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理发器及其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及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支架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内齿圈,所述滚轮支架对应于所述内齿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配合锁定所述滚轮的齿柱,所述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卡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及其滚轮组件通过采用啮合齿与卡齿,实现滚轮的自锁,定位准确可靠,有效控制理发长度,提高理发质量及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理发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发器及其滚轮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理发器通常由壳体、配合设置于壳体一侧的刀头及导向梳以及设置于壳体内与导向梳相连的以带动导向梳相对刀头运动的滚轮组件等部件构成。由于现有的滚轮组件仅具有一般的定位功能,其在使用时常常因为使用者力度过大而导致导向梳移位,致使理发长度不一,这就要求理发师必须具有更高的技术,理发时更细心,理发时间也更长,越来越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理发器滚轮组件,具有自锁功能,定位准确,理发更轻松。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理发器,可实现精确定位,有效控制理发长度,质量及效率更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理发器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及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支架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内齿圈,所述滚轮支架对应于所述内齿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配合锁定所述滚轮的齿柱,所述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卡齿。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为均匀排布有至少半圈啮合齿的内齿圈。进一步地,所述理发器滚轮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滚轮的至少一端还同轴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滚轮的齿轮,所述推杆一端置于所述齿轮的正上方且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所述内齿圈的齿顶圆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以所述滚轮轴心为圆心同圆周布置的定位孔;所述滚轮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以定位所述滚轮的定位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支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滚轮支架的相对于所述定位孔一侧的侧板上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以抵接于相应定位孔内的滚珠、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滚珠的远离于所述定位孔的另一端的弹簧,以及固设于所述通孔的远离于所述定位孔的一端以将所述滚珠及弹簧固定于通孔与定位孔之间的螺丝。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靠所述滚轮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的远离于所述滚轮一侧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螺丝的螺孔,所述螺丝通过一挡板将所述滚珠及弹簧固定于通孔与定位孔之间。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理发器,包括壳体、固设于壳体内部的滚轮组件、固定于壳体上的刀头,以及设置于壳体外部与所述刀头相抵接并所述滚轮组件相固接以在滚轮组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刀头运动的导向梳,所述滚轮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理发器滚轮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齿柱设置于所述滚轮靠所述刀头的一侧。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滚轮上设置内齿圈,并于滚轮支架上设置与内齿圈啮合的齿柱,实现滚轮与滚轮支架的锁定;通过于滚轮上设置齿轮,并于推杆上设置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通过转动滚轮带动推杆作往返直线运动,进而实现导向梳与刀头之间的距离调节;同时,通过于滚轮及滚轮支架上对应设置定位孔及定位组件,实现滚轮组件的双重定位,定位更精确。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及其滚轮组件,定位精确可靠,可有效控制理发长度,提高理发速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的常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滚轮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滚轮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理发器滚轮组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理发器,所述理发器包括壳体、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滚轮组件I、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刀头2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刀头2匹配对接的导向梳3。所述滚轮组件I与所述导向梳3相固接以带动所述导向梳3相对所述刀头2运动进而使所述导向梳3与所述刀头2之间形成满足要求的理发距离。图2示出了所述理发器工作状态下,即所述导向梳3与所述刀头2具有一定距离的状态下的结构图。为便于观察理解,图I及图2中均未示出所述理发器的壳体。如图图5所示,所述滚轮组件I包括滚轮支架10、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10上的滚轮20,以及与所述滚轮20传动连接的推杆30。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支架10用于固定所述滚轮20,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1及连接固定该两侧板11的底板12,所述滚轮20通过一转轴40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10的两个侧板11之间,所述推杆30与所述滚轮20之间通过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推杆30随所述滚轮20的转动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具体的,所述滚轮20的至少一端同轴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滚轮20的齿轮51,所述推杆30的远离于所述导向梳3的一端置于所述齿轮51的正上方且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5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轮20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所述齿轮51,所述齿轮5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转轴40的直径且与所述滚轮20 —体成形,所述推杆30为一框形结构且套设于所述滚轮20外围,其两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52。转动所述滚轮20,设置于所述滚轮20上的齿轮51即会带动所述推杆30做直线往复运动。为避免所述滚轮20在工作中受外力作用而反转,所述滚轮20及滚轮支架10上对应设置有一自锁结构。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所述滚轮20的至少一个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滚轮20同轴设置的内齿圈61,所述内齿圈61具有若干均勻排布的B齿合齿6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内齿圈61上啮合齿62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推杆30的行程距离作具体设定,通常情况下,所述啮合齿62至少均匀排布于所述内齿圈61的半个圆周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啮合齿62也可均匀排布于所述内齿圈61的整个圆周上,或者,特殊情况下,其排布范围也可不足所述内齿圈61的半个圆周。所述滚轮支架10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啮合齿62配合锁定所述滚轮20的齿柱63,所述齿柱63位于所述滚轮20的设有所述内齿圈61的对应一侧,其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6相哨合的卡齿64。具体的,所述卡齿64水平设置于所述齿柱63上,并可刚好哨合于两相邻啮合齿62之间,当所述滚轮20停止转动并受到外界施加的由所述啮合齿62朝所述卡齿64方向的作用力时,相邻两所述啮合齿62与所述卡齿64间形成水平作用力而使两者之间的啮合会更加紧密,进而避免所述滚轮20在该外力作用下反转,实现所述滚轮组件I的自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齿64与齿柱63 —体成型,即所述卡齿64为于所述齿柱63朝所述滚轮20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的一与所述啮合齿62匹配啮合的凸块。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齿64与齿柱63也可设置为分体式,即所述卡齿64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于所述齿柱63的对应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啮合齿62以所述滚轮20轴心为圆心同圆周布置,故与之啮合的卡齿64的中心所在水平线无限接近于所述滚轮20轴心所在水平线。同时,由于所述内齿圈61与所述齿轮51均与所述滚轮20同轴设置,为使结构更加简单,且不影响各构件间的相互工作,所述齿轮51的齿顶圆直径设置为小于所述内齿圈61的齿顶圆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发器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及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支架转动连接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内齿圈,所述滚轮支架对应于所述内齿圈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配合锁定所述滚轮的齿柱,所述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卡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朴玉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