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春花专利>正文

无噪音且使用成本较低的节能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125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适于大幅节能、使用寿命较长、无噪音且使用成本较低的节能空调器,其包括:红外线吸热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吸收的太阳热能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后经高价醇洗涤以获得高压氨气的氨水分离装置、与氨水分离装置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冷却管、与冷却管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膨胀阀、与膨胀阀的降压出口相连的制冷管,与制冷管的出口相连的用于将氨气溶入水中的氨水混合装置;氨水混合装置的氨水溶液输出口与氨水分离装置的氨水溶液入口相连。需要取暖时,将所述冷却管置于室内,并将制冷管置于室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往往只使用电能,故而使用成本较高,且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现有空调室外机噪音较大,造成噪音污染。且室外机往往设置在户外,易生锈腐烂,因此现有空调器的使用寿命较短。中国专利ZL03150265. 2公开了一种隔热环保玻璃,其组成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10%以下,磷酸钡的重量百分比为20% -55%,磷酸锶的重量百分比为20% -65%, 磷酸钙的重量百分比为10%以下,磷酸镁的重量百分比为5%以下,磷酸铍的重量百分比为5%以下,磷酸铅的重量百分比为10%以下,磷酸铁的重量百分比为1%-4%。该玻璃可吸收红外线。但现有技术中,上述玻璃的热能不能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大幅节能、使用寿命较长、无噪音且使用成本较低的节能空调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节能空调器,包括红外线吸热装置、用于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吸收的太阳热能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后经高价醇洗涤(即仅有氨蒸汽穿过高价醇液面,水蒸汽不能穿过高价醇液面)以获得高压氨气的氨水分离装置、 与氨水分尚装置的闻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冷却管、与冷却管的闻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膨胀阀、与膨胀阀的降压出口相连的制冷管,与制冷管的出口相连的用于将氨气溶入水中的氨水混合装置;氨水混合装置的氨水溶液输出口与氨水分离装置的氨水溶液入口相连。需要制冷时,将制冷管置于室内,并将冷却管置于室外;需要取暖时,将所述冷却管置于室内,并将制冷管置于室外。所述氨水混合装置包括密封罐体,与制冷管的出口相连的进气管延伸入密封罐体顶端的进气口,密封罐体的下端部与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相通,密封罐体内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氨水溶液之间设有PVC高分子膜。所述密封罐体内在进气管的出口下方设有侧壁均布有通孔的透气管,该透气管的下端延伸入密封罐体内底部的氨水溶液中,所述PVC高分子膜裹于透气管的外壁;透气管的顶端口为喇叭口,且该喇叭口的外圈与所述密封罐体的内壁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节能空调器还包括一热源装置,该热源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硫酸与水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中设有用于将所述硫酸加热至165°C及以上的加热装置,反应容器上连接有用于输出热蒸汽并回流冷却水的管路。该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或煤气加热装置、木炭加热装置等。进一步,所述反应容器包裹于适于与硫酸起中和反应的中和材料(包括碱和各类盐)中,为防止硫酸外溢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为确保反应容器的反应温度,减少加热装置的工作时间,所述中和材料包裹于保温材料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空调器工作时,利用红外线吸热装置吸收太阳能,以加热氨水分离装置中的氨水溶液,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并在分离氨气与水蒸气后获得高压氨气(此时氨气的温度至少为36°C,气压在 8-13千克每平方厘米,甚至更高,这取决于红外线吸热装置输出的热能量)。高压氨气经冷却管冷却后,送入膨胀阀降压生成:TC左右的冷氨气并送入制冷管制冷。因此,需要取暖时, 将所述冷却管置于室内,并将制冷管置于室外;需要制冷时,将制冷管置于室内,并将冷却管置于室外。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有太阳能,空调器即可工作,因此其具有结构简单、适于大幅节能、使用寿命较长、无噪音且使用成本较低的优点。(2)氨水溶液受热蒸发,通过高价醇后,使氨气与水蒸气分离,实现了在较低温度(36°C)的情况下也能蒸发出氨气,并获得较高压强的氨气。(3)在本专利技术的氨水混合装置中,采用了仅能通过氨气,而不能通过水的PVC高分子膜,使氨气与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快速将氨气溶入水中。