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26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通过改变铁框的位置以同时保护触控模块及显示模块,所述铁框还具有屏蔽外界噪声、提高触控信号的质量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面板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变保护装置位置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I至2,图I为传统触控模块的剖面图,图2为组装后的传统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图I至2中,传统显示模块110与传统触控模块120在组装的时候,由于提供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及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的代理商不同,因此都是通过在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及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加上固定泡棉130来组装,而通常所述传统显不模块110为了增加机构强度,所述传统显不模块110会在外层增加传统铁框140来保护所述传统显示模块Iio的面板。换言之,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与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进行组装时,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贴合于所述传统铁框140的外部,因此无法得到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以解决所述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无法得到保护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包含一显示模块、一触控模块以及一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所述触控模块包含至少一触控基板及一第一黏合层,所述显示模块又通过一第二黏合层与所述触控模块连接。所述保护装置一端的一部份连接所述第一黏合层并包覆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基板,借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基板。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还可包含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模块,借以传递一电子信号。其中,所述保护装置相对应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位置设有一破孔,以避免所述保护装置损坏所述印刷电路板。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含一导线层,借以传递一触控信号,所述导线层位于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保护装置之间,其中所述保护装置可以是一金属框,借以屏蔽外界信号,提高所述触控信号的质量。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除了可以利用金属框保护所述触控面板,以避免受到不当外力碰伤触控面板的外缘,而导致损坏之外,还通过所述金属框提供屏蔽效果,使得所述触控信号不会被外界干扰,以提高所述触控信号的质量。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触控模块的剖面图。图2为组装后的传统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具有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0 :传统显示模块;120 :传统触控模块;130 :固定泡棉;140 :传统铁框;200 :显示模块;210 :背光模块;220 :液晶显示模块;300 :触控模块;310 :触控基板;311 :氧化铟锡触控基板;320 :第一黏合层;330 :玻璃前盖;400 :保护装置;410 :破孔;420 :铁框;500 第二黏合层;600 :导线层;700 :绝缘层;800 :X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10 :Y方向氧化铟锡图案;900 :印刷电路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參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參阅图3至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具有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剖面图。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图5绘出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具有印刷电路板的ー侧,与图3、4表示的位置不同。图3至5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包含显示模块200、触控模块300以及保护装置400。所述显示模块20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所述触控模块300包含至少触控基板310及第一黏合层320,而为了避免所述触控基板310直接与外界接触,所述触控模块300还包含一玻璃前盖330,所述玻璃前盖330通过所述第一黏合层320与所述触控基板310贴合,以便于使用者直接从所述玻璃前盖330进行触控的动作。另外,所述显示模块200通过ー第二黏合层500与所述触控模块300贴合。換言之,所述触控模块300通过所述第二黏合层500与所述显示模块200进行组装。所述保护装置400例如可以是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较佳为铁框,并且所述保护装置400 —端的一部份连接所述第一黏合层320并包覆所述显示模块200及所述触控基板310,借以提供较佳的保护作用给所述显示模块200及所述触控基板310,其中所述保护装置400例如可以局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200及所述触控基板310的外缘。而其中,所述第一黏合层320例如可以是一光学胶、一固化水胶或一双面胶,所述第二黏合层500例如可以是一光学胶、一固化水胶或一双面胶。其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黏合层500是所述双面胶,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黏合层500是所述固化水胶。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是将所述保护装置400部份连接于所述触控模块300的所述第一黏合层320,所述保护装置400包覆所述触控基板310以及所述显示模块200,因此所述触控基板310及所述显示模块200不会直接被外力碰伤,与传统只将铁框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200不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所述触控基板310还可以包含位于所述触控基板310及所述保护装置400的间的ー导线层600,所述导线层600用来传递ー触控信号,并通过所述保护装置400提供屏蔽外界信号的效果,以提高所述触控信号的质量。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还包含一印刷电路板900,所述印刷电路板900位于所述保护装置400的内侧并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200及所述触控模块300,借以传递一电子信号。而其中为了避免所述印刷电路板900受到所述保护装置400压迫而损坏,所述保护装置400相对应于所述印刷电路板900的位置设有一破孔410。这里还提出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6,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例如可以包含所述显示模块200、所述触控模块300以及所述铁框420,所述显示模块200包含一液晶显示模块220及一背光模块210,借以提供显示屏幕的功能。所述触控模块300包含一氧化铟锡触控基板311、一导线层600、一绝缘层700、一 X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00、一 Y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10、一第一黏合层320以及一玻璃前盖330。所述导线层600、所述X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00及所述Y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10设于所述氧化铟锡触控基板311的一侧,所述导线层600上方覆盖所述绝缘层700使所述导线层600绝缘,所述玻璃前盖330通过所述第一黏合层320与所述氧化铟锡触控基板311贴合,借以形成所述触控模块300。所述触控模块300与所述显示模块200通过一第二黏合层500贴合借以进行组装的动作。所述铁框420 —端的一部份连接于所述第一黏合层320,并且所述铁框420包覆所述绝缘层700、所述导线层600、所述氧化铟锡触控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触控模块,包含至少一触控基板及一第一黏合层;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一第二黏合层与所述触控模块连接;以及一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的一端的一部份连接所述第一黏合层并包覆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舜吴正佳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