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彬斌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763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微波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微波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当鸟类靠近高压线时,通过微波采集信号,经触发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子锣鼓发出敲击等发出声音,驱赶鸟类,保护高压电力设备的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铁塔高压线是传输电力的主要途径,但一些鸟类在高压传输电力线上巢穴,这样严重威胁电力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微波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微波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优选的,所述微波检测电路由环型天线Yl输出端连接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ICl 构成。优选的,所述触发电路由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Ql 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鸟类靠近高压线时,通过微波采集信号,经触发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子锣鼓发出敲击等发出声音,驱赶鸟类,保护高压电力设备的运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方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微波检测电路I、 触发电路2和驱动电路3,所述微波检测电路I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2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3。所述微波检测电路I由环型天线Yl输出端连接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ICl构成, 所述触发电路2由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当鸟类在高压天线有效探测范围内活动时,环型天线Yl就接收到鸟类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经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ICl内部电路处理后,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ICl输出端能输出一个持续时间约IOs左右的低电平信号,此信号经第一三极管Ql放大后,输出高电平信号,经电阻R2限流,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吸合,其常开触点K接通,电磁铁YV通电吸合,拉动锣锤将铜锣敲响,吓跑鸟类,保护高压电力设备的运行。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检测电路(I)、触发电路(2)和驱动电路(3),所述微波检测电路⑴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⑵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检测电路(I)由环型天线Yl输出端连接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ICl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2)由第一三极管Ql与第二三极管Q2构成,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微波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微波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当鸟类靠近高压线时,通过微波采集信号,经触发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子锣鼓发出敲击等发出声音,驱赶鸟类,保护高压电力设备的运行。文档编号A01M29/16GK202799982SQ20122035225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彬斌 申请人:李彬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线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检测电路(1)、触发电路(2)和驱动电路(3),所述微波检测电路(1)的输出信号经触发电路(2)控制发送至驱动电路(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彬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