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领域协同分布式仿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53137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领域协同分布式仿真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通过载入预定模型的描述文件获得相应的模型信息,根据所述模型信息设置时钟基频并下发所述时钟基频及仿真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模型信息设置位于数据服务模块中的模型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定义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更新周期;数据服务模块,用于通过建立具有独立数据传输周期的数据链路,为分布式协同仿真的仿真数据提供数据通道;模型接口模块,用于建立主控模块与仿真子引擎的连接关系和调度管理,并将所述时钟基频及仿真控制指令发送给仿真子引擎,以完成相应模型的解算。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持所有仿真软件导出、具有协同仿真的解算精度和解算效率较高以及不易导致协同仿真失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领域协同分布式仿真系统,属于工程系统数字分布式协同仿真

技术介绍
工程系统(包括飞机、导弹、卫星、汽车等)通常由机械、电气、液压、燃油、环控等不同领域的子系统组成,所以在设计阶段通常需要各种不同领域的建模仿真软件(如Matlab/ Simulink、ADAMS、Simplorer> Flowmaster> AMESim等)进行系统分析。而不同领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以需要不同领域的仿真软件进行协同仿真分析以完成大系统分析的功倉泛。而不同领域的仿真软件其建模机理、解算方法都有所不同,解算步长通常外部也无法控制,软件时钟也各自独立,这就增加了各仿真软件协同仿真的难度。而且通常各仿真软件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而且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多数软件本身并不支持分布式数据传输,这使分布式协同仿真更加困难。目前现有的进行多领域协同仿真的系统均采用将不同软件建立的模型通过S函数等形式嵌入到Matlab/Simulink中,成为Simulink的子模型,然后通过Simulink的解算器或者内嵌的自带解算器进行解算,时钟推进及数据交互由Simulink完成,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领域协同分布式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用于通过载入预定模型的描述文件获得相应的模型信息,根据所述模型信息设置时钟基频并下发所述时钟基频及仿真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模型信息设置位于数据服务模块中的模型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定义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更新周期;数据服务模块,用于通过建立具有独立数据传输周期的数据链路,为分布式协同仿真的仿真数据提供数据通道;模型接口模块,用于建立主控模块与仿真子引擎的连接关系和调度管理,并将所述时钟基频及仿真控制指令发送给仿真子引擎,以完成相应模型的解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功孙岩熊运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