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裕刚专利>正文

裁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94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裁切工具,尤其是一种握式裁切器。手柄1连接护罩2,护罩内装有滚刀组6,主架19下端连接护罩13,该护罩内装有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由于采用了上下滚刀组在前对切开缝,缝料再由刮16向下刮出,主架19沿缝顺利通过,因此可以裁切任意宽度,使用时只需握在手中或推或拉,上下一对滚刀组沿所需位置滚动裁切,可裁直线或弧线,滚刀片可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裁切各种薄金属或薄非金属板片材料适用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裁切工具,尤其是一种握式裁切器。对各种薄片材料裁切传统工具是剪刀,虽然原始,但可以从原料的任何位置开始裁切,也有据此原理设计出各类电动或手动裁切器,采用上下各一个刀片,因受上下刀连接架结构的限制,不能裁切任意宽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式裁切器,可以裁切任意宽度的薄片材料,可裁直线、也可裁切弧线,不需外加上下剪切力,握在手中可推可拉,结构新颖,方便适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是在主架19两侧分别装有护罩2-1、2-2,该护罩中心是轴3,其轴上装有滚刀组6,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7,衬板7两侧分别是滚刀片6-1、6-2,最外层是压板5-1、5-2,再由螺钉17紧固成滚刀组6,主架19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护罩13-1、13-2,该护罩中心是轴9,其轴上装有滚刀组11,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12,衬板12两侧分别是滚刀片11-1、11-2,最外层是压板8-1、8-2,再由螺钉24紧固成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滚刀组6和滚刀组11相互对应裁切下来的缝隙边料由刮刀16向下刮出,主架19沿着缝隙通过。裁切器手柄1是握式形状,可握推拉,手柄1的中间是主架19,两侧分别依次装有衬板20-1、20-2和护罩2-1、2-2,最外层为手柄盖板1-1、1-2,并由螺钉18紧固。滚刀组6和滚刀组11分别由螺母22、25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可转动且可拆卸换刀,每个滚刀组内两个滚刀片间分别夹装的衬板7、12厚度可调节滚刀片间距,从而调节裁切缝隙的宽度。当该缝隙略大于主架19的厚度时,可裁切直线,当该缝隙足够宽时可裁切弧线。本技术与已知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下列优点不受上下刀连接架的限制,可以裁切任意宽度,不需外加上下剪切力,只需握在手中或推或拉,上下一对滚刀组沿所需位置滚动裁切,可裁直线或弧线,滚刀片可拆卸更换,适用方便,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附图和附图说明图1本裁切器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裁切器的右视图图3是图2中护罩2-1和挡板15-1的结构图图4是图3护罩2-1和挡板15-1的俯视结构图图5是图2中护罩2-2和挡板152的结构图图6是图5护罩2-2和挡板15-2的俯视结构图图7是图2中护罩13-1和挡板14-1的结构图图8是图7护罩13-1和挡板14-1的俯视结构图图9是图2中护罩13-2和挡板14-2的结构图图10是图9护罩13-2和挡板14-2的俯视结构图图11是图2中手柄盖板1-1或1-2的结构图图12是图2中衬板20-1或20-2的结构图图13是图2中主架19和刮刀16的结构图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图1是本裁切器结构主视图,手柄1连接有护罩2,该护罩中心是轴3,轴3上装有滚刀组6,护罩2的下端折弯成与护罩一体的挡板15,手柄1中间夹装有本裁切器主架19,主架19的下端连接护罩13,该护罩的上端折弯成一体的挡板14,护罩13的前端中心有轴9,该轴上装有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该刮刀伸至两个滚刀组6、11对切刀口之后。图2是图1裁切器的右视图,主架19两侧分别依次装有衬板20-1、20-2和护罩2-1、2-2,最外层分别是盖板1-1、1-2,上述各层由螺钉18紧固成手柄1。滚刀片6-1、6-2之间夹装衬板7,该两片滚刀片外侧为压板5-1、5-2,滚刀片、衬板和压板由螺钉17紧固成滚刀组6。滚刀组6两侧分别夹装垫片4-1、4-2再装于轴3上,护罩外加垫片23后由螺母22固定,滚刀组6可绕轴3转动。主架19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护罩13-1、13-2,其上的轴9装有一个滚刀组,该滚刀组内的滚刀片11-1、11-2中间夹装衬板12,滚刀片的外侧分别装有压板8-1、8-2并由螺钉24紧固成滚刀组11,该滚刀组两侧分别加垫片10-1、10-2后装于轴9上,护罩外加垫片后由螺母25固定,该滚刀组可绕轴9转动。