尤其采用了侧壁均布有通孔的透气管,PVC高分子膜裹于透气管的外壁的方案,使用时,氨气进入PVC高分子膜与透气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氨气与整个PVC高分子膜的表面接触,使氨气能快速溶入水中,确保了氨水溶液能始终保持较高浓度,确保制冷或制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透气管顶端的喇叭口与所述密封罐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使氨气只能通过该喇叭口进入透气管,并透过通过PVC高分子膜直接与水接触,进一步确保氨气能快速溶入水中。(4) 所述制冷管中充有氢气或氩气,可进一步提高降压后的氨气的制冷效果;密封罐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制冷管的入口相连的用于回流所述氢气或氩气的回流管,以确保制冷管中的氢气或氩气的浓度,确保制冷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5)热源装置中,电加热装置将反应容器中的硫酸溶液加热至165°C及以上,回流管回流的水流入反应容器中的硫酸溶液时,将发生快速放热反应,从而将硫酸溶液中的水快速汽化成热蒸汽并送入换热回管,并在外围冷却后形成水,回流至反应容器中与硫酸再次进行放热反应,如此反复循环。本热源装置工作时,生成热蒸汽所需的热能80%来自水与硫酸混合时的放热反应,其余20%的热能来自加热装置,故而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大幅节能且使用成本较低的优点。当硫酸温度在165°C及以上时,硫酸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及扩散面积很大,扩散速度很快,硫酸分子与水分子接触生成硫酸水化合物,产生的热能接近水汽化临界点附近,吸收一点微量热能就将水蒸发,形成热蒸汽。热蒸汽经输出管输出冷却后形成水,并回流至反应容器中与硫酸再次进行放热反应, 如此循环;期间,加热装置始终将反应容器中的硫酸溶液的温度保持在165°C及以上。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实施例中的节能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实施例中的节能空调器的一种热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1的A-A剖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本实施例的节能空调器,包括红外线吸热装置a、用于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a吸收的太阳热能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后经高价醇洗涤(即采用高价醇溶液分离热氨气和水蒸气)以获得高压氨气的氨水分离装置b、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冷却管C、与冷却管c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膨胀阀d、与膨胀阀d的降压出口相连的制冷管e,与制冷管e的出口相连的用于将氨气溶入水中的氨水混合装置f ;氨水混合装置f的氨水溶液输出口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氨水溶液 入口相连。本实施例的节能空调器还包括热源装置g,以在阳光不足或氨水溶液温度低于 36°C时开启。该热源装置g包括用于盛放硫酸(H2SO4)与水(H2O)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容器 1,反应容器I中设有用于将所述硫酸加热至165°C及以上以生成热水蒸汽的电热装置2,反应容器I上连接有用于输出热蒸汽的热能的换热回管1-1,该换热回管1-1延伸至氨水分离装置b内的氨水溶液中。所述反应容器I包裹于适于与硫酸起中和反应的中和材料3中, 所述中和材料3包裹于保温材料4中。所述中和材料3采用碳酸钙Ca(0H)2。当硫酸温度在165°C及以上时,硫酸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面积很大,硫酸分子与水分子接触时产生热能,该热能迅速将水蒸发,形成热蒸汽。热蒸汽经换热回管1-1输出热能并在外围冷却后形成水,回流至反应容器I中与硫酸再次进行放热反应,如此循环;期间, 电加热装置2始终将反应容器I中的硫酸溶液的温度保持在165°C及以上。(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热源装置g为用于加热氨水分离装置b中的氨水溶液的纯电热装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吸热装置(a)、用于利用来自红外线吸热装置(a)吸收的太阳热能使氨水溶液受热蒸发并经高价醇洗涤以获得高压氨气的氨水分离装置(b)、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冷却管(c)、与冷却管(c)的高压氨气输出端相连的膨胀阀(d)、与膨胀阀(d)的降压出口相连的制冷管(e),与制冷管(e)的出口相连的用于将氨气溶入水中的氨水混合装置(f);氨水混合装置(f)的氨水溶液输出口与氨水分离装置(b)的氨水溶液入口相连;需要制冷时,将制冷管(e)置于室内,并将冷却管(c)置于室外;所述氨水混合装置(f)包括:密封罐体(f1),与制冷管(e)的出口相连的进气管(f2)延伸入密封罐体(f1)顶端的进气口,密封罐体(f1)的下端部与所述盛液容器(b7)的底部相通,密封罐体(f1)内在所述进气管(f2)的出口与氨水溶液之间设有PVC高分子膜;所述密封罐体(f1)内在进气管(f2)的出口下方设有侧壁均布有通孔的透气管(f3),该透气管(f3)的下端延伸入密封罐体(f1)内底部的氨水溶液中,所述PVC高分子膜裹于透气管(f3)的外壁;透气管(f3)的顶端口为喇叭口,且该喇叭口的外圈与所述密封罐体(f1)的内壁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蒋春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