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宁专利>正文

骶前结直肠弧形侧侧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11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0
一种骶前结直肠弧形侧侧吻合器,它包括吻合头部(1)和操作手柄部(2),其特征是所述的吻合头部(1)呈弧形结构并设有至少三排钉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直结肠的特点将钉合部设计成弧形结构,更便于操作和钉合力量的一致,不会对人体组织造城牵拉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钉合排数使得结合面的钉合密度大大增加,能从根本上防止术后吻合口出血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患合的术后康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与骶前结直肠直肠吻合用的侧侧吻合器,即骶前结直肠弧形侧侧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顽固性便秘患者,外科手术是内科治疗失败的最后手段,目前常用的外科手术是施行结肠次全切除以消除结肠慢传输病因,同时行升结肠-直肠(后壁)侧侧吻合以纠正盆底直肠的解剖和功能紊乱,解除出口梗阻的病因,为了保证吻合成功,在具体手术过程中必须先在升结肠的离断端装入29毫米吻合器的抵针座,然后扩肛后置入吻合器于齿状线上2cm做直肠壁戳孔引出吻合器中心杆套入升结肠残端的抵针座,进行升结肠和直肠残端吻合。再经肛门通过直肠吻合口将线形切割闭合器的两臂分别置入升结肠和直肠残端进行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即完成整个手术。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侧侧吻合器的吻合部均为直线形结构,与具体的骶前生理结构不匹配,会导致吻合时人体组织的变形及吻合器置入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侧侧吻合器只有两排钉合钉,在大多数情况下,两排钉已足够使用,但对于升结肠与直肠侧侧吻合的患者来说,由于直肠后壁较厚的系膜组织和受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经常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的现象,增加术后治疗难度。经过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吻合针密度不够,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骶前结直肠弧形侧侧吻合器,它包括吻合头部(1)和操作手柄部(2),其特征是所述的吻合头部(1)呈弧形结构并设有至少三排钉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姜军冯啸波丁威威刘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