶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同时也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现有的蝶阀,如附图I所示,包括阀体I、蝶板轴2、内六角螺钉8和铜合金轴瓦9,所述阀体I内设有蝶板轴2,所述蝶板轴2通过铜合金轴瓦9固定在阀体I内,所述铜合金轴瓦9通过内六角螺钉8与阀体连接。此结构的蝶阀蝶板轴2是由铜合金轴瓦9所支撑的,两轴端支撑在蝶阀启闭的过程中摩擦比较大,且铜合金轴瓦9本身材质较软,其磨损后配合间隙增大,再加上本身加工精度的误差积累,容易造成蝶板轴2下沉,影响蝶阀的启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启闭性能稳定的蝶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蝶阀,包括阀体、蝶板轴和端盖,所述阀体内的设有蝶板轴,所述蝶板轴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紧固件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与蝶板轴间设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阀体内。优选的,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轴承;所述轴承与轴承间设有隔垫。优选的,所述轴承的下端面与阀体间设有弹性垫。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内六角螺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蝶阀,由于蝶板轴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设置在阀体内,使蝶板轴的支撑结构由原来的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在启闭过程中减少了两轴端支撑的摩擦,可以保证蝶阀启闭过程中轴不窜动,启闭性能稳定;且轴承组件的两个轴承间设有隔垫可以减缓轴承与轴承之间的作用力,轴承的下端面与阀体间设有弹性垫,降低了轴承对阀体的作用力,提闻蝶阀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现有技术的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蝶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体;2、蝶板轴;3、端盖;4、锁紧螺母;5、轴承;6、隔垫;7、弹性垫;8、内六角螺钉;9、铜合金轴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2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蝶阀,包括阀体I、蝶板轴2和端盖3,所述阀体I内的设有蝶板轴2,所述蝶板轴2的上端设有端盖3,所述端盖3通过内六角螺钉8与阀体I连接,所述阀体I与蝶板轴2间设有包括两个轴承5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通过锁紧螺母4固定在阀体I内;所述轴承5与轴承5间设有隔垫6 ;所述轴承5的下端面与阀体I间设有弹性垫7。本技术的蝶阀,由于蝶板轴2通过轴承组件连接设置在阀体I内,使蝶板轴2的支撑结构由原来的滑动轴承改为滚动轴承,在启闭过程中减少了两轴端支撑的摩擦,可以保证蝶阀启闭过程中轴不窜动,启闭性能稳定;且轴承组件的两个轴承5间设有隔垫6可以减缓轴承5与轴承5之间的作用力,轴承5的下端面与阀体I间设有弹性垫7,降低了轴承5对阀体I的作用力,提高蝶阀的使用寿命。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阀,包括阀体、蝶板轴和端盖,所述阀体内的设有蝶板轴,所述蝶板轴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紧固件与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蝶板轴间设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阀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阀,包括阀体、蝶板轴和端盖,所述阀体内的设有蝶板轴,所述蝶板轴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紧固件与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蝶板轴间设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阀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杏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建军纺机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