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所述气囊用织物由地组织和位于所述地组织两边的边组织组成,所述地组织和所述边组织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所述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所述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的差异率为15.0-40.0%,所述织物的斜行度≤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斜行度小、拉伸断裂、撕裂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行度小的气囊用织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开发和建设,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更加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汽车安全备件之一的安全气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而安装率迅速提高。安全气囊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在发生碰撞后迅速在乘员和车内部件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让乘员扑在气囊上,通过气囊的排放节流阻尼吸收乘客的动能,使猛烈的车内碰撞得以缓冲,以达到保护乘客的目的。目前,气囊用织物的织造主要采用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和剑杆织机,由上述织机织 造的气囊用织物的长丝细度较大,织造时候容易产生耳边松弛,造成气囊用织物的斜行度较大,从而织物在裁剪后,产生斜边,裁剪片不对称,导致裁剪片报废,造成成本增加。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66007A中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用织物,织物经向和/或纬向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高初始模量长丝和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差异率为10-70%。该专利技术的织物的缝制部分抗滑移性佳,具有良好的刚软性、折叠性。但该专利申请中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21. 1-51. OcN/dtex,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4.4-21. lcN/dtex,且在整经时候间隔均匀排列,并不能有效改善织物的斜行度,不能减少裁剪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行度小、拉伸断裂、撕裂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的气囊用织物。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所述气囊用织物由地组织和位于所述地组织两边的边组织组成,所述地组织和所述边组织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所述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所述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的差异率为15. 0-40. 0%,所述织物的斜行度< 2. 0%,所述差异率符合下面的公式 C(%) = (A-B)*100/A(式 I ) C:长丝初始模量差异率 A :高初始模量值(cN/dtex) B :低初始模量值(cN/dtex)。若织物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织物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两边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的差异率为< 15. 0%,则不能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斜行度。若织物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织物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两边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始模量的差异率为> 40. 0%,则会造成织物在卷取过程发生褶皱,影响织物的裁剪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50-70cN/dteX,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30-50cN/dteX。若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 50cN/dteX,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 30cN/dteX,则织物容易变形,针抓强度过低,气袋在爆炸过程中缝制部位的滑移过大,透气度过高,不能有效起到对人体的保护作用。若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 70cN/dteX,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 50cN/dteX,则织物很硬,不容易折叠,折叠后气袋的占用面积较大,不能满足气袋体积小的发展趋势。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两边边组织用长丝的根数为30 100根,优选为40-80跟。若两边边组织用长丝的根数< 30根,则由于根数太少,耳边边纱卷曲造成的力不能有效拉伸纬纱,织物斜行度>2.0%。若两边边组织用长丝的根数> 100根,则由于根数太多,耳边边纱卷曲过大,织物容易起皱。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织物的经、纬向针抓强度为300-800N。高的针抓强度可使气囊承受充气时高压高温气流对气囊的冲击和拉伸作用。若织物的经、纬向针抓强度< 300N,则织物在展开时缝制处易滑移,导致漏气。如织物的经、纬向针抓强度> 800N,则织物丝与丝之间的抱合力非常大,织物表面比较硬,气囊不易折叠,且在展开时对冲击力吸收能力减弱,反而易对被保护人员产生伤害。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织物在压力为19. 6KPa时,该织物的透气度< 2. OL/cm2/mirio若物的透气度> 2. 0L/cm2/min,则气囊的透气性能过大,不能有效保护人体。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织物的长丝纤度为300_600dtex,且长丝中含有60-144根单丝。长丝的纤度过高,则织成的织物厚度过大,且刚软度高,不易折叠且对被保护人员存在伤害的潜在可能;若纤度过低,则织成的织物的机械性能不能确保,且生产效率低,增加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从织物的针抓强度、透气度等方面考虑,以总纤度在300 -700dtex左右,单丝纤度在2_8dtex左右为最佳。长丝中单丝根数,对织物的透气性能有一定影响。在相同密度、纤度的前提下,若单丝根数愈多,则单丝跟单丝的接触面增大,长丝织造时,织物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织物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两边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始模量的差异率为15-40%,该织物的斜行度< 2. 0%,单丝跟单丝之间的空隙变小,织物透气性降低。当然,单丝根数愈多,制造效率及成本亦会相应增加。综合考虑,单丝根数在60-144为好。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其长丝为尼龙长丝。尼龙长丝具有初始模量低、弹性好、热熔高等特点。其织物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具有应力分布均匀、吸收能力强、抗冲击性能好、耐热性和阻燃性较好等优点。此外,尼龙织物柔软性好、长期折叠不易变脆。特别是尼龙66具有良好耐热性、强度高,具有适当的延伸度,柔软性能好,因而在安全气囊这一市场获得巨大成功。附图说明图1为斜行度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物性由下列方法测定。初始模量 根据ASTM D2256-2002单纱法对纱线拉伸性能的进行测定,在应力-应变曲线上,找到初始阶段最大斜率点,在改点处画一条切线,找出改点的应力、应变,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试样的初始模量J=S/E其中J:初始模量(cN/dtex) S:由切线确定应力的大小(cN/dtex) E:由切线确定力的相应应变(%) 斜行度 根据ASTM D 3882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垂直织物布边的方向画一条直线At,在布边直线的起点沿着纬纱的轨迹画一条线A ,以上两条线在另一侧布边上的垂直距离为斜行距离k (如图1),斜行度5%由式(2)表示。成二巧么 xJOO%式(2) 其中£ :垂直织物布边的直线长度(cm) h :纬纱的轨迹线矣和.£ 的垂直距离(cm) 针抓强度 根据ASTM D6479-2针抓强度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具体方法是, 在拉伸试验仪上把5x30 (cm)的试样夹到测试专用的装置上,拉伸试验仪的夹头间距为20cm,以20cm/min的速度进行试验。透气度 沿着织物幅宽方向平均取11个试样,在高压试验机上,将流体(空气)调节至19. 6kPa的压力流通时,测试试样的透气度。拉伸断裂强度-丝 根据GBT 14344-2008拉伸强力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具体方法是,在拉伸试验仪上把涤纶低弹丝的试样夹到拉伸强力测试专用的装置上,拉伸试验仪的夹头间距为50cm,以20cm/min的速度进行试验。实施例I 气囊用织物地组织采用总纤度为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所述气囊用织物由地组织和位于所述地组织两边的边组织组成,所述地组织和所述边组织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所述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所述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的差异率为15.0?40.0%,所述织物的斜行度≤2.0%,所述差异率符合下面的公式:?C(%)=(A?B)*100/A??????????????????(式?1?)?????????C:?长丝初始模量差异率?????????A:高初始模量值(cN/dtex)?????????B:低初始模量值(cN/dte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所述气囊用织物由地组织和位于所述地组织两边的边组织组成,所述地组织和所述边组织采用两种不同初始模量的长丝,且所述地组织用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和所述边组织用低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的差异率为15. 0-40. 0%,所述织物的斜行度< 2. 0%,所述差异率符合下面的公式 C(%) = (A-B)*100/A(式 I ) C:长丝初始模量差异率 A :高初始模量值(cN/dtex) B :低初始模量值(cN/dtex)。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囊用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高初始模量长丝的初始模量为50-70c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光五,金在哲,易华,许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可隆南京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