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16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5:11
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中心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包括A板,B板和C板,装配式楼板之间采用螺栓进行拼接,形成建筑物的整层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结构体系将模块化,工厂化和装配化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采用高强螺栓进行现场装配,避免了混凝土浇筑和钢材焊接造成的环境污染,结构构件拆除时,可以高效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真正的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是一种绿色的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属于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据中国钢协统计,2011年我国钢产量突破7亿吨大关,连续16年稳居世界各国钢产量首位,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50%以上, 日本占到80%,而我国不到4%。中国作为世界上建筑规模、钢材产量最大的国家,房屋包括住宅钢结构的发展严重滞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建筑行业带入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时代,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真正为我国房屋住宅钢结构相应体系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重大机遇。目前,国内外对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系统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创新势在必行。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工地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最重要的是焊缝的质量不宜控制,工人劳动环境差,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没有完全发挥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高层钢结构体系应采用设计模块化、构件标准化,以标准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产业化的基本发展原则,然而国内对于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创新的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属于结构工程
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 其目的在于在钢结构体系的生产和施工中,将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中心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拼接而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由短主梁I I、长主梁I 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15、楼板6、柱座I 7、柱座II 8、连接板IV25 和连接板V 26构成;所述A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A。短主梁I I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I 7和连接板15将短主梁I I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I 7的上下法兰板I 14分别与短主梁I I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I I和边次梁3 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I I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II 8相连,柱座II 8的上下法兰板I 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I I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 平行,与两个短主梁I I垂直,通过柱座II 8和连接板15与两个短主梁I I相连,柱座II 8 的上下法兰板I 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I I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I 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I 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15、连接板IV 25和连接板V 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IV 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IV 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 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V 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I 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I 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I 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 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B板由长主梁I 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15、楼板6、短主梁II 11、连接板IV 25和连接板V 26构成;所述B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B。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连接板15和连接板IV 25 将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IV 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IV 25 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II 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直接的连接; 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II 11垂直,通过连接板15和连接板IV 25与两个短主梁II 11相连,所述连接板IV 25分别位于中部次梁4和短主梁II 11的端部,连接板 IV 25的上下端与梁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梁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II 1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连接板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长主梁I 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II 1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15、连接板IV 25和连接板V 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板IV 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IV 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V 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I 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I 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I 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15 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C板由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15、楼板6、柱座III 9、柱座IV 10、短主梁II 11、长主梁II 12、连接板IV25和连接板V 26构成;所述C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C。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III9和连接板15将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III 9的上下法兰板I 14分别与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1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II 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1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II 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IV 10相连,柱座IV 10的上下法兰板 I 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II 1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体系是由装配式楼板,装配式中心支撑和装配式法兰柱采用螺栓装配而成;所述装配式楼板由A板,B板和C板3种装配式楼板拼接而成;所述A板由短主梁Ⅰ(1)、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柱座Ⅰ(7)、柱座Ⅱ(8)、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A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A;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柱座Ⅰ(7)和连接板I(5)将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柱座Ⅰ(7)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Ⅰ(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柱座Ⅱ(8)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两个短主梁Ⅰ(1)的上下翼缘齐平,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通过柱座Ⅱ(8)和连接板I(5)与两个短主梁Ⅰ(1)相连,柱座Ⅱ(8)的上下法兰板Ⅰ(14)分别与中部次梁(4)的上下翼缘齐平,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Ⅰ(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Ⅰ(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 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所述B板由长主梁Ⅰ(2)、边次梁(3)、中部次梁(4)、连接板I(5)、楼板(6)、短主梁Ⅱ(11)、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构成;所述B板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然后通过焊接和栓钉连接将各个构件拼装成所述装配式楼板B;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垂直摆放,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将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两块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两个短主梁Ⅱ(11)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没有直接的连接;中部次梁(4)与边次梁(3)平行,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通过连接板I(5)和连接板Ⅳ(25)与两个短主梁Ⅱ(11)相连,所述连接板Ⅳ(25)分别位于中部次梁(4)和短主梁Ⅱ(11)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梁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梁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短主梁Ⅱ(11)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相连,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为焊接;长主梁Ⅰ(2)平行于两个短主梁Ⅱ(11),垂直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通过连接板I(5)、连接板Ⅳ(25)和连接板Ⅴ(26)与两个边次梁(3)和中部次梁(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Ⅳ(25)位于边次梁(3)的端部,连接板Ⅳ(25)的上下端与边次梁(3)的翼缘相连,?一个侧边与边次梁(3)的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Ⅴ(26)为矩形钢板,其中一边与中部次梁(4)的腹板平行对接相连,另外三条边分别与长主梁Ⅰ(2)的翼缘和腹板相连;所述连接板I(5)的两个侧面连接长主梁Ⅰ(2)和边次梁(3)的翼缘,和连接长主梁Ⅰ(2)和中部次梁(4)的翼缘,连接板I(5)分别连接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有的连接部位均采用为焊接;楼板 (6)放置于各个梁所围成的平面上,采用栓钉将楼板(6)连接在各个梁上;所述C板由边次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春张爱林赵亮赵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