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志夫专利>正文

多功能种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42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种养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括种养箱本体,种养箱本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底板、中层板和侧壁。底板和中层板均由复数托板和连接条相互扣接构成,托板为中空栅格结构。侧壁由边框和复数壁板组合构成,壁板的端部卡设于边框内,壁板为中空结构。边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底板的边缘紧扣于下边框,中层板设置于种养箱本体的中部位置,中层板下方设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两端部卡设于侧壁内,种养箱本体内侧设有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环保,各个零部件采用扣接方式连接,并可拆装使用,便于运输,运输成本低,使用范围广,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种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养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多功能种养箱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及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式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使得盆栽种植越来越广泛。其中,在盆栽种植中,人们将植物种植于一个种养箱内,然后,通过对该植物的浇水、施肥等工作,使得植物健康正常的成长,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是,作为绿化和经济效果并举的植物种养还未能普及推广和应用。传统的种养箱通过注塑生产的,箱壁较薄,不能很好的隔热和保温,此外,不同的环境需要的种养箱的规格不同,因此,在生产不同规格的种养箱时,需要大量的不同的模具,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传统的种养箱不便做成大型的多功能箱体。此外,传统的种养箱一次生产成型,便不能拆装,在运输时,占用的体积大,运输的成本较高,搬运不方便,不能依照人们的需求随意改变其大小,使用极为不方便,无法拆装后再组装利用,不便于推广和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种养箱,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环保,使用型材为中空结构,重量轻,拆装便利,能够根据人们具体的需求组装各种规格的种养箱,能迅速推广和应用。—种多功能种养箱,包括种养箱本体,所述种养箱本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底板、中层板、侧壁和边框;所述底板和中层板均由复数托板相互扣接构成,所述托板为中空栅格结构;所述侧壁由复数壁板、连接条和转接条相互组合构成,所述壁板的端部卡设于所述边框内,所述壁板为中空栅格结构;所述边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的底部位置,所述底板的边缘紧扣于所述下边框,所述中层板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中层板下方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部卡设于所述侧壁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由复数条型材和连接件相互扣接构成,所述连接件包括转接头和连接头;所述条型材包括基部和设于所述基部上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基条形材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之间设有一 U形槽,所述U 形槽用于定位所述壁板;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基部的一侧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外侧,所述卡接部呈弯钩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的两侧部分别设有一凸部,两凸部之间的夹角为O。 180°,所述转接头两侧部均设有复数转接头卡扣,所述凸部卡设于所述条型材的中空腔体中,所述转接头卡扣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插接部,两插接部之间的夹角为平角,所述连接头两端部均设有复数连接头卡扣,所述插接部设于所述条型材的中空腔体中,所述连接头卡扣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板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两第一壁板之间经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之间经所述转接条连接;所述壁板两端部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壁板的两侧部均设有连接卡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卡持钩,所述卡持钩用于连接所述侧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条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卡槽,两扣接卡槽的夹角为平角,所述连接卡槽与连接卡勾相匹配,所述连接卡勾卡设于连接卡槽中;所述连接条中部开设有连接条扣接槽,所述连接条扣接槽与卡持钩相匹配,所述卡持钩卡设于所述连接条扣接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条为中空结构,所述转接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接卡槽,两转接卡槽的夹角为0° 180°,所述转接卡槽与连接卡勾相匹配,所述连接卡勾卡设于转接卡槽中;所述转接条中部开设有转接条扣接槽,所述转接条扣接槽与卡持钩相匹配,所述卡持钩卡设于所述转接条扣接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上开设有复数通孔,所述托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扣接部,托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扣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养箱本体内侧设有薄膜,所述薄膜的边缘卡设于所述上边框和侧壁之间位置。上述多功能种养箱,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零部件较少,为完全组合结构,各个零部件采用扣接方式连接,不需要通过螺钉或者粘合连接,不需要大型机械,采用手工即完成各个型材的组装,方便快捷。在运输时,拆开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占用空间小,运输成本低。此外,本技术的各个部件采用环保、中空结构的型材制作,重量轻且种养箱本体的侧壁和底板厚,便于隔热和保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且能够根据人们具体的需求组装各种规格的种养箱。本技术的价格低,容易制造,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环保,可随意搬动,并可拆装使用,便于运输,使用范围广,广泛用于家庭、小区等设施。本技术设计为两层结构,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一层种养或两层种养,一层种养时,只需要把中层板和支撑横梁取出即可。在采用两层结构种养时,所述种养箱本体内侧设有水箱专用的薄膜,上层作为种养层,下层作为水箱功能,便于储存水,在给植物浇水时,可以直接使用水箱中的水,环保,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转接头与框体分解后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连接头与框体分解后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壁和支撑横梁分解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以下是本技术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种养箱本体100、底板110a、中层板110b、托板111、通孔1111、第一扣接部1112、 第二扣接部1113、侧壁120、第一壁板121a、第二壁板121b、第一^^槽1211、第二卡槽1212、 连接卡勾1213、连接条122、连接卡槽1221、连接条扣接槽1222、转接条123、转接卡槽 1231、转接条扣接槽1232、边框130、上边框131a、下边框131b、条型材132、基部1321、第一卡持部1322、第二卡持部1323、U形槽1324、第一凸起1325、第二凸起1326、卡接部1327、 转接头133、凸部1331、转接头卡扣1332、转接头容置槽1333、连接头134、插接部1341、连接头卡扣1342、连接头容置槽1343、支撑横梁140、卡持钩141、薄膜150。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种多功能种养箱,包括种养箱本体100,所述种养箱本体100为双层结构,包括底板110a、中层板110b、侧壁120和边框130。所述底板110a、中层板110b、侧壁120和边框130均为组合可拆装的结构。所述壁板的端部卡设于所述边框130内,所述壁板为中空栅格结构。所述边框130包括上边框131a和下边框131b,所述底板IlOa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100的底部位置,所述底板IlOa的边缘紧扣于所述下边框131b ;所述中层板IlOb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100的中部位置,所述中层板IlOb下方设有支撑横梁140,所述支撑横梁140的两端部卡设于所述侧壁120内。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种养箱,包括种养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养箱本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底板、中层板、侧壁和边框;所述底板和中层板均由复数托板相互扣接构成,所述托板为中空栅格结构;所述侧壁由复数壁板、连接条和转接条相互组合构成,所述壁板的端部卡设于所述边框内,所述壁板为中空栅格结构;所述边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的底部位置,所述底板的边缘紧扣于所述下边框,所述中层板设置于所述种养箱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中层板下方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部卡设于所述侧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夫
申请(专利权)人:任志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