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41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包括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位于同一平面上,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朝向相同的一侧,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共同朝向另一侧,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设有一外层玻璃片,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设有一内层玻璃片。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与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寿命,而且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易于更换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硅等半导体的光伏效应通过p-n结构直接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由于太阳能电池本身易破碎,易被腐蚀,若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光电转化效率会由于潮湿、灰尘等的影响而下降,以至损坏失效。因此太阳能电池一般都必须通过胶封、层压等方式封装呈平板式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再投入使用,然而传统的封装结构常常会因为单个太阳能电池片的碎裂或电极脱落而致使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失效,无法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包括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位于同一平面上,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朝向相同的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共同朝向另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设有一外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设有一内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上分别设有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在保证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寿命。而且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易于更换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分别设有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层。PVB薄膜层保证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紧密贴合,同时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受到外界冲击时,通过PVB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冲击动能,提高安全性, 而且保持良好的透光性。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采用钢化玻璃制成。所述外层玻璃片优选采用低铁钢化玻璃制成。低铁钢化玻璃具有透过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的厚度为3. 2mnTl0mm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的厚度可以是3. 2mm, 4mm, 5mm, 6mm, 8mm 或 10mnin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也可以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机玻璃具有透过性能好,材质轻的优点。所述外层玻璃片的外表面设有一减反射涂层,可以减少玻璃的反射率,增加玻璃透光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采用单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采用多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设有一正极接线端子、一负极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连接一接线盒。所述接线盒采用防水、密封的接线盒。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保证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寿命,而且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易于更换太阳能电池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包括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1,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 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位于同一平面上,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的受光面共同朝向相同的一侧,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的背光面共同朝向另一侧,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的受光面上设有一外层玻璃片2,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的背光面设有一内层玻璃片3。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与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上分别设有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在保证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寿命,同时可以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例如太阳能光伏幕墙。而且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 3可拆卸连接保证了易于更换太阳能电池片。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与太阳能电池片间分别设有PVB (聚乙烯醇缩丁醛) 薄膜层4。PVB薄膜层4保证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与太阳能电池片紧密贴合,同时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受到外界冲击时,通过PVB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冲击动能,提高安全性,而且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外层玻璃片2优选采用低铁钢化玻璃制成。低铁钢化玻璃具有透过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的厚度为3. 2mnTl0mm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的厚度可以是3. 2mm, 4mm, 5mm, 6mm, 8mm或10mm。外层玻璃片2的外表面设有一减反射涂层,可以减少玻璃的反射率,增加玻璃透光率。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也可以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机玻璃具有透过性能好,材质轻的优点。太阳能电池片采用单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采用多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引出一正极接线端子、一负极接线端子,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连接一防水、密封的接线盒。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位于中空玻璃内,组成中空玻璃的两个玻璃片分别是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外层玻璃片2、内层玻璃片3间充有惰性气体,中空玻璃内部设有干燥剂,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I通过可拆卸的硅胶固定于中空玻璃内。以上显示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使用方法的限制,上述使用方法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包括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位于同一平面上,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朝向相同的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共同朝向另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设有一外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设有一内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采用钢化玻璃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采用低铁钢化玻璃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的厚度为3. 2mnTl0mm。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的外表面设有一减反射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分别设有PVB薄膜层。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采用单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相互通过导线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异性太阳能双玻组件,包括复数个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导线相互连接后位于同一平面上,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朝向相同的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共同朝向另一侧,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上设有一外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光面设有一内层玻璃片,复数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外层玻璃片、内层玻璃片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张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电太阳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