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景海专利>正文

一种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96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降器,包括设有中心轴的外壳,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由绳索驱动的绳轮,固定在所述绳轮端面上的介轮轴,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的中心齿轮,和与所述中心齿轮固定连接的摩擦盘;所述外壳上开有用于绳索进出的绳口;所述绳轮的侧面上设有绳槽;所述介轮轴上设有可转动的介轮;所述介轮与所述外壳上的内齿啮合,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所述摩擦盘上固定有与所述外壳内壁形成摩擦副的摩擦块;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绳轮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缓降器能够缓慢地将高处的人员、物品等输送至较低位置,防止人员、物品等在下降过程中快速下坠,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生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缓降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如高层住宅楼、商用办公大厦、大型博物馆等。但是,当高层建筑物出现如火灾、地震等险情时,电梯、楼梯常被封锁,人们无法正常地离开事故现场,仅能通过绳索等工具由窗户、阳台或屋顶等处降至地面,而下降过程中常常因为无法抓牢绳索而快速地坠至地面,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损失。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较缓慢地将高处的人物、物品输送至较低位置的,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缓降器,以缓慢地将高处的人员、物品等输送至较低位置,防止人员、物品等在下降过程中快速下坠,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降器,包括设有中心轴的外壳,其上开有用于绳索进出的绳口 ;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并由所述绳索驱动的绳轮,其侧面上设有绳槽;固定在所述绳轮端面上的介轮轴,其上设有可转动的介轮;所述介轮与所述外壳上的内齿啮合;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且与所述介轮啮合的中心齿轮;和与所述中心齿轮固定连接的摩擦盘,其上固定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与所述外壳内壁形成摩擦副;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绳轮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绳口对应的3个导向轮轴,每个所述导向轮轴上均设有可转动的导向轮。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绳轮和所述中心齿轮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绳轮、所述中心齿轮、所述介轮的安装孔内均设有螺旋状油槽。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介轮的个数为2个,且2个所述介轮均匀分布在所述绳轮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绳轮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介轮对应的缺口,且所述缺口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销钉孔;所述介轮轴伸入所述缺口内,且其端部设有第二销钉孔,其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销钉孔和所述第一销钉孔的销钉固定在所述绳轮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外壳包括2个侧板和与所述侧板相连的外罩;所述外罩位于2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外罩配合的凹槽;所述中心轴横跨在2个所述侧板上,且其端部设有位于所述外罩外的螺栓;所述摩擦块与所述外罩的内壁形成摩擦副;所述绳口设置在所述外罩上;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中心齿轮包括筒状主体部和固定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多个齿;所述主体部沿其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齿沿该方向的长度;所述摩擦盘呈长片状,其通过其中部的装配孔套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且其固定在所述中心齿轮上;所述摩擦块通过固定在所述摩擦盘两端的弧形托块固定所述摩擦盘上,所述摩擦块卡设在所述弧形托块的安放槽内。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外罩外的挂轴,其横跨在所述侧板上,并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螺母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优选的,上述缓降器中,所述绳槽为V形槽,且其角度为8°。本技术提供的缓降器包括外壳、绳轮、介轮轴、中心齿轮和摩擦盘,其中,外壳上设有中心轴,且其上开设有用于绳索进出的绳口 ;绳轮上设有绳槽,其设置在中心轴上,且其由绳索驱动;介轮轴固定在绳轮端面上,其上设有可转动的介轮;上述介轮与外壳上的内齿啮合;中心齿轮设置在中心轴上,且其与上述介轮啮合;摩擦盘固定在中心齿轮上,其上固定有摩擦块,且该摩擦块与外壳的内壁形成摩擦副;上述中心齿轮和绳轮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中心轴上,以确保中心齿轮和绳轮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应用时,使绳索的一端由绳口进入外壳内,并绕在绳轮上的绳槽后由绳口穿出;将外壳固定在高处,使人或物固定在绳索的一端后向低处输送,绳索带动绳轮转动,介轮轴随绳轮转动并带动介轮沿内齿滚动,介轮带动中心齿轮转动,进而,与中心齿轮固定连接的摩擦盘转动;外壳的内壁对摩擦盘上的摩擦块产生摩擦阻力,导致中心齿轮的转速受限,相应的,介轮转动速度较小、绳轮的转动速度较小,能够避免被输送的人或物快速下坠,防止被输送的人或物降至较低位置时发生危险。本技术提供的缓降救生器能够高处的将人或物以较小的速度输送至较低位置,防止人员、物品在下降过程中快速下坠,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I中B-B的剖视图;其中,图I-图3中垫圈101 ;定位销102 ;侧板103 ;销钉104 ;中心轴105 ;绳轮106 ;导向轮轴107 ;导向轮108 ;绳索109 ;挡板110 ;外罩111 ;摩擦盘112 ;弧形托块113 ;中心齿轮114 ;介轮115 ;弹性垫圈116 ;介轮轴117 ;摩擦块118 ;螺母119 ;挂轴12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缓降器,以缓慢地将高处的人员、物品等输送至较低位置,防止人员、物品等在下降过程中快速下坠,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降器包括外壳、绳轮106、介轮轴117、中心齿轮114和摩擦盘112,其中,外壳上设有中心轴105,且其上开设有用于绳索109进出的绳口 ;绳轮106上设有绳槽,其设置在中心轴105上,且其由绳索109驱动;介轮轴117固定在绳轮106的端面上,其上设有可转动的介轮115 ;上述介轮115与外壳上的内齿啮合;中心齿轮114设置在中心轴105上,且其与上述介轮115啮合;摩擦盘112固定在中心齿轮114上,其上固定有摩擦块118,且该摩擦块118与外壳的内壁形成摩擦副;上述中心齿轮114和绳轮106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中心轴105上,以确保中心齿轮114和绳轮106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应用时,使绳索109的一端由绳口进入外壳内,并绕过绳轮106上的绳槽后由绳口穿出;将外壳固定在高处,使人或物固定在绳索109的一端后向低处输送,绳索109带动绳轮106转动,介轮轴117随绳轮106转动并带动介轮115沿内齿滚动,介轮115带动中心齿轮114转动,进而,与中心齿轮114固定连接的摩擦盘112转动;外壳的内壁对摩擦盘112上的摩擦块118产生摩擦阻力,导致中心齿轮114的转速受限,相应的,介轮115的转动速度较小、绳轮106的转动速度较小,能够避免被输送的人或物快速下降,防止被输送的人或物降至较低位置时发生危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降救生器能够将高处的人或物以较小的速度输送至较低位置,防止人员、物品在下降过程中快速下坠,避免人员的伤亡、物品的损失。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缓降器中,绳轮106和中心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心轴的外壳,其上开有用于绳索进出的绳口;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并由所述绳索驱动的绳轮,其侧面上设有绳槽;固定在所述绳轮端面上的介轮轴,其上设有可转动的介轮;所述介轮与所述外壳上的内齿啮合;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且与所述介轮啮合的中心齿轮;和与所述中心齿轮固定连接的摩擦盘,其上固定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与所述外壳内壁形成摩擦副;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绳轮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海陈洪民李宏喆
申请(专利权)人:李景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