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050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2:24
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由管连接各个反应釜,管上设阀门,粗壳体上端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阀门,壳体下端连接敞口水池等组成。各反应釜内进行反应时产生微量废臭气体,由自来水从壳体上端向下流动产生的微负压吸走,达到吸除废臭气体的目的,该装置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反应的微负压装置,尤其是反应中产生微量废臭气体的微负压吸除废臭气体装置。
技术介绍
有很多化学反应产生微量废气尤其是很臭的气体,严重影响操作环境,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真空抽除产生的废臭气体,但是设计操作复杂,投资大,能耗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设计、安装、操作简单,投资小, 能耗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管道、阀门、进水管、敞口水池,所述的粗壳体由管道连接各反应釜,各连接管道向下弯后连接在壳体壁上,各管道上设阀门,粗壳体上端设进水管口,进水管上设阀门,壳体下端连接敞口水池。本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安装、操作简单,能耗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示例参加附图,提供了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6)、管道(2)、 阀门⑵(8)、进水管(4)、敞口水池(5),所述的粗壳体(6)由管道⑵和反应釜⑴相连, 管道(2)向下弯连接在粗壳体(6)上,管道(2)上设阀门(7),粗壳体(6)上端连接进水管(4),进水管⑷设阀门(8),粗壳体(6)下端连接敞口水池(5),管道(3)和其他各个反应釜相连,且管上设置阀门。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和过程如下按照示意图安装好后,有流动进水就有负压产生,调节阀门(8)调整负压大小,然后开连接反应釜的管道上阀门(7),就可以吸除各个反应釜产生的微量废臭气体。权利要求1.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管道、阀门、进水管、敞口水池,其特征在于粗壳体由管道连接各反应釜,各连接管道向下弯后连接在壳体壁上,各管道上设阀门,粗壳体上端设进水管口,进水管上设阀门,壳体下端连接敞口水池。专利摘要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由管连接各个反应釜,管上设阀门,粗壳体上端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阀门,壳体下端连接敞口水池等组成。各反应釜内进行反应时产生微量废臭气体,由自来水从壳体上端向下流动产生的微负压吸走,达到吸除废臭气体的目的,该装置简单实用。文档编号B01D53/78GK202803092SQ20122038776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郑雄 申请人: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负压吸除微量废臭气体装置,包括粗壳体、管道、阀门、进水管、敞口水池,其特征在于:粗壳体由管道连接各反应釜,各连接管道向下弯后连接在壳体壁上,各管道上设阀门,粗壳体上端设进水管口,进水管上设阀门,壳体下端连接敞口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雄
申请(专利权)人: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