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54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于切断台面固定座上与辅助板间相对设快速定位装置,该快速定位装置是以一手柄拉动一拉杆,以拉动固定座内的迫紧体配合辅助板内的定位体,使辅助板与固定座间可快速的固定或松开,以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目前之切断机,如图5所示,其具有一机台10,机台10之正中央处设一工作台面11,于机台10之侧方另枢设一可上、下移动的切断部12,而于台面11上为方便工件之抵靠另设有一固定座20,以供固定一辅助板13,该辅助板13系为一具有相当厚度的木板方能确实供工件之抵靠而且确保其不变形,以免失去平直度,而使工件抵靠失去基准,造成加工不良,如此之结构实有以下的缺点1、结合不易其辅助板13系以螺栓130配合螺帽螺合于固定座20,而该螺合的结构不但必须要配合工具使用,而且为免螺栓130凸出辅助板13,螺栓130头部必须埋入辅助板13内,更造成工具使用的不便,使得辅助板13之装拆十分不便,如此无论系要使用辅助板13或无需辅助板13之拆卸,或辅助板13之更换,均甚为不便,故有改良的必要。2、辅助板13占据空间由于辅助板13之厚度甚大,对于空间有限的台面11而言,工件要靠放于台面11上即受到极大的局限,工件体积稍大即无法稳固的放置于台面11上,自然影响工件的加工准确,而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品,故有改良的必要。3、辅助板13易造成切断部12锯片及辅助板13本身之损害由于该辅助板13之厚度甚大,如此当要斜切工件时,必须将辅助板13斜置,以方便工件斜靠,而由于辅助板13之厚度甚大,斜置之后,供切断部12锯片通过之空隙相对变小,使锯片除了需要进行工件切削之外,更会对辅助板13切削,而造成辅助板13之损害,且锯片会因额外之负担,而发生破坏,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相对的减少,造成诸多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此,为使切断机的辅助板使用更为方便符合实际的使用状态,本技术开发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中,于切断机台面固定座与辅助板间设一快速定位装置,藉手柄的拉动使辅助板与固定座确实的固定或分离,且动作间十分的快速而方便,无需另外使用工具即可达成,以提高辅助板使用的方便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切断机主要具有一机台,机台之正中央处设一工作台面,于机台侧方另枢设一可上、下移动的切断部,而于台面上另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固定一辅助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与辅助板间相对设有一快速定位装置,该快速定位装置具有一手柄,手柄一端向辅助板相对固定座延伸出的固定部突设两壁状枢接部,枢接部配合一枢轴横穿过伸入其间的拉杆端,拉杆亦相对设枢孔,拉杆枢设于手柄的枢接部,而枢接部相对固定部的端缘设成顶掣端,顶掣端一侧距离枢轴较远处形成紧配缘,另一侧距离枢轴较近处形成松配缘,所述拉杆伸出枢接部端部并穿过一定位体及一迫紧体,其底部设成外螺纹状的结合端,以结合一螺帽状的固定体。所述的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中空圆管状的固定管,而辅助板的固定部相对固定管处设有一鱼眼状的容置孔,容置孔一端设成大径的容头部,另端与固定管相对,并设成内径相应的穿置部。所述的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中央设中心孔,拉杆穿过该中心孔,该定位体一端形成大径的定位头,定位头外径与固定部容置孔的容头部相应,并容置于容头部内,该定位体另端形成小径的定位管,该定位管穿入所述的穿置部和固定座的固定管内,并于末端形成一斜切的迫紧缘。所述的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迫紧体的外径略小于固定管的内径,而其中央处设中心孔,其孔径略大于拉杆的外径,该拉杆穿过该中心孔,迫紧体的顶缘相对所述迫紧缘设斜向相应的迫紧缘。本技术的效果是1、结合换装快速其辅助板30藉由快速定位装置40的配合,可立即的组合或拆卸,免除工具的使用,无论是要使用辅助板30或更换或拆卸,均十分的方便快速,提高整体的实用性。