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612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喷口机构(10),包括将原液排出到大气中的喷口(28)、向喷口(28)供给原液的回转室(30)、和向回转室(30)供给原液的通路(27),回转室(30)与喷口(28)位于同一轴上,回转室(30)被构成为,与喷口连通的圆柱状的前部(30b)和环状的后部(30a)呈同轴状地排列,原液被供给到后部(30a),经由前部(30b)从喷口(28)被排出,或喷口(28)的直径是0.2mm以下,喷口(28)的长度是0.05~0.3mm。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少的喷雾量,将细小的粒子大范围地以雾状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口机构。详细而言,涉及被安装于雾化制品、泵制品等喷雾制品的喷射构件的喷口机构。
技术介绍
在如雾化制品、泵制品那样对容器内的内容物(原液)加压并排出的制品中,周知有将其排出的内容物呈细小的雾状地排出(喷雾)的喷口机构。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雾化制品用的喷口机构,该喷口机构具有在喷口的内部设有圆锥状的回转室的机械分断机构。该喷口机构具有形成为与回转室的外周缘接触的喷射槽,内容物经由该喷射槽被导入到回转室内。因此,内容物在该回转室中以回转的状态被从喷口以雾状喷出。由此,内容物的喷雾粒子被微小化地排出,大范围地进行喷雾。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手动泵用的喷口机构,该喷口机构具有多个叶片(通路)、螺旋形腔室(回转室)、和使喷出孔(喷口)为特定的大小的机械分断机构。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雾化制品用的喷口机构,该喷口机构对内容物施加二次的回转力。即,在按钮本体的喷口中插入圆柱状的芯体,在该芯体的正面形成有排出孔。在芯体的背面形成有上游侧凹状通路,该上游侧凹状通路将供给到芯体的背面的内容物引导成绕芯体的周围旋转。在芯体的正面形成有下游侧凹状通路,该下游侧凹状通路以进一步提高该一边旋转一边被引导的内容物的旋转的方式将该内容物引导到圆形凹状部(回转室)。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 - 15318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平11 — 513608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W02007 / 004314号但是,随着新的制品或商品被开发,要求成为与以往品不同的喷雾状态的产品,具体而言,通过以少的喷雾量大范围地进行喷雾,成为柔和的喷雾状态的产品。特别是具有直径为O. 2mm以下的喷口的喷口机构,被期待喷雾粒子变小,大角度地进行喷雾。但是,由于喷口小,所以在喷口近前施加于内容物的阻力大,喷口附近的内容物的流速降低,流动产生大的紊乱,直接成为棒状地被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对应这样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以更少的喷雾量大范围地进行喷雾而成为柔和的喷雾状态的喷口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是通过加压以雾状喷出原液的喷雾制品所用的喷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喷口机构包括喷口,将上述原液排出到大气中;圆柱状的回转室,向上述喷口供给原液,直径比喷口的直径大;以及通路,向上述回转室供给原液,上述回转室与喷口位于同一轴上,上述回转室被构成为,与喷口连通的圆柱状的前部和环状的后部同轴状地排列,上述通路连通成,供给到回转室的原液在上述回转室的后部内朝一个方向回转。这样的喷口机构,优选的是,上述通路形成多条,该多条通路相对于回转室的中心轴旋转对称地形成。这样的喷口机构,优选的是,上述喷口的直径是O. 2mm以下。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通路的面积是喷口的面积的3 10倍。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第二技术方案是通过加压以雾状喷出原液的喷雾制品所用的喷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喷口机构包括喷口,将上述原液排出到大气中;回转室,向上述喷口供给原液;以及通路,向上述回转室供给原液,上述喷口直径是O. 2mm以下,上述喷口的长度是O. 05 O. 3mm,上述回转室与喷口位于同一轴上,以30 120度的角度以雾状喷出上述原液。