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管限位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气缸固定板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中部;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部连接托料块,所述托料块前端设置有叉子;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配合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延伸于第二连接板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成“C”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与导柱连接。加工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管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料管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料管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PVC材料制成的IC料管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长,料管的生产工艺得到的巨大的改善,其生产速度和生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IC料管根据不同应用场合,需要在料管上冲孔,现有技术中,IC料管成型后,将料管均匀排列整齐,然后通过送料机构逐个输送至工作台进行冲孔加工,送料机构一次输送一根料管,而叠落的倒数第二根料管与倒数第一根料管之间没有间隙,当倒数第一根料管被送料机构往前推送时,倒数第一根料管与倒数第二根料管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造成料管表面有划痕或使得印刷图案模糊等现象,影响料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无料管限位机构,影响料管表面质量等缺点, 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料管限位机构,从而提高了加工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料管限位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气缸固定板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中部;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部连接托料块,所述托料块前端设置有叉子;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配合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延伸于第二连接板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成“C”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与导柱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叉子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控制气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连接块以及托料块在导柱上的移动,实现叉子的运动,使叉子倾斜面与料管接触,将料管抬起,避免料管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摩擦等问题,提高了加工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托料块;4、连接块;5、气缸固定板;6、气缸;7、叉子;8、导柱;9、导套;10、沉头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料管限位机构,包括气缸6,气缸6安装于气缸固定板5 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5中部;气缸固定板5 —侧安装第二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 2中部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4,连接块4前部连接托料块3,托料块3前端设置有叉子7,叉子7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第二连接板2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8,导柱8上配合安装有导套9,导柱8延伸于第二连接板2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一连接板I成“C”形结构,第一连接板I的两端与导柱8通过沉头螺丝10连接。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气缸6的气缸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带动第二连接板2、导套9、连接块4以及托料块3同时向前移动或者向后缩回。本技术应用于送料机构中时,将本技术安装于排料机构的左右两侧,均匀排列整齐的料管从排料机构上逐个往下掉落,当送料机构输送倒数第一根料管时,此时, 气缸6的气缸活塞杆伸出,则叉子7插入倒数第二根料管内,由于叉子7上表面倾斜面的作用,将倒数第二根料管向上抬起1mm,此时倒数第一根料管与倒数第二根料管之间存在间隙,送料机构将倒数第一根料管顺利输送至工作台,倒数第一根料管与倒数第二根料管之间不直接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接触而影响料管表面质量的缺陷,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本技术根据不同加工料管截面的形状,可以更换托料块3,使用方便灵活。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料管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6),所述气缸(6)安装于气缸固定板(5)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5)中部;所述气缸固定板(5)—侧安装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2)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 )前部连接托料块(3 ),所述托料块(3 )前端设置有叉子(7 );所述第二连接板(2 )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8),所述导柱(8)上配合安装有导套(9),所述导柱(8)延伸于第二连接板(2)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一连接板(I)成“C”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I)的两端与导柱(8)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料管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子(7)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料管限位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气缸固定板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中部;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部连接托料块,所述托料块前端设置有叉子;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配合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延伸于第二连接板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成“C”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与导柱连接。加工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6D7/06GK202805295SQ20122048051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佳宇, 沈月明, 陈建民 申请人:无锡佳欣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管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6),所述气缸(6)安装于气缸固定板(5)上,气缸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5)中部;所述气缸固定板(5)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2)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前部连接托料块(3),所述托料块(3)前端设置有叉子(7);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导柱(8),所述导柱(8)上配合安装有导套(9),所述导柱(8)延伸于第二连接板(2)外侧,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一连接板(1)成“C”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两端与导柱(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宇,沈月明,陈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佳欣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