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安全高效的处理含有病毒或者放射性元素的动物组织的组织消解系统,包括:消解盖、消解罐、固体残渣出口、碱罐和废液收集罐;消解盖开口于所述消解罐的顶部,所述固体残渣出口位于所述消解罐的侧壁底部;所述碱罐通过第一阀门及进液泵与所述消解罐连通,废液收集罐经排水泵及第二阀门,与所述消解罐连通。采用高浓度碱液浸泡待处理的动物组织,搅拌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动物组织被消解,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皂化,病毒被杀死,放射性元素由动物组织转移到废液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消解系统
本技术用于废物处理领域,尤其是科研单位、政府机构等需要处理的越来越多感染病毒或者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特殊动物组织废物,本技术提供无害化处理需要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人们对病毒研究的日益广泛而且深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如老鼠、猴子、猪或牛等来进行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方面的试验,这些动物如何正确的处理成为重要问题。之前主要采取焚烧和掩埋两种方法,成本高昂,难以验证且存在潜在的危险。同时,实验室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放射性标记的方法进行代谢,药理等的研究。在医疗上,广泛使用放射疗法,人体内的放射性元素随着排泄物进入城市下水道中,被充分稀释后放射性危害可以近乎于零。但是动物放射性试验后被杀死,如果采取填埋的方式,残存于其体内的放射性元素不能被稀释,还存在较大的放射性危害。又诸如原核生物、朊病毒等在高压灭菌锅里不能够被完全灭活。强碱性溶液中,高温高压下,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皂化,即使像朊病毒这样的病毒都被杀死,放射性元素从动物体内转移到消解后的废液中。环保要求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日益加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安全处理含有生物病毒、少量放射性元素的动物组织系统,具有占地少, 安全性高,可验证,不污染环境和经济耐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验证得含有病毒或者少量放射性元素的动物组织的消解系统,该系统包括消解盖1,消解罐2,固体残洛出口 3,碱罐4,废液收集罐15 ;其中所述消解盖I开口于所述消解罐2的顶部,所述固体残渣出口 3位于所述消解罐2的侧壁底部;所述碱罐4通过第一阀门14. I及进液泵12. I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废液收集罐15 经排水泵12. 2及第二阀门14. 2,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优选地,所述消解盖I位于污染区,所述固体残渣出口 3位于洁净区,所述消解罐 2贯穿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污染区和洁净区,与与不同实验室间的墙体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消解盖上连接有喷水球阀5,带排气球阀6. I的气体高效过滤器6. 2, 压力探头7和防爆蝶阀8。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罐是高压带绝热功能的双层罐体,内壁盘有不锈钢中空盘管10,所述消解罐内有盛放动物组织的不锈钢圆柱形网笼9,底部有搅拌器11,所述消解罐内多位置设有温度探头13。该系统通过将动物组织在消解罐内被高浓度碱液浸泡, 经过搅拌,加热加压,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皂化,即使像朊病毒这样的病毒都被杀死, 放射性元素从动物体内转移到消解后的废液中。准备高浓度的碱液,摩尔浓度一般为lmol/L,比如40千克的NaOH溶解到900升的水中后添加到1000升。与高温高压废物接触的部分需要耐强碱,耐高温,耐压,一般采用 316L的不锈钢材料,外层罐体采用304的不锈钢,内外层罐体之间填充玻璃纤维绝热材料。 盛放动物残体的圆柱型网笼也由316L不锈钢制成,待处理的动物残体被转移到消解罐内的不锈钢圆柱型网笼后,消解盖关闭,自动添加一定量的碱和水,通高温蒸汽到不锈钢中空盘管中,对消解罐内的碱液及动物组织加热,并开启搅拌器。搅拌器有助于消解罐内各处温度、碱液浓度尽快达到一致,加速消解过程。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诸如150摄氏度后,停止升温,维持几个小时,在消解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等逐渐被分解、剥离,在搅拌器作用下,随碱液一同旋转,最终网笼中只剩下少量的骨骼、牙齿等,此时消解完成。加碱的量,高温消解的时间等需要根据待消解的动物残体的量,大小和处理病毒的种类等来确定。