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拉剪毛抗静电粗针单面绒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81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拉剪毛抗静电粗针单面绒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粗针单面绒包括:面丝和底丝,面丝由900D/768F的涤纶编织而成,所述900D/768F的涤纶是30%的普通涤纶和70%的阳离子改性涤纶在加弹过程中捻合而成,所述底丝由150D/48F的涤纶编织而成。由于在加弹过程中直接将普通涤纶与阳离子改性涤纶捻合,编织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由于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复合后网络不匀导致的横条;面丝增加了和分散阳离子染料亲和性好的基团,使面料不易脱色,只需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染色;面料进行了抗静电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涤纶面料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后整理和定型使面料增加了抗起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缺乏能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结合的官能团。虽然具有能与分散染料形成氢键的酯基,但是涤纶分子链结构紧密,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内部,致使染色困难,色泽单调,一般不会采用深色来进行染色,直接影响到涤纶面料花色品种的开发。由于涤纶的结晶度高,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当温度较低时,分子热运动改变其位置的幅度较小,在潮湿条件下,涤纶纤维又不会像棉纤维那样能通过剧烈溶胀而使空隙增大,染料分子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涤纶染色时通常只能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并且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或借助载体进行染色。涤纶分子间是由共价键结合的,既不能电离,也不能传递电子,因此容易产生和积聚电荷,同时,由于涤纶纤维中极性基团很少,疏水性打,电荷散逸困难,导致涤纶面料非常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容易使纤维起毛,采用涤纶纤维制作的衣物吸附在人身上,造成穿着不适,在一些精密仪器的生产研究中,由于静电造成灰尘的吸附,容易使电路短路,元件击穿,精密仪器失灵等问题,因此,需要消除涤纶面料的静电。同时,由于涤纶的纤维间抱合力小、纤维强度高、伸长能力大,因此纤维容易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拉剪毛抗静电粗针单面绒,其特征在于,包括面丝和底丝,由面丝和底丝依次串套后经后整理而成,所述面丝原料为900D/768F的涤纶,所述900D/768F的涤纶为包括普通涤纶与阳离子改性涤纶的混合涤纶,其中普通涤纶占30%,阳离子改性涤纶占70%,所述底丝的原料为150D/48F的涤纶,所述抗静电粗针单面绒上附着有抗静电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拉剪毛抗静电粗针单面绒,其特征在于,包括面丝和底丝,由面丝和底丝依次串套后经后整理而成,所述面丝原料为900D/768F的涤纶,所述900D/768F的涤纶为包括普通涤纶与阳离子改性涤纶的混合涤纶,其中普通涤纶占30%,阳离子改性涤纶占70%,所述底丝的原料为150D/48F的涤纶,所述抗静电粗针单面绒上附着有抗静电剂。2.—种表拉剪毛抗静电粗针单面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步骤如下 将普通涤纶经过加弹机加弹,加弹过程中加入阳离子改性涤纶进行捻合形成900D/768F的涤纶,其中普通涤纶占30%,阳离子改性涤纶占70%,将900D/768F的涤纶编织成为面丝,150D/48F的涤纶编织成为底丝,将面丝和底丝依次串套; 将制得的坯布进行染色,染色包括浸染、还原清洗和中和水洗,浸染所采用的染料包括分散阳离子染料,所用助剂包括冰醋酸0. 8g/L、高温匀染剂I. 2g/L和醋酸钠0. 5g/L,染料浴比为1:10 12,pH值为4. 5,染色温度为130°C,保温30 40分钟,还原清洗助剂为保险粉I 2g/L和烧碱2 3g/L,浴比为1:10 12,温度为80°C,中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申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