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移动装置、一固定部及一驱动装置,该移动装置设于该基座上,该固定部固设于该移动装置的一侧,而该驱动装置设置于该固定部的一侧,如此,透过该驱动装置输出转动行程于该移动装置的一齿轮组时,该固定部可移动大于于转动行程的距离,故具有较快的移动速度与较广的移动范围,如此便利于医护人员的控制,且提升了移动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便利性及高移动效率的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又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它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目前为止,为了便利外科手术的进行,世界各国已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手术台,用以在外科手术时,支持并放置外科患者。一般而言,习知的手术台具有下列的功能床体的上升与下降、床体的左右侧转、床体的平移、床体的前后翻转及床体的背部、臀部以及脚部段的独立上升与下降,当手术中必须移动病人,且无法直接移动病人时,就必须透过平移机构让手术台进行平移以避免移动病患,如此以利于医师进行手术。如,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488283,其是一种手术台的前后左右平行滑移结构,除了具有一般的左右倾斜滑移、前后倾斜滑移与前后水平滑移功能以外,乃主要具有左右平行滑移功能以便于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并亦因可方便的作各种滑移调整动作而可方便配合 X光机照射作业以达到较佳的X光透射,避免多次移动病患。然而,此为一般习知常用的平移装置,当前后平行双向油压缸作动时可分别由其活塞杆连动座板藉由其左右两侧下方滑块在主框架的两侧滑轨上方前后平行滑移,如于上方的床板可连动于座板做前后的移动。 由于此种结构利用油压缸推动座板以使手术台平行移动,需要有较长行程的油压缸以配合手术台所需的距离,亦即油压缸的行程同等于手术台平行移动的行程,故造成油压缸体积过大,且其移动距离有限。又如,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454511,其是一种医疗床横卧台的纵移机构,包括有一滑动机构可滑动于一横卧台的主架上、一倍行程机构装设于主架底部、以及一推动机构位于倍行程机构的下方,用以推动倍行程机构进行倍行程运动,其中滑动机构具有一组左、右导轨枢设滑动于主架的左、右侧板的多个滚轮上,而倍行程机构包括有一具有上、下齿条相对的齿条组及一具有左、右齿轮相邻的齿轮组,当推动机构推动倍行程机构进行倍行程的伸缩移动运动时,倍行程机构并可带动滑动机构于主架上滑动。然而,此结构虽可降低油压缸的体积,且增加手术台的移动行程,但油压缸较难精准控制位置。因此,如何突破、解决习知技术此类问题缺失,进而提升手术台的方便性与经济效益,诚为业界或有智之士目前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点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其具有高便利性。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其具有高移动效率。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基座、一移动装置、 一固定部及一驱动装置,该基座包含一本体、一第一滑轨与一下齿条,该第一滑轨与该下齿条邻设于该本体上;该移动装置设于该基座上,且该移动装置包含一滑块组及一螺杆,该滑块组滑设于该第一滑轨之上,该滑块组的一侧枢设有至少一齿轮,且该齿轮啮合于该下齿条之上,该滑块组的一端穿设有一螺孔,而该螺杆螺设于该螺孔,且该螺杆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固定部位于该移动装置的一端,且固设于该第一端,且该固定部设有一上齿条,该上齿条的一端固设于该固定部,且该上齿条啮合于该齿轮上;该驱动装置设置于该固定部的一侧,且该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一齿轮组,该齿轮组将该驱动装置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该第二端。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透过驱动装置转动齿轮组,进而带动螺杆及齿轮转动,使固定部与滑块组的相对运动及该滑块组与基座的相对运动同时发生,故具有较佳的移动速度与较佳的移动效率,且本技术非透过油压缸,故具有较佳控制的精准度,使医护人员操作更快速方便,具有高便利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未包含本体的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作动示意图一;图3B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作动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号对照说明I旋转装置10基座100本体102第一滑轨104下齿条12移动装置120滑块组1200螺孔1202底滑块1204横向固定块1206螺固块1208滑块122螺杆1220笛一雜兎觸1222A-Ap ~·上山弟J而124齿轮14固定部140上齿条142第二滑轨144壳体16驱动装置160齿轮组1600主动轮1602惰轮1604从动轮162马达164减速齿轮箱18支撑件2手术台的床板具体实施方式4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于先前技术的平移结构大多数利用一油压缸来推动床板,故当油压缸输入油压并移动一行程时,该床板仅能同样移动一行程,所以能量转换效率与移动速率均不佳,无法精确的快速使床板到达医师所需的位置,故设计此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以达成高便利性及闻移动效率的目标。请参考图I与图2,其是本技术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未包含本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I主要包含一基座10、一移动装置12、一固定部14及一驱动装置16。首先,该基座10包含一本体 100、一第一滑轨102与一下齿条104,该第一滑轨102与该下齿条104邻设于该本体100之上,本实施例的该第一滑轨102与该下齿条104采平行设置作一说明。再者,该移动装置12 设置于该基座10上,且该移动装置12包含一滑块组120及一螺杆122。该滑块组120滑设于该第一滑轨102之上以滑动于该第一滑轨102,该滑块组120的一侧枢设有至少一齿轮 124,且该齿轮124啮合于该下齿条104之上,而该滑块组120的一端穿更设有一螺孔1200。 而该移动装置12的该螺杆122螺设于该螺孔1200,如此该螺杆122可于该螺孔1200中移动,另,该螺杆122具有一第一端1220与一第二端1222。承上述,该固定部14位于该移动装置12的一端,且该固定部14固设于该第一端 1220。该固定部14更设有一上齿条140,该上齿条140的一端固设于该固定部14,且该上齿条140啮合于该齿轮124上,如此透过该上齿条140、该齿轮124及该下齿条104的相互啮合,可使该上齿条140、该齿轮124及该下齿条104相互连动。最后,该驱动装置16设置于该固定部14的一侧,且该驱动装置16的一侧设有一齿轮组160,该驱动装置16可产生动力,而该齿轮组160将该驱动装置16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该螺杆122的该第二端1222。请一并参考图3A与图3B,其是上述实施例的侧视作动示意图一、二。一般而言, 手术台的床板(未图示)固定于该固定部14之上,而该基座10固定于手术台的一支撑柱体(未图示),其固定方法非本实施例的特征,因此暂不赘述。为使该固定部14可移动,首先,利用该驱动装置16提供足够的动能,再将动能透过该齿轮组160传递置该螺杆122。由于该螺杆122与该滑块组120相互螺设,故当该螺杆122转动时,该螺杆122会与该滑块组 120发生相对运动,即该螺杆122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手术台的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座,其包含一本体、一第一滑轨与一下齿条,该第一滑轨与该下齿条邻设于该本体上;一移动装置,其设于该基座上,且该移动装置包含:一滑块组,其滑设于该第一滑轨之上,该滑块组的一侧枢设有至少一齿轮,且该齿轮啮合于该下齿条之上,该滑块组的一端穿设有一螺孔;及一螺杆,其螺设于该螺孔,且该螺杆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一固定部,其位于该移动装置的一端,且固设于该第一端,且该固定部设有一上齿条,该上齿条的一端固设于该固定部,且该上齿条啮合于该齿轮上;及一驱动装置,其设置于该固定部的一侧,且该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一齿轮组,该齿轮组将该驱动装置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该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贤,
申请(专利权)人:鼎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