这样的喷口机构,优选的是,上述回转室由与喷口连通的前部和环状的后部构成,上述原液被供给到后部,经由前部从喷口被排出。此外,这样的喷口机构,优选的是,上述后部的空间形状是圆筒状,或者上述后部的空间形状的内径随着朝向喷口去而缩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是通过加压以雾状喷出原液的喷雾制品所用的喷口机构,该喷口机构包括喷口,将上述原液排出到大气中;圆柱状的回转室,向上述喷口供给原液,直径比喷口的直径大;以及通路,向上述回转室供给原液,上述回转室与喷口位于同一轴上,上述回转室被构成为,与喷口连通的圆柱状的前部和环状的后部同轴状地排列,上述通路连通成,供给到回转室的原液在上述回转室的后部内朝一个方向回转,所以能够将原液大范围地以雾状喷出。即,原液从通路被导入成在回转室的后部回转,在该环状的后部,保持其流动的势头地旋转。接着,在回转室的后部内在维持回转直径和高的转速的状态下原液被送往回转室的前部。并且,在由圆柱状的空间形成的前部,朝向作为中心的喷口,在转速被维持的状态下流入喷口。在这里,原液的回转直径从前部的直径到喷口直径变小,随之转速上升。并且,由于原液以在其喷口的转速从喷口飞出,所以大范围地扩展。由于这样能够提高原液的转速,所以特别是即使喷口直径小,单位时间的喷雾量少,也能够将原液大范围地以雾状喷出。这样的喷口机构在上述通路形成多条且该多条通路相对于回转室的中心轴旋转对称地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原液更高效率地在回转室中回转。这样的喷口机构,在喷口的直径是O. 2mm以下的情况下,单位时间的喷雾量少,能够非常柔和地进行喷雾。此外,对于那样的喷口,在上述通路与喷口的面积比是3 10的情况下,被导入回转室的原液不易受到阻力,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大范围地进行喷雾。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喷口直径是O. 2mm以下,上述喷口的长度是O. 05 O. 3mm,从喷口以30 120度的角度被以雾状喷出,所以虽然是少量的喷雾量,原液也容易扩展,成为非常柔和的喷雾。这样的喷口机构,在上述回转室由与喷口连通的前部和环状的后部构成,上述原液被供给到后部,经由前部从喷口被排出的情况下,被输送到回转室的后部的原液不会彼此碰撞而减弱其流动的势头地在后部旋转。并且,由于能够在回转室的后部内在维持回转直径和高的转速的状态下向回转室的前部输送原液,并将该原液从喷口排出,所以即使喷口直径小,喷雾量少,也能够将原液大范围地以雾状喷出。在上述后部的空间形状是圆筒状的情况下,在后部容易维持回转直径,原液被送往回转室的前部的外周而较大地旋转,从这里朝向中心的喷口,在旋转的状态下高速移动。此外,回转室是以喷口为底部中心的凹状(截面呈大致C字状)的空间,其容积小。因此,被导入到回转室的原液在回转室中不堵塞而顺畅地流动,能够在维持转速的状态下从喷口以雾状喷出。由此,使原液大范围地扩散。在上述后部的内径随着朝向喷口去而缩径的情况下,能够使原液的回转直径随着朝向回转室的前部去而缩小。即,能够随着朝向喷口去而提高转速。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喷射构件的侧剖视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一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图2b是其Xl — Xl剖视图。图3a、b分别是表示图2的喷口机构的芯体的侧视图、前视图。图4a、b是分别表示图2的喷口机构的管嘴构件的侧视图、后视图,图4c、d是分别表示图2的喷口机构所能够使用的管嘴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图5b、c是其Yl — Yl剖视图、X2 — X2剖视图,图5d是其Yl -Yl剖视图的另一方式。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图6b、c是其Y2 — Y2剖视图、X3 — X3剖视图。图7a、b、C、d分别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图8a d是实施例I 4的喷射形态的照片图,图8e、f是比较例的喷射形态的照片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的喷射按钮B被安装于雾化制品、泵制品等喷雾制品的管S,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喷口机构10。喷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英俊目加多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造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