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坡框架式游牧民帐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涉及一种双坡框架式游牧民帐篷。
技术介绍
帐篷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帐篷的种类繁多,主要用于野外作业、旅游、抗险救灾、 军用等。现有的帐篷主要由篷架和篷身组成,帐篷的架设过程是,首先将篷架架设一部分后,再架设篷布,最后篷布与和篷架一起支撑。现有游牧人员及家庭帐篷主要是以立柱式为主,结构不稳定,抗风抗雪性差,架设步骤多,操作繁琐,而且现有帐篷使用面积较小,没有设门斗,通风防雨性能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立柱式帐篷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坡框架式游牧民帐篷,该帐篷的承重系统采用双坡面直墙式框架结构,帐篷顶架采用人字形折叠结构,榀架直接以檩条插接的方式连接,立柱和地梁也采用插接式构造,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帐篷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在篷布材料方面,主要采用28X2/28X2白色涤纶防水帆布,该篷布材料单位面积质量300± 15g/m2,静水压4. 5KPa,防水透气,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帐篷篷布材料方面透气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帐篷使用面积达30m2,带有门斗和隔帘设计, 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帐篷使用面积较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坡框架式游牧民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边人字架(1)、中人字架(2)、钢丝绳(3)、檩条(4)、篷顶(5)、角立柱(6)、中立柱(7)、山墙立柱(8)、地梁(9)、前围墙(10)、围墙(11)和地布(14);帐篷两端分别由两个边人字架(1)、四根角立柱(6)、两根中立柱(7),帐篷中间分别由两个中人字架(2)、四根山墙立柱(8),以及十根地梁(9)和九根檩条(4)组成帐篷的篷架部分;所述中人字架(2)檐口设有挂钩;中人字架(2)与檩条(4)插接后,下弦筋钢丝绳(3)两端悬挂于两榀中人字架(2)檐口挂钩处,正中竖向吊筋钢丝绳(3)上的弹簧钩挂于中人字架(2)梁脊顶处圆环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鼎华,张宁,刘剑飞,闫文魁,胡振宁,张少飞,王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