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11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座体的上环面设有数个钉槽,钉槽两侧的侧壁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
技术介绍
环形刀是现代医疗过程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其通过环形刀切除发病组织。在对发病组织进行切割后,用钛钉将伤口缝合,在对伤口进行缝合时,是通过抵针座实现钛钉缝合的,但现有技术中,抵订座上的钉槽都是规则几何形,一般都是长方形的,这种结构钉槽的宽度大于钛钉的直径,钛钉在弯折时会在钉槽内发生晃动,缝合后钛钉成型会发生偏差,导致对伤口的缝合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利于伤口缝合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座体的上环面设有数个钉槽,钉槽两侧的侧壁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原先常见的长方形钉槽作适当的改进,使其两侧的侧壁向内倾斜收缩,这样既有利于缝合时的钛钉从钉仓能出来时能够顺利的与钉槽对接,又有利于在钛钉折弯的时候,侧壁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使钛钉两端折弯后能准确对齐,有效的避免成型偏差,有利于吻合器切割后对伤口的缝合。较佳的,上环面上的钉槽布置在内外两圈,且内外圈上的钉槽交叉分布。此结构有利于提高伤口的缝合效果。较佳的,上环面内圈上的钉槽与上环面的内径之间的间距为a=0. 3mm 1mm。这样可以保证抵针座的上环面在设置钉槽之后,尤其是内侧能够具有足够的抗力强度,这样, 可以保证在于钉仓配合时抵针座的可靠性,提高对伤口的缝合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1,座体I的上环面I. I设有数个钉槽2。钉槽2两侧的侧壁2. I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2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这样,钉槽2就在外形上就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两端大,有利于钉仓内的钛钉能够顺利的与钉槽2对接,而在钛钉进入钉槽2之后,在侧壁2. I 的引导下,能够顺利的在钉槽2的中间位置处精准对接,对伤口的缝合效果比较理想。为达到更好的缝合效果,在上环面I. I上的钉槽2布置在内外两圈,且内外圈上的钉槽2交叉分布。为保证上环面I. I的强度,要保证上环面I. I内圈上的钉槽2与上环面I. I的内径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间距优选为a=0. 3mm 1mm,本例中优选为O. 5mm。权利要求1.一种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1),座体(I)的上环面(I. I)设有数个钉槽(2),其特征在于钉槽(2)两侧的侧壁(2. I)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2)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其特征在于上环面(I.O上的钉槽(2)布置在内外两圈,且内外圈上的钉槽(2)交叉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其特征在于上环面(I.I)内圈上的钉槽(2)与上环面(I. I)的内径之间的间距为a=0. 3mm 1mm。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座体的上环面设有数个钉槽,钉槽两侧的侧壁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文档编号A61B17/072GK202801709SQ20122046341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叶卫国 申请人:宁波海泰科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肛肠吻合器用抵针座,它包括座体(1),座体(1)的上环面(1.1)设有数个钉槽(2),其特征在于:钉槽(2)两侧的侧壁(2.1)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且钉槽(2)底部的宽度从中间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扩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泰科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