消解完成后,向不锈钢中空盘管通冷却循环水,对消解罐内的废液等进行降温。降温到设定温度后,废液转移到废液收集罐,喷淋冲洗罐体及固体残渣后,打开固体残渣出口,将固体残渣转移出消解罐。消解后的固、液体废物无毒无害,可以掩埋,也可以当作肥料。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结构图,其中I消解盖,2消解罐,3固体残渣出口,4碱罐,5喷水球阀,6. I排气球阀,6. 2气体高效过滤器,7压力探头,8防爆蝶阀,9不锈钢圆柱形网笼, 10不锈钢中空盘管,11搅拌器,12. I进液泵,12. 2排水泵,13温度探头,14. 1,14.2阀门,15 废液收集罐,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组织消解系统包括消解盖,消解罐,固体残渣出口,及与消解罐连通的碱液添加设施,消解液循环搅拌设施,废液外排设施。消解罐内有不锈钢篮,盛放动物残体。动物残体为解剖后的猪。工作分为三个流程,一是装填动物组织,二是加热消解,三是消解后废物的排放与处理。一装填动物组织首先开启消解盖1,向消解罐2加入解剖过的猪,关闭消解盖。打开排气球阀6. 1, 排气球阀上连接气体高效过滤器6. 2,开启碱液阀门14. I及进液泵12. 1,从碱罐4注入定量的碱液到消解罐2中,通过喷水球阀5注入定量的水。消解罐内的气体通过气体高效过滤器6. 2后外排。二加热消解关闭进水球阀5,碱罐4进液阀门14. 1,确定消解盖I、固体残渣出口 3的密闭,向消解罐内的不锈钢中空盘管10通高温高压蒸汽对罐体内液体加热,消解罐2内的搅拌器11 开始搅拌。罐体内液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一般110 150°C )后,保持六个小时,完成消解。三消解后废物的排放与处理消解完成后,关闭蒸汽,停止加热。向消解罐内的不锈钢中空盘管10通冷却循环水,继续搅拌,冷却罐体内废物和罐体。冷却至设定温度后,关闭冷却循环水,停止搅拌,打开排水阀门14. 2、排水泵12. 2,消解后的废液转移到废液收集罐15中。消解盖I上的喷水球阀5喷淋冷水到消解罐2内,之后打开搅拌器11,开始冲洗消解罐,循环一段时间后关闭搅拌器11,打开排水阀门14. 2再次将废液排放到废液收集罐15中,开启固体废物出口 3, 将骨头残渣清理出来。权利要求1.一种组织消解系统,包括消解盖(1),消解罐(2),固体残渣出口(3),碱罐(4)和废液收集罐(15);其中所述消解盖⑴开口于所述消解罐(2)的顶部,所述固体残渣出口(3)位于所述消解罐(2)的侧壁底部;所述碱罐(4)通过第一阀门(14. I)及进液泵(12. I)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废液收集罐(15)经排水泵(12. 2)及第二阀门(14. 2),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消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盖(I)位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的污染区,所述固体残渣出口(3)位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的洁净区,所述消解罐(2)贯穿所述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污染区和洁净区,与不同实验室间的墙体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消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盖(I)上连接有喷水球阀(5),带排气球阀(6. I)的气体高效过滤器(6. 2),压力探头(7)和防爆蝶阀(S)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织消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罐(2)是高压带绝热功能的双层罐体,内壁盘有不锈钢中空盘管(10),所述消解罐(2)内有盛放动物组织的不锈钢圆柱形网笼(9),底部有搅拌器(11),所述消解罐内多位置设有温度探头(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安全高效的处理含有病毒或者放射性元素的动物组织的组织消解系统,包括消解盖、消解罐、固体残渣出口、碱罐和废液收集罐;消解盖开口于所述消解罐的顶部,所述固体残渣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织消解系统,包括:消解盖(1),消解罐(2),固体残渣出口(3),碱罐(4)和废液收集罐(15);其中所述消解盖(1)开口于所述消解罐(2)的顶部,所述固体残渣出口(3)位于所述消解罐(2)的侧壁底部;所述碱罐(4)通过第一阀门(14.1)及进液泵(12.1)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废液收集罐(15)经排水泵(12.2)及第二阀门(14.2),与所述消解罐(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运兴,牟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胡运兴,牟亮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