上下两个滚刀组相互对应,组内两刀片间距由衬板12厚度调节,从而调节裁缝的宽度。主架19的下前端为刮刀16,用于将两组滚刀对切下的缝隙废料条向下刮出,使主架19沿缝隙顺利通过。护罩上的挡板15-1、15-2及另一护罩上的挡板14-1、14-2均与各自护罩成一体,板材平面沿上下挡板间通过,并使该裁切器垂直于板材平面。图3和图4是图2中护罩2-1和挡板15-1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护罩下端折弯成挡板15-1的形状,与护罩2-1为一体结构。图5和图6是图2中护罩2-2和挡板15-2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护罩下端折弯成挡板15-2的形状,与护罩2-2为一体结构,护罩中心有轴3。图7和图8是图2中护罩13-1和挡板14-1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护罩上端折弯成挡板14-1的形状,与护罩13-1为一体结构。图9和图10是图2中护罩13-2和挡板14-2的结构图和俯视结构图,护罩下端折弯成挡板14-2的形状,与护罩13-2为一体结构,护罩中心有轴9。图11是图2中手柄盖板1-1或1-2的结构图,两个盖板结构对称。图12是图2中衬板20-1或20-2的结构图,两个衬板结构对称。图13是图2中主架19和刮刀16的结构图,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上述图1-图13是其一种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上下滚刀组在前对切开缝,缝料再由刮刀16向下刮出,主架19沿缝顺利通过,因此不受上下刀连接架的限制,可以裁切任意宽度,使用时不需外加上下剪切力,只需握在手中或推或拉,上下一对滚刀组沿所需位置滚动裁切,可裁直线或弧线,滚刀片上的刀刃可为单面单刃或双面双刃,根据需要滚刀片可拆卸更换或研磨。本技术可裁切各种薄金属或薄非金属板片材料,适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裁切器,其特征是主架(19)两侧分别装有护罩(2-1)、(2-2),该护罩中心是轴(3),其轴上装有滚刀组(6),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7),衬板(7)两侧分别是滚刀片(6-1)、(6-2),最外层是压板(5-1)、(5-2),再由螺钉(17)紧固成滚刀组(6),主架(19)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护罩(13-1)、(13-2),该护罩中心是轴(9),其轴上装有滚刀组(11),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12),衬板(12)两侧分别是滚刀片(11-1)、(11-2),最外层是压板(8-1)、(8-2),再由螺钉(24)紧固成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滚刀组(6)和滚刀组(11)相互对应裁切下来的缝隙边料由刮刀(16)向下刮出,主架(19)沿着缝隙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器,其特征是裁切器手柄(1)是握式形状,可握推拉,手柄(1)的中间是主架(19),两侧分别依次装有衬板(20-1)、(20-2)和护罩(2-1)、(2-2),最外层为手柄盖板(1-1)、(1-2),并由螺钉(18)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器,其特征是滚刀组(6)和滚刀组(11)分别由螺母(22)、(25)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可转动且可拆卸换刀,每个滚刀组内两个滚刀片间分别夹装的衬板(7)、(12)厚度可调节滚刀片间距,从而调节裁切缝隙的宽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属裁切工具,尤其是一种握式裁切器。手柄1连接护罩2,护罩内装有滚刀组6,主架19下端连接护罩13,该护罩内装有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由于采用了上下滚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裁切器,其特征是:主架(19)两侧分别装有护罩(2-1)、(2-2),该护罩中心是轴(3),其轴上装有滚刀组(6),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7),衬板(7)两侧分别是滚刀片(6-1)、(6-2),最外层是压板(5-1)、(5-2),再由螺钉(17)紧固成滚刀组(6),主架(19)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护罩(13-1)、(13-2),该护罩中心是轴(9),其轴上装有滚刀组(11),该滚刀组中间是衬板(12),衬板(12)两侧分别是滚刀片(11-1)、(11-2),最外层是压板(8-1)、(8-2),再由螺钉(24)紧固成滚刀组(11),主架(19)的下前端是刮刀(16),滚刀组(6)和滚刀组(11)相互对应裁切下来的缝隙边料由刮刀(16)向下刮出,主架(19)沿着缝隙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刚李华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裕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