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49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包括固定框架、植物模块和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水平支架,在每一水平支架上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的植物模块安装于水平隔板上,所述植物模块包括敞口种植框、填充于该种植框内的种植基质以及种植于该基质中的植物,所述种植框的敞口以塑料网覆盖,种植框外以绳状物包扎;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固定框架顶部的向下倾斜的斜顶、位于该斜顶下方的集水槽以及开口于该集水槽的若干根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沿整个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开口,给水管道穿插于所述种植框内。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安装上述墙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墙体负担轻、绿化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墙面绿化
,特别涉及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 尤其适用于屋顶等室外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集中,可供绿化的城市用地紧之又紧,人均绿化占有面积越来越少,传统的地面平面绿化方式很难达到城市绿化量的要求,因此,适用于室内/外绿化的墙面绿化/垂直绿化技术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墙面生态绿化是将植物垂直种植于墙面,以达到吸收有毒物质、释放氧气、减少灰尘、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墙面视觉效果。近年来,出现了各种以安装架和植物种植袋组合而成的垂直绿化墙技术,这些垂直绿化墙一般是通过将安装架固定在墙体上,安装架上设置植物种植袋,在种植袋内种植各类植物,达到墙体垂直绿化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这种室外绿化墙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 各种培养基质本身的重量对墙体本身是个负担,墙体承重大;2、植物的养护成本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化墙技术的实施与推广;3、各种植袋营养环境不均一,植物容易死亡, 影响绿化墙的整体视觉效果;4、绿化墙的安装相对复杂,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减轻绿化墙对被安装墙体的负担,同时,实现室外生态墙种植模块的统一种植和养护以及模块化安装,降低其养护和安装成本,提高绿化墙的整体视觉效果。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包括固定框架、植物模块和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 若干水平支架,在每一水平支架上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的植物模块安装于水平隔板上,所述植物模块包括敞口种植框、填充于该种植框内的种植基质以及种植于该基质中的植物,所述种植框的敞口以塑料网覆盖,种植框外以绳状物包扎;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固定框架顶部的向下倾斜的斜顶、位于该斜顶下方的集水槽以及开口于该集水槽的若干根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沿整个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开口,给水管道穿插于所述种植框内。本专利中,每一种植模块作为一整体,便于对植物进行模块化的集中管理,及时剔除生长不良的植株,待到整个种植模块生长性良好时,再进行安装,这样,就避免了因个别植株长势不佳破坏整体效果;同时,种植模块相较于传统的种植单个或数个植株的植物种植袋具有运输体积小、质量轻、施工方便速度快,可形成装卸模块化施工,降低绿化墙的安装及养护的人工成本;同时,配合收集雨水的给水系统,使得本专利完全可依赖天然雨水完成给水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进一步降低室外绿化墙的养护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支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上水平隔板和下水平隔板,所述植物模块安装于相邻两水平支架的上水平隔板与下水平隔板之间,所述上、下水平隔板的外侧分别具有上翻边和下翻边,该上翻边和下翻边的高度不等,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具有与其对应的第一、第二凹槽。上、下水平隔板以及隔板外侧的上、下翻边的设置,配合种植框上对应设置的凹槽,在安装植物模块时,只需将种植框上的凹槽与隔板上的翻边对应,插入植物模块即可,使得植物模块的安装更加快速、定位准确,实现模块化安装,降低施工成本; 同时,也使得安装好的植物模块更加稳定,防止其从固定框架上掉落。作为优选,所述上水平隔板的内侧具有上翻边,所述种植框的底面具有开口。上水平隔板内侧的上翻边,可在每个植物模块的底部形成槽道,蓄积给水管道流出的雨水,并通过种植框底面的开口的虹吸作用完成种植模块的补水过程。作为优选,所述给水管道穿插于两相邻种植框的交接处。在每个种植框内侧的两个角上设置贯穿的开口,给水管道穿插于两相邻种植框的交接处,这样,既可以节省给水管道的数量,又可以达到充分的补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框的各框面上设置有若干长条形开口。各框面上设置的长条形开口有利于增加种植基质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同时,利于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隔板、种植框采用PVC (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材料制作。PVC材料相较于传统的铁质或陶质材料具有更轻的质量,同时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可塑性,减轻绿化墙对墙面的负担,并可根据需要设计种植框的尺寸、大小,利于绿化墙的模块化施工。作为优选,所述植物为观叶类植物或草花,所述的观叶类植物为吊兰、常春藤、绿萝、八角金盘、三色蔓、金鱼草,所述的草花为万寿菊、金盏菊、月季,预先种植于种植基质中或者将生长良好的植物在所述塑料网开口并种植于种植基质中。上述植物均为环境耐受能力强,易养护。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基质为如下配比的下列物质草炭土 腐熟锯木屑或废弃的菌菇种植材料微生物有机肥珍珠岩,体积比为5 :3 :1 :1。草炭土有机质含量70%_80%,腐殖酸40%_50%,PH值为5. 0-5. 5呈偏酸性,天然无菌,保水通气,有机缓释,是优良的植物栽培介质和土壤改良产品;腐熟锯木屑或废弃的菌菇种植材料是园林废弃材料,易取得,有机质含量50%,氮0. 6%,磷2. 2%,钾O. 67%,PH 5.47,是花木、育苗的良好基质;在保证种植基质保水性的同时珍珠岩可以增强透气性,避免植物烂根,亦可使种植基·质重量减轻。作为优选,在所述种植框内,沿种植框整个框壁铺设有一层海绵。在框壁内铺设海绵可以吸水、阻根和防止种植基质流失。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中,每一种植模块作为一整体,便于对植物进行模块化的集中管理,及时剔除生长不良的植株,待到整个种植模块生长性良好时,再进行安装,这样,就避免了因个别植株长势不佳破坏整体效果;同时,种植模块相较于传统的种植单个或数个植株的植物种植袋具有运输体积小、质量轻、施工方便速度快,可形成装卸模块化施工,降低绿化墙的安装及养护的人工成本。2、配合可收集雨水的给水系统,在雨水较充足的地方或季节里,完全可依赖天然雨水完成给水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在雨水不足的场合下,亦可配合人工给水;每一上水平隔板可形成蓄水凹槽,使本专利具有更好的保水、蓄水能力,可减少室外生态绿化墙的人工给水次数,降低室外绿化墙的养护成本。3、固定框架可根据需安装的墙面大小进行调整,实用性强;同时,框架总体重量轻,可应用于屋顶绿化或在不拆除原有老墙的基础上即可适用。4、本专利使用的种植箱、水平隔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空心砌块形成的绿化墙具有易成型、质量轻、运输体积小、施工方便、速度快等优点,可形成装卸模块化施工,铺设工期短、后期维护的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框架、水平隔板、给水系统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种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F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和特点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技术中与 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室外生态绿化墙,包括固定框架I、植物模块2和给水系统3,所述固定框I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水平支架11,在每一水平支架11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上水平隔板4和下水平隔板5,所述植物模块2安装于相邻两水平支架的上水平隔板4与下水平隔板5之间,所述上、下水平隔板4和5的外侧分别具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生态绿化墙,包括固定框架、植物模块和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沿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水平支架,在每一水平支架上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的植物模块安装于水平隔板上,所述植物模块包括敞口种植框、填充于该种植框内的种植基质以及种植于该基质中的植物,所述种植框的敞口以塑料网覆盖,种植框外以绳状物包扎;所述的给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固定框架顶部的向下倾斜的斜顶、位于该斜顶下方的集水槽以及开口于该集水槽的若干根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沿整个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开口,给水管道穿插于所述种植框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江波陆鹏张凌啸余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