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飞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49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型材在线锯切设备,其包括机座(1)、锯车(3)及随动气缸(2),在机座的中部设置有轨道,机座的两端设置有导料辊道(7),随动气缸(2)一端通过气缸支座(13)连接于机座(1)上,另一端通过销轴(12)及支座(14)与锯车(3)连接,在锯车(3)上设置有电动机(15)、增速带轮(16)、锯片(17)以及带动锯片的摆动机构,锯车(3)通过其底部的滚轮设置在机座上的轨道上,在锯片(17)两侧的锯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成品管与锯车随动的同时又能保证成品管自由回转的气动夹持机构(4),在机座(1)的后部设置有落料机构(6)。(*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管型材在线锯切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两辊及多辊冷轧管机成品管在线定尺中断的随动飞锯机
技术介绍
目前,轧管机成品管中断方式基本上有在线中断、离线中断两种。用于中断的锯切设备有摆锯或液压切剪。冷轧管机成品管在线中断的锯切设备,只能在轧机无回转、无送进条件下进行。即冷轧管机只能暂停轧制,这样就制约了冷轧管机的有效产量。锯切过程中,无回转、无送进反复轧制某一段成品管将直接影响成品管的质量。冷轧管机成品管离线中断的锯切设备,不仅占用大面积场地,而且成品管的多次移动,容易造成表面磕碰伤,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如果选用液压切剪的锯切设备,在线中断时也只能在轧机无回转无送进条件下进行。离线中断同样不可避免成品管的多次移动,容易造成成品管表面磕碰伤。并且切剪造成成品管切口缩颈,对下道工序造成不可避免的扩口工序。同样制约了轧机的有效产量,影响成品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动飞锯机,使其实现冷轧管机正常轧制工作中定尺中断,并落料,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不影响轧机正常工作,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机座、锯车及随动气缸,在机座的中部设置有轨道,机座的两端设置有导料辊道,随动气缸一端通过气缸支座连接于机座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及支座与锯车连接,在锯车上设置有电机、增速带轮、锯片以及带动锯片的摆动机构,锯车通过其底部的滚轮设置在机座上的轨道上,在锯片两侧的锯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成品管与锯车随动的同时又能保证成品管自由回转的气动夹持机构,在机座的后部设置有落料机构。在机座上设置有两条导轨,一条轨道为矩形导轨,另一条轨道为“V”型导轨。锯车体下部装有与矩形导轨配和圆柱滚轮以及与V”型导轨配合的“V”型滚轮,以确保锯车在机座上直线滚动。所述的气动夹持机构由固定夹和活动夹两部分组成,固定夹固定在锯车上,其与成品管接触的一端设置由一组圆柱滚动体构成的圆弧凹面,活动夹一端和固定在锯车上的夹紧气缸连接,与固定夹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一组由圆柱滚动体构成的圆弧凹面。固定夹上的圆弧凹面和活动夹上的圆弧凹面相对形成与成品管外圆一致的内包络圆。所述的气动夹持机构也可由调整夹和活动夹两部分组成,调整夹一端通过螺栓和锯车连接,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圆柱滚动体,活动夹一端和固定在锯车上的夹紧气缸连接,另一端和调整夹相对,并在其端面上设置有圆柱滚动体。所述的落料机构包括机架、导向板、拔料机构及导料辊道,导料辊道设置在机架上,其与机座上的辊道相对,导向板设置在机架的上端,拔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下部,其由落料气缸和拨架构成,落料气缸一端和机架固定,拨架位于机架的上部,其下部和落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由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长行程随动气缸及气动夹持机构,实现飞锯机随成品管同步运动(间歇性前进和回转)。并通过锯车实现对成品管的随动中断。中断结束,随动气缸转为主动气缸将定尺料快速推出,落料机构将定尺料落入料筐。锯车靠随动气缸返回原位,准备下一次随动锯切。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冷轧管机生产的成品管可实现在线不停机定尺中断落料。2、锯切切口小且光滑平整,无毛刺,提高了材料利用率。3、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了使用单位土建投资。4、设备总造价低。