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582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水淡化器结垢后,导致换热效率低下,汽水不易分离的问题。其包括换热机构,分别设置在换热机构两侧并与之连通的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与该换热机构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内的蒸发管道,以及用以收集淡化水并与蒸发管道连通的收集冷凝机构;该收集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海水入口与海水出口,而在其顶部还设有至少一根用以冷凝水蒸汽的冷凝管,在所述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所述蒸发管道由螺旋式管道构成,在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且排污管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在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一个备用储水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净化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利用发动机烟气余热为热源的海水淡化处理器,通常以光滑的管道作为海水与烟气的换热界面,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缺点光滑圆柱形管道在海水热蒸发过程中,由于过热度较大,所以非常容易结垢,这些水垢附着在换热管道上,会严重影响热交换,甚至损坏装置,安全性很差;目前,虽然有很多针对该项缺点的设计,但是均需耗费较高的制造成本,其性价比十分低,不适于推广运用;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淡水器汽水不易分离也是行业内多年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且设备淡化水难以得到有效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的水淡化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包括换热机构,分别设置在换热机构两侧并与之连通的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与该换热机构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内的蒸发管道,以及用以收集淡化水并与蒸发管道连通的收集冷凝机构;该收集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海水入口与海水出口,而在其顶部还设有至少一根用以冷凝水蒸汽的冷凝管,在所述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所述蒸发管道由螺旋式管道构成,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且排污管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一个与之连通的备用储水箱,在所述蒸发器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温度显示表连接,所述淡水收集槽由两层凹槽组成,且在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过滤层。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还包括外接的制热电机相连。再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内设有与蒸发管道连接的对流管道。更进一步的,所述蒸发管道为二根以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冷凝管外加工有翅片,且该翅片为轴向非连续性三维翅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2)本技术在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淡水收集槽用以收集经冷凝管冷凝后的热蒸汽,使得淡化水的收集方便、简洁;(3)本技术中蒸发管道由螺旋式管道构成,产生的水垢附着在该螺旋式管道时,由于自重,会自动脱落,而不会一直附着在管道上,有效地避免了水垢影响换热效率以及设备的安全;(4)本技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在不增加设备造价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为其大范围的推广运用奠定了有利基础;(5)本技术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且排污管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排污管可以将进入设备的海水里含有的大型污染物、垃圾等排出设备, 避免最终冷凝出的淡化水被二次污染;(6)本技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该汽水分离器是在常规汽水分离器的基础上进行放大,使之能适合淡水器设备的应用,且汽水分离器能有效地将混合的水、蒸汽分离开来,保证了淡水中无混入海水;(7)本技术在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一个备用储水箱,该备用储水箱用以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添加入淡化器取代海水,有效地保证了淡水的出水率;(8)本技术在蒸发器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温度显示表连接,蒸发器内的温度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即时地反映,避免了蒸发器内过热度大,导致结垢过多,影响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_换热机构,2-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 4-蒸发管道,5-海水入口,6-海水出口,7-冷凝管,8-淡水收集槽,9-排污管,10-汽水分离器,11-备用储水箱,12-温度传感器,13-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包括换热机构1,分别设置在换热机构两侧并与之连通的烟气进口 2和烟气出口 3,与该换热机构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内的蒸发管道4,以及用以收集淡化水并与蒸发管道连通的收集冷凝机构;该收集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海水入口 5与海水出口 6,而在其顶部还设有至少一根用以冷凝水蒸汽的冷凝管7。本技术中淡水收集槽由两层凹槽组成,且在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过滤层13,冷凝水先进入上层凹槽,然后经过过滤层13,过滤后,最终收集在下面的凹槽内,从而将冷凝水二次过滤,保证了淡水的卫生、安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8,该淡水收集槽用以收集经冷凝管冷凝后的热蒸汽,使得淡化水的收集方便、简洁。本技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10,该汽水分离器10是在常规汽水分离器的基础上进行放大,使之能适合淡水器设备的应用,且汽水分离器能有效地将混合的水、蒸汽分离开来,保证了淡水中无混入海水。具体的水,汽水分离器10的上端连接有连根导管,其中较短的一根为蒸汽出口,而另较长的一根导管为海水出口管,其与海水出口 6相连。本技术在蒸发器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且所述温度传感器12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温度显示表连接,蒸发器内的温度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即时地反映,避免了蒸发器内过热度大,导致结垢过多,影响换热效率。本技术在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一个与之连通的备用储水箱11,该备用储水箱11用以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添加入淡化器取代海水,有效地保证了淡水的出水率。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管道4由螺旋式管道构成。管道上产生的水垢附着在该螺旋式管道时,由于自重,会自动脱落,而不会一直附着在管道上,有效地避免了水垢影响换热效率以及设备的安全。本技术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9,且排污管9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该排污管9可以将进入设备的海水里含有的大型污染物、垃圾等(密度大于、小于或者等于海水)排出设备,避免最终冷凝出的淡化水被二次污染;通常地,为了方便控制,在排污管9上还设有用以开闭排污管9的开关。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机构I还与制热电机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机构I内设有与蒸发管4道连接的对流管道。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管道4为二根以上。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所述冷凝管7外加工有翅片,且该翅片为轴向非连续性三维翅片。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海水进入设备后,在蒸发器内进行换热蒸发,然后进入收集冷凝机构,由冷凝管7冷凝,最后收集在淡水收集槽8内。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包括换热机构(I),分别设置在换热机构(I)两侧并与之连通的烟气进ロ(2)和烟气出ロ(3),与该换热机构(I)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内的蒸发管道(4),以及用以收集淡化水并与蒸发管道(4)连通的收集冷凝机构;该收集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海水入口(5)与海水出口(6),而在其顶部还设有至少ー根用以冷凝水蒸汽的冷凝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8),所述蒸发管道(4)由螺旋式管道构成,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9),且排污管(9)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10),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ー个与之连通的备用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包括换热机构(1),分别设置在换热机构(1)两侧并与之连通的烟气进口(2)和烟气出口(3),与该换热机构(1)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内的蒸发管道(4),以及用以收集淡化水并与蒸发管道(4)连通的收集冷凝机构;该收集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其顶部两侧的海水入口(5)与海水出口(6),而在其顶部还设有至少一根用以冷凝水蒸汽的冷凝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机构内还设有淡水收集槽(8),所述蒸发管道(4)由螺旋式管道构成,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设有与之连通的排污管(9),且排污管(9)对称设置于蒸发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内设有汽水分离器(10),在所述收集冷凝机构上还设有一个与之连通的备用储水箱(11),在所述蒸发器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且所述温度传感器(12)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温度显示表连接,所述淡水收集槽(8)由两层凹槽组成,且在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过滤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利赵兰兰郑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高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