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6641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及方法,涉及电子领域,能够提高供电电源供电效率。具体方案为:当供电电源采用N条支路并联输出时,在每一条输出支路上串联一采样单元和一可调电阻单元,采样单元获取支路检测信号;控制单元从采样单元获取支路检测信号,并从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获取参考信号,并对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小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降低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大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升高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可调电阻单元根据控制单元输入的控制信号调节支路上电阻阻值,直至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给待供电设备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如通讯设备,对带宽和交换容量需求的提高,对供电电源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当前通讯设备使用单路/双路/多路分布式供电电源,分布式供电电源是指,供电电源首先多支路并联输出,再进行多支路合路集中给待供电设备供电。在上述供电方式中,各支路上电阻的差异引起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各支路输出电压不等,输出电压低的支路不但不能合路给待供电设备供电,反而会等效为输出电压高支路的负载,造成供电电源器件热应力分配不均,甚至损坏。因此分布式供电电源必须采用均流技术使供电电源输出的各支路电流相等,从而使各支路输出电压相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直流开关电源来实现供电电源输出的各支路电流相等在不改变支路电阻的情况下,在供电电源输出的各支路上串联直流开关电源,当支路电流大于某一阈值时,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降低,使支路电流降低;当支路电流小于某一阈值时,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升高,使支路电流升高,从而实现各支路电流相等、输出电压相等。在实现上述供电电源各支路均流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供电电源输出的各支路上串联直流开关电源实现各支路均流,由于直流开关电源在实现各支路均流时会对支路供电功率产生消耗,从而使各支路合路后的供电功率相比于供电电源输出功率产生较大消耗,导致供电电源供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能够提高供电电源供电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连接N条并联的输出支路,N为大于I的整数,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采样单元,可调电阻单元,控制单元,参考信号提供单元,在每一条输出支路上串联有一采样单元和一可调电阻单元,所述可调电阻单元所在的位置比采样单元更靠近N条输出支路的汇流点;所述采样单元,用于从所在的输出支路采集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获得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小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降低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大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升高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为N条输出支路的检测信号的平均值;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所述可调电阻单元;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自身的电阻值,直至当所述检测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相等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向所述可调电阻单元输入所述控制信号。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所述检测信号为检测电压;参考信号为参考电压。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包括均流母线,均流电阻;所述均流电阻一端连接所述N条输出支路的采样单元的检测电压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均流母线;所述均流母线输出所述参考电压 Vref, Vref = V1+V2+V3+. · · +VN/N,其中VI,V2, . . . VN分别为每一条输出支路上的检测电压。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N个参考信号提供单元,每个参考信号提供单元用于从所在支路的采样单元获取所述检测电压;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还连接其他N-I条输出支路的参考信号提供单元,用于将自身获取的检测电压发送给其他N-I条输出支路的参考信号提供单元,并接收其他 N-I条输出支路的参考信号提供单元发送的检测电压,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还包括计算芯片,用于计算N个检测电压的平均值,以便将所述N个检测电压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为参考电压源,所述参考电压源提供所述参考电压。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所述可调电阻单元包括串联在所在的输出支路上的功率电阻以及并联在所述功率电阻上的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漏极连接所述采样单元,源极连接所述N条输出支路的汇流点;或串联在所在的输出支路上的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漏极连接所述采样单元,源极连接所述N条输出支路的汇流点。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样单元包括串联在所在的输出支路上的采样电阻,以及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并联在所述采样电阻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电方法,包括所述供电电源连接N条并联的输出支路;在供电电源的各输出支路上采集检测信号;获取参考信号;将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小于参考信号时,生成降低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降低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降低支路电阻;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大于参考信号时,生成升高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升高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升高支路电阻;以便所述N条并联的输出支路的输出信号相等。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方法,所述检测信号为检测电压;所述参考信号为参考电压。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参考电压值包括获取供电电源的各输出支路上的检测电压Vi ;各支路检测电压通过建立均流母线通信得到参考电压Vref =Vref = V1+V2+V3+. . . +VN/N。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方法,所述获取参考电压还包括获取供电电源的各输出支路上的检测电压Vi ;通过运算芯片计算出参考电压Vref =Vref = V1+V2+V3+. . . +VN/N ;各输出支路的所述运算芯片之间建立总线通信,以便各输出支路的检测电压的相互发送与接收。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方法,所述获取参考电压还包括获取由参考电压源提供的参考电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当供电电源采用N条支路并联输出时,在每一条输出支路上串联一采样单元和一可调电阻单元。采样单元获取支路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分别从采样单元获取支路检测信号,从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获取参考信号,并对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可调电阻单元根据控制单元输入的控制信号调节支路上电阻阻值,直至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直流开关电源在实现各支路均流时对供电电源输出功率产生的消耗,提高了供电电源供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I中一种供电电路组成示意图;I中另一种供电电路组成示意图;2中一种供电电路组成示意图;2中一种参考信号提供单元组成示意图;2中一种参考信号提供单元组成示意图;2中一种参考信号提供单元组成示意图;2中另一种供电电路组成示意图;3中一种供电方法流程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连接N条并联的输出支路,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采样单元,可调电阻单元,控制单元,参考信号提供单元,在每一条输出支路上串联有一采样单元和一可调电阻单元,所述可调电阻单元所在的位置比采样单元更靠近N条输出支路的汇流点;所述采样单元,用于从所在的输出支路采集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参考信号提供单元获得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小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降低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当比较结果是检测信号大于参考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升高支路电阻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为N条输出支路的检测信号的平均值;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所述可调电阻单元;所述可调电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自身的电阻值,直至当所述检测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相等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向所述可调电阻单元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倬莫少勇杜鸿殿谢尔·仑德可伟思特肖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