5、实现了冷轧管机成品管定尺中断、落料自动化;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减少。6、提高了成品管质量和产量。提高轧管机生产效率,减少成品管周转减少设备占用场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整机自动化的在线锯切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随动气缸和锯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锯车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夹持机构实施例1示意图。图10为图9的A-A视图。图11为夹持机构实施例2示意图。图12为落料机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气动控制原理图。图中1、机座,2、随动气缸,3、锯车,4、夹持机构,5、切锯,6、落料机构,7、导料辊道,8、托链,9、集屑槽,10、矩形导轨,11、“V”型导轨,12、销轴,13、气缸支座,14、支座,15、电动机,16、增速带轮,17、圆锯片,18、护罩,19、排屑槽,20、锯切气缸,21、摆臂,22、圆柱滚轮,23、“V”型滚轮,24、导向套,25、固定夹,26、活动夹,27、夹紧气缸,28-1、28-2、圆柱滚动体,29、调整夹,30、活动夹,31、夹紧气缸,32-1、32-2、圆柱滚动体,33、导料辊道,34、导向板,35、机架,36、落料气缸,37、拨架,38、气源处理三联件,39、40、41、减压阀,42、1DT-10DT、电磁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述,本技术主要由机座1、随动气缸2、锯车3以及落料机构6构成,在机座的两端设置有导料辊道7,落料机构6位于机座1的后部。如图3、4、5的机座,其用于承载除落料机构6外的部件。在机座上敷设两条导轨,一条矩形导轨10,一条“V”型导轨11,以保证锯车体在机座上直线运动。机座两端安装的导料辊道(3),主要便于成品管顺利通过。如图6所示为随动气缸的连接结构,随动气缸为一条行程1.5米的气缸2,其一端通过气缸支座14铰接于机座1上,另一端通过销轴12及支座13与锯车3铰接,通过气动系统控制可实现锯车与成品管随动、主动直线运动或锯车3返回。如图7、8所示的锯车,在锯车上设置有电机15、增速带轮16、锯片17以及带动锯片的摆动机构,锯车通过其底部的滚轮设置在机座1上的轨道上,在锯片两侧的锯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成品管与锯车随动的同时又能保证成品管自由回转的气动夹持机构4。在进入气动夹持机构4前的锯车上设置导向套24。一台交流电动机15通过一对增速V型带轮16带动超薄全合金细牙圆锯片17高速旋转;圆锯片17上部安装有全封闭护罩18,下部设置有全封闭排屑槽19,在排屑槽19下部的锯车的一侧设置一集屑槽9,集屑槽9与排屑槽19连通,确保安全及集屑、排屑可靠。摆动机构由一锯切气缸20和摆臂21组成,锯切气缸20一端与摆臂21铰接,一端与锯车体铰接,通过气动系统控制实现对高速旋转锯片17的摆动,来完成对成品管的中断。锯车体下部装有四套滚轮,两套圆柱滚轮22,两套“V”型滚轮23,其分别位于机座上的两个轨道上,以确保锯车在机座1上直线滚动。如图9、10所示,气动夹持机构,分别置于锯片17两侧,两套气动夹持机构在夹持成品管的过程中既能限制成品管的轴向运动又能使成品管保持自由回转。每一侧的夹持机构4由两部分组成即固定夹25和活动夹26。固定夹25和活动夹26相对,固定夹25固定在锯车上,其与成品管接触的一端设置由一组圆柱滚动体28-1构成的圆弧凹面,活动夹26一端和固定在锯车上的夹紧气缸27连接,与固定夹25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一组由圆柱滚动体28-2构成的圆弧凹面。固定夹25上的圆弧凹面和活动夹26上的圆弧凹面相对形成与成品管外圆一致的内包络圆。保证夹持过程中成品管转动灵活。夹持机构通常处于打开状态,得到夹持信号时由气缸27推动活动部分夹紧成品管。与成品管接触的数个长圆柱滚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飞锯机,其包括机座(1)、锯车(3)及随动气缸(2),在机座的中部设置有轨道,机座的两端设置有导料辊道(7),随动气缸(2)一端通过气缸支座(13)连接于机座(1)上,另一端通过销轴(12)及支座(14)与锯车(3)连接,在锯车(3)上设置有电动机(15)、增速带轮(16)、锯片(17)以及带动锯片的摆动机构,锯车(3)通过其底部的滚轮设置在机座上的轨道上,其特征是:在锯片(17)两侧的锯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实现成品管与锯车随动的同时又能保证成品管自由回转的气动夹持机构(4),在机座(1)的后部设置有落料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铁军朱壮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双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