2、辅助板30直接安装于固定座20之上方节省空间由于辅助板30系以金属铸造成型,其配合固定座20设计,厚度减小,可相对增加台面11的空间,对于空间有限的台面11而言,为一空间有效运用的设计,工件要靠放于台面11上不致受到太大的局限,工件体积稍大亦可稳固的放置于台面11上,自然提升工件的加工准确,不致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品。3、辅助板30厚度减小降低损害之机会由于该辅助板30之厚度减小,相对的可增加该辅助板30可调整的斜度,使该斜度的范围可确实的增大,仍不致使切断部12的锯片有接触辅助板30之可能,故可相对减小相关零件的损耗,以有效延长相关结构的寿命。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之结构,特点及其目的,兹以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之实施例组装于切断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之快速定位装置配合辅助板与固定座结合局部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之快速定位装置配合辅助板与固定座结合局部结构系统分解图。图4系本技术之剖面动作示意图。图5系已知切断机之立体示意图。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之切断机主要结构与已知之结构相同,具一机台10,机台10之正中央处设一工作台面11,于机台10之侧方另设一可上、下移动之切断部12,而台面11上为方便工件之抵靠另设有一固定座20,以供固定一辅助板30,而本创作之主要特点即在于该辅助板30与固定座20间配合快速定位装置40的相对结构设计。请配合图2、3所示,固定座20适当处设有中空圆管状之固定管21,而辅助板30相对固定座20延伸出一固定部31,固定部31相对固定管21处亦设有一鱼眼孔状之容置孔32,容置孔32一端设有大径之容头部320,另端与固定管21相对,并设成内径相当之穿置部321,以配合快速定位装置40使用。快速定位装置40主要具有一手柄41,手柄41一端供使用按压板动,另端向固定部31突设两壁状之枢接部410,枢接部410配合一枢轴411横穿过伸入其间的拉杆42端,拉杆42亦相对设枢孔420,使拉杆42确实枢设于手柄41之枢接部410,而枢接部410相对固定部41之端缘设成顶掣端412,顶掣端412分设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距离枢轴411较远处成紧配缘413,另一部分距离枢轴411较近处成松配缘414,使手柄41扳动不同的角度,可使不同的顶掣端412与固定部31顶持。而拉杆42伸出枢接部410端部同时穿过一定位体43及一迫紧体44,并将底部设成外螺纹状之结合端421,以结合一螺帽状之固定体45,使拉杆42得以藉由拉动固定体45同时带动迫紧体44向定位体43靠近或远离。而定位体43之中央设中心孔430可供拉杆42穿过,外部之圆径依容置孔32之内径设计,设成一大径定位头431以容入容头部320内,而小径之定位管432穿过穿置部321进入固定座20之固定管21内,并于末端形成一斜切的迫紧缘433。迫紧体44之外径略小于固定管21之内径,而其中央处设中心孔440,其孔径略大于拉杆42之外径,并使拉杆42穿过该中心孔440,而使迫紧体44仍有水平方向位移之可能,而迫紧体44之顶缘相对迫紧缘433设斜向相当之迫紧缘411。藉由前述之结构,使本技术之动作如图3所示时,其手柄41系以紧配缘413与固定部31顶靠,而将拉杆42拉起,同时经固定体45带动迫紧体44,迫紧体44沿两迫紧缘441、433配合方向具有水平方向的位移量,而使迫紧体44于固定管21内配合定位体43之定位管432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断机辅助板结合装置,其切断机主要具有一机台,机台之正中央处设一工作台面,于机台侧方另枢设一可上、下移动的切断部,而于台面上另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固定一辅助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与辅助板间相对设有一快速定位装置,该快速定位装置具 有一手柄,手柄一端向辅助板相对固定座延伸出的固定部突设两壁状枢接部,枢接部配合一枢轴横穿过伸入其间的拉杆端,拉杆亦相对设枢孔,拉杆枢设于手柄的枢接部,而枢接部相对固定部的端缘设成顶掣端,顶掣端一侧距离枢轴较远处形成紧配缘,另一侧距离枢轴较近处形成松配缘,所述拉杆伸出枢接部端部并穿过一定位体及一迫紧体,其底部设成外螺纹状的结合端,以结合一螺帽状的固定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