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25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包括内环,内环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内径,内环包括拼接成圆环状的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圆心侧具有与轴承内圈抵接的环状凸台。根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拔卸装置,包括拉马和前述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在拆卸轴承时,通过内环上的环形凸缘与轴承内圈抵接,从而使拉马对轴承的拆解力由轴承外圈转移到轴承的内圈,从而使利用拉马拆卸轴承时不会导致轴承跑道和滚珠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使拆卸轴承更方便,而且不会对轴承造成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拆解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滚动轴承是航空涡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航空涡轴发动机的压气机、涡轮及动力输出传输均需轴承支撑和旋转。在测试实验完成后,需要将轴承从轴上拆卸下来, 进行检查和分析,因而需要准确地拆卸轴承,防止对轴承造成损伤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判。同时,由于航空发动机轴承造价高、批量小,在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轴承试验件,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试验项目、取得更多的试验结果,需要完好无损地将轴承从传动轴上拆下。轴承内圈与传动轴一般为过盈配合,将轴承从传动轴上拆下需一定的拆卸力,同时,为了保证转子具有较高的临界转速,一般会尽量缩短转子支撑间距,造成轴承与相邻零件之间的距离很小。现有的轴承常用拆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轴承拉马直接将轴承从轴上拆下;另一种是预先在轴肩上开2 3个缺口,拆轴承时直接用铜棒敲击轴承内圈。如图I所述,利用轴承拉马10直接将轴承20从轴30上拆下,缺点是拉马的着力点在轴承外圈22,轴承外圈21传力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41),所述内环(41)的直径大于轴承(20)的内径,所述内环(41)包括拼接成圆环状的两个半圆环,所述两个半圆环的圆心侧具有与轴承内圈(21)抵接的环状凸台(41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杨兵华王重庆满维伟樊红刚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