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胸罩(1)的基部(3)具有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13)、及由比第一基部(13)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14)。第二基部(14)的上缘(14a)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1)平行的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从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延伸至交点(20);该交点(20)是通过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垂直线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本领域的技术,具有罩杯部、设置在罩杯部下缘的杯托部、与罩杯部上缘连接的肩带部、以及向背面延伸的背片部的胸罩为公众所知。该胸罩能够修整乳房的形状。但是,在上述的胸罩中,由于在穿戴状态下背片部的拉力未均等地作用于杯托部上,按压乳房腋侧的力不够充分。所以很难形成乳房整体的圆润,难以形成美丽的轮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具备覆盖乳房的一对罩杯部;沿乳房轮廓线设置的一对杯托部;将一对罩杯部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罩杯部的下部的基部; 与基部相连接、并向后背延伸的一对背片部;基部具有设置在罩杯部的腋侧、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的下方、由比第一基部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由于第一基部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第二基部由易伸缩的材料形成,所以在穿戴状态下,由于受背片部的拉力, 设置在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的下方的第二基部的拉伸量比第一基部大。所以,背片部的拉力被转化为使罩杯部旋转的力,带来了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此外,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并且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所以,罩杯部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支点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由此带来按压乳房腋侧部分使其向前中心侧聚拢的效果,能够使乳房更具丰满而容易形成乳沟。其结果是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的轮廓。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基部具有设置于左右第二基部之间的第三基部。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左右罩杯部的连接部的稳定性,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支点使罩杯部旋转的力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更具备连接罩杯部与背片部的肩带部。在该情况下,通过肩带部与背片部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将乳房上推并向前中心侧聚拢的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在基部的腋侧设置有沿背片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基部腋侧部分及背片部的稳定性。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第二基部的下缘比上缘更长。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第二基部的面积为第一基部的 1/2至3/4。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并且能防止乳房向腋侧移动(即防止外扩),从而能够维持乳房的美丽轮廓。本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穿戴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图7A是表不人体的正视图,图7B是表不人体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21、22、25 :胸罩;2 :罩杯部;3 :基部;4 :杯托部;5 :背片部;7 :骨架构件;8 :肩带部;13 :第一基部;14、23 :第_■基部;14a、23a :上缘;14b、23b :下缘;15 :第二基部;L1 下胸围线;L2 :乳房轮廓线;L3 :腋前线;L4 :假想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技术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实施方式的胸罩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中,上下、左右及前后方向是从穿戴者观察的方向。另外,因胸罩的构成为左右对称,所以仅对其中一方进行说明。在说明实施方式之前,先对说明中所使用的下胸围线(under bust line)、乳房轮廓线(verge,s line)及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进行说明。图7A是表示人体的正视图,图7B是表示人体的侧视图。图中LI是下胸围线,即乳房底部的水平面与体表面的交线。L2是作为乳房下部轮廓线的乳房轮廓线。L3是腋前线,即通过腋窝前皱襞的身体垂直线。(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胸罩I为带杯托的胸罩,具备以覆盖穿戴者乳房的方式而形成的左右一对罩杯部2 (3/4罩杯)。罩杯部2的上缘2a弯曲成凸形状,其下缘2b以与乳房轮廓线L2相吻合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在下缘2b缝接有基部3。基部3将左右一对罩杯部2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罩杯部2的下部。在罩杯部2的下缘2b设置有杯托部4。杯托部4具有线丝及斜纹带(bias tape), 且以沿着乳房轮廓线L2的方式从腋侧向前中心侧而形成为圆弧状。线丝由钢材、形状记忆合金或者树脂等材料形成,被包裹缝在斜纹带内。斜纹带由尼龙或聚酯等构成的布料形成。在基部3的腋侧设置有向背部延伸的左右一对背片部5。该一对背片部5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设置在其背部的端部的钩扣6a、6b可互相自由地搭扣或脱扣。如图I所示,在基部3的腋侧、在基布3与背片部5的连结位置处,沿背片部5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具有可挠性的骨架构件7。通过设置骨架构件7,能够提高基部3的腋侧部分及背片部5的稳定性。在罩杯部2的上缘2a设置有肩带部8。肩带部8由伸缩性的织布或编布形成为带状,且以连接罩杯部2与背片部5的方式架设在罩杯部2与背片部5之间。在肩带部8设置有长度调节构件9a、9b,穿戴者通过变更调整构件9a、9b间的距离可适当地调节肩带部8 的长度。罩杯部2具备以形成罩杯形状的方式立体成形的罩杯本体10 ;及设置于罩杯本体10的肌肤侧(即内侧)的插片11。如图2所示,罩杯本体10具有在罩杯部2的上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罩杯上部IOA ;配置于罩杯上部IOA的下方且覆盖乳房前中心部分的罩杯前中心部IOB ;覆盖乳房腋侧部分的罩杯腋部IOC ;以及被罩杯上部10A、罩杯前中心部IOB 及罩杯腋部IOC包围的罩杯中央部10D。罩杯本体10是通过将上述各部件互相缝合而形成立体形状。罩杯上部10A、罩杯前中心部IOB及罩杯中央部IOD例如由有伸缩性的不织布(SP、 有弹不织布)或无伸缩性的不织布(即、无弹不织布)形成。罩杯腋部IOC例如由无伸缩性的不织布、或将不织布和无伸缩性的衬片(即、不织布和无弹衬)进行层压而得到的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在罩杯前中心部IOB及罩杯中央部IOD的肌肤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插片11的收纳袋12。插片11是通过使由发泡聚氨酯等形成的芯材和包裹该芯材的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具备:覆盖乳房的一对罩杯部;沿乳房轮廓线设置的一对杯托部;将所述一对罩杯部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所述罩杯部的下部的基部;与所述基部相连接、并向后背延伸的一对背片部;所述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罩杯部的腋侧、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所述罩杯部的下方、由比所述第一基部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所述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所述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所述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所述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所述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梅,陈